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绘画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3-21 19:32:31 | 文章来源: 美术报

本报北京讯 通讯员 柳青凯为了庆祝梁披云先生103岁华诞暨香港《书谱》杂志复刊一周年,书谱社“百家春茗”于3月15日在京隆重举行。中国大饭店“大都会议厅”内灯火通明,高朋满座。本次活动由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汉字书法篆刻研究会、香港书谱出版社联袂主办。

梁披云

梁披云先生,学名梁龙光,又名梁雪予,现居澳门。1907年3月15日生于福建省永春县。为全国政协第六、第七、第八届委员,澳门特区筹委会委员,澳门特区推委会委员,全国侨联顾问,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顾问,汉字书法篆刻研究会顾问,东方文化研究会顾问,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香港书谱出版社创始人之一,澳门归侨总会创会会长,澳门福建同乡会创会会长,澳门笔会创会会长,澳门中华诗词学会会长,澳门文化研究会会长,厦门大学名誉教授,澳门大学荣誉博士,国立华侨大学副董事长,黎明大学名誉董事长。

梁披云先生,6岁入私塾,9岁转读新式学校,16岁(以甲一名)考入武昌师范大学,翌年,转籍上海大学,为于右任先生入室弟子(“五卅运动”时,受于先生的影响,南下宣传革命,其间曾读广东大学,旋返原校),20岁毕业,获上海大学文学士学位。后,留学日本,系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硕士。上世纪40年代,受蒋光鼐推荐,曾先后出任惠安县和永泰县县长、国民政府参议员及福建省教育厅厅长、国立福建省音乐专科学校校长、国立海疆大学校长。从23岁开始,(在海内外)先后创办泉州黎明高中、荷兰棉兰苏东中学、吉隆坡中华中学、福建石光中学、澳门福建学校、泉州黎明大学等;先后创办吉隆坡《益群报》、印尼《火炬报》、印尼《苏东月刊》、香港《书谱》杂志。主编出版《中国书法大辞典》等,是当代书法奠基人之一。梁披云先生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和提升社会文明与和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02年2月,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特授予银莲花勋章;2007年,授予大莲花勋章;被推选为中国文联第八届荣誉委员。

梁披云先生认为,“书法艺术是学问,是没有功利性的,书法还是应该注重学术。”他说,“如果有人把书法看成个人的事业,我就把他看低了。”在当今的商业社会里,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应属凤毛麟角。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书谱》杂志的辉煌。当1989年《书谱》停刊时,曾令无数人伤心和叹息。现在,《书谱》复刊了,复刊一周年的今天,在这个值得庆祝的日子,首都书坛各界36个机构和部门大部分在京的著名书法家纷纷到场,这是对《书谱》杂志复刊的鼓励,是对“书谱社”新班子复刊以来工作的认同和肯定,更是对梁披云先生无私的精神和崇高的人格的景仰和敬意的一种表达。现场其乐融融,温馨平实而和谐,洋溢着吉祥和喜庆。每个人的脸上,似乎都写着祝福;由衷地祝福,总是那样地俏丽,正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让我们祝福吧,祝福梁披云老人,祝福中国书坛,祝福每一个人!

到贺嘉宾名单(排名不分主次):林岫、陈洪武、胡抗美、杨炳延、张旭光、刘正成、邱振中、白煦、刘恒、蔡祥麟、周志高、王家新、李一、张荣庆、刘彦湖、曾翔、梅墨生、刘守安、王元军、倪文东、苗培红、骆芃芃、崔志强、朱培尔、郭子绪、蔡大礼、张羽翔、蔡梦霞、陈忠康、萧文飞、杨涛、柴天鳞、况尉、邱才桢、周明华、洪顺章、刘涛、李骉、张开、吕书庆、刘照剑、李宁、高庆春、郭志鸿、梁永琳、杨之、李阳、贺进、黄君、刘楣洪、李澍周、张国辉、张东明、符书铭、程风子、汪为新、王文英、乙庄、刘京闻、李沾、孙宝晶、张敬言、张乃孝、付强、李洁冰、杨中良、于风雷、曾三凯、尹海龙、解小青、宗成振、邓宝剑、李洪智、周剑初、童孝镛、郑培亮、陈一耕、谢小毛、诸葛丽娜、高萍、刘爱民、冯德良、康耀仁、王九玲等。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