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绘画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中国美术家——朱海刚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4-15 09:33:46 | 文章来源: 美术报

  朱海刚,男,48岁,绍兴人氏,现为绍兴文理学院美术系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老窗旧事》、《五月风》、《老墙新绿》、《惊牧》等作品曾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展览或获奖。大量作品被机构及私人收藏。

美之为美,在其忧伤。无常的美感里,常令神伤。

朱海刚 闹春 120×120cm

刘彦和在其《文心雕龙隐秀》篇中有“英华曜树”四字,初见着时,以为奇丽异常,满树的花朵就这样盛开在你眼前:再想时,不禁悲从中来生命不就是这样的吗?在最繁盛的时节里却令人想到落花时的那一瞬。中国人的好文章大抵如此,好天气、好朋友、好心情将文章推至高潮,然后急转直下,心情坏到不能再坏的田地,甚至把生命的内核都看透了,似乎好东西就只是为了替坏心情作铺垫,王逸少的《兰亭集序》、苏东坡的《前赤壁赋》算是此类新作品的上层佳作。

花树如此寂寞孤独,它是在边缘里生存。不消说,在花的繁盛里,就是连孤独美人暗暗地迟暮下去也看到了。有些人在落英缤纷中可以觉悟,有些人连鲜花盛放中都可以觉悟。那生命的乡愁。竟如明灯一样将全身心都点亮了,难怪有人甚至愿意在暮春之际,死于花树底下。

朱海刚 庭院春早 160×160cm

花无古今之色,今日之花与千年前的花又有什么两样呢,香气、暖风、蛱蝶,人真是要向辉煌之物来借光,在花树里,将心都放了出去,又将心都收了回来,如此缤纷,终极了却是“本来无一物”的空寂;如此忧伤,归根结底不过是对生命无望的眷恋。

读朱海刚作品札记

沈刚于二○○八年正月十八夜

下一页郭关中国画论坛学术展
上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