推动莫里循书系出版
“沈嘉蔚笔下的丹麦王妃,别具丰韵。
1993年,我看了“海达·莫里循的摄影展”。以前在国内的时候,还曾经看过一本《清末民初政情内幕》,是莫里循的书信集。我当时没有注意这本书的作者是澳洲人。后来知道,老莫里循有很多照片保存在悉尼图书馆。我很感兴趣,就到悉尼图书馆去看,结果发现了几千张照片,就想这些照片如果能出版就好了,但是版权很难解决。
我觉得莫里循的故事很有趣,写了好几篇随笔在澳洲的报纸上刊出,又把他的故事讲给朋友听。福建教育出版社的女编辑林冠珍记住了,她后来不声不响就把莫里循的传记翻译出版了。而且,他们下一个计划就是让我编莫里循的老照片。他们解决了版权问题,莫里循家族的人免掉了版权费。
这本书2006年在澳洲和澳大利亚驻北京大使馆都举办了很隆重的发布会。今年出版的是第二种。因此,福建教育出版社的社长说,他们社莫里循书系的出版,我是第一推动者。
给丹麦王妃画像
从2003年开始,我就开始忙个不停。澳洲国立肖像艺术馆已经陈列了我的三张肖像。其中有一张画是2005年画的。这一年,澳大利亚出了一个灰姑娘。
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时候,一帮年轻人在一个小酒馆喝酒,隔壁桌子上是几个女孩,有个男孩就邀请女孩过来一起喝。过来以后,一男一女聊得很开心。过了半个小时以后那女孩才知道,小伙子是丹麦的王太子。那个女孩是个平民,父亲是教授。然后,他们就恋爱了,2004年结了婚。对于澳洲来讲,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电视台全程转播,我也看了。2005年2月,这对夫妇首次回澳洲访问。国立肖像艺术馆馆长就想给王妃画张像放在肖像馆里面。这样,他们找了几个画家的资料,送到丹麦王室让他们选。这个王妃选了我。临到他们夫妇要来澳洲了,艺术馆才通知我。
这样一来,这件事就变成了一件很大的新闻。因为这个王妃在澳大利亚完全是一个当红明星级的人物,大报、小报随时报道着她的一举一动。我变成了她的肖像画家马上成了一个新闻,而且,这个肖像画家不是白人,而是一个中国人。因此,报纸全都报道了。王妃回到悉尼后,我到她下榻的香格里拉饭店,她给了我三个小时的见面时间。我画了一些速写,也拍了很多照片。从她站立的窗口,可以看到悉尼歌剧院。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因为悉尼歌剧院是丹麦的设计师到澳洲来设计的标志性建筑。现在,一个澳洲姑娘嫁到了丹麦,后来我就把它画在画里面了。这时,有一个记者给悉尼最重要的报纸《悉尼晨锋报》写了一篇长文,讲我的故事。这张画半年以后我就完成了,送去以后又成了一个大新闻。
2006年,这张画要到丹麦去展览。同时,丹麦皇室请了另外一个澳大利亚画家给王妃画的一张画要揭幕。两张王妃的肖像同时挂在一个房间里。还有两张就是画家的自画像。我就给自己画了一张很诙谐的《刹那间回到1900年》拿去挂着,画面上,我穿着清朝的衣服,一只白鹦鹉停在我头上。在这个仪式上,我还和王子、王妃聊了一会儿。我当时见王妃的时候画的一张速写,她想要,我也带去送给了她。
《悉尼晨锋报》对我的长篇报道引起了一个电影导演的兴趣。他觉得我的故事挺有意思,就想按照他自己讲故事的方式拍一个纪录片。这个导演比我小两岁,八岁的时候从丹麦移民到澳洲,所以喜欢拍一些移民的故事。为此,他申请到了政府18万澳元的资助,为我安排了一次回国之行。2007年,他把我所有生活过的地方全部走了一遍。在一个月时间里,我们跑遍了上海、嘉兴、北大荒、沈阳、北京等地。他跟着我拍了一百多个小时,最终,他编成了一个多小时的纪录片,在北京奥运会之前的8月5日在澳大利亚SBS电视台的黄金时间播放了。据统计,大概有10万人看了这个节目。这样一来很糟糕,我走到一处,经常有人认出来,过来和我打招呼。
采写/本报记者 张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