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第十届哈瓦那双年展将于3月27日在古巴哈瓦那开幕。这次的双年展中,有九位中国艺术家入围。其中刘小东应双年展的邀请,提前一个多月赴哈瓦那当地进行创作,作品将在之后的双年展特邀艺术家单元展出。这是哈瓦那双年展第一次邀请中国艺术家前往当地创作并参加双年展。蔡国强将与古巴艺术家Kcho合作一个名为Punto de encuentro的艺术项目。陈波、仇晓飞、王承云、王庆松、熊宇、周文中六位艺术家组成一个群展项目“中国当代艺术回顾”,另外还有影像艺术家陈晓云。
刘小东作为中国新生代的代表人物,一直秉承着学院式的现实主义路线,他的作品无疑是以中国艺术家身份诠释中国当代现实的最具代表性例证。他的整个艺术生涯植根于学院体系,又与当代艺术相碰撞而自成一体,甚至对以后的学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刘小东上承学院的写实传统,又不拘泥于精心编排的色彩和构图方式,他截取现实生活中随意的场景,形成自己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在画面中并没有画家明确的批判或者褒扬的态度,对或者错的判定,更多的是一种冷眼旁观的审视,对现实生活的一种事实陈述。
写生是学院体系中一种重要的创作方法,而这种方式无疑不断给刘小东带来了创作的灵感,以至于他一直钟情于此。从2004年的三峡大移民,到他的日本写生、西藏题材,每一个系列都是深入实地亲身体验而来,由此在作品中摒除了臆想的空洞、轻浮。刘小东曾经说过:“我只画我看过的东西,不会根据一个二手材料去画。”他坚持面对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写生,以他独有的艺术敏感捕捉人物真实的情感瞬间,每个场景都似随意截取,自然而真实,去掉了矫饰的美化。同时他的作品也去掉了八十年代中国绘画创作中精英式的普遍关怀,真正注入了贴近现实的对普通人的关怀,以更加个人化的视角关注社会变迁与普通人之间的关系。此次受邀于哈瓦那双年展是他进入另一种文化和社会情境的绝好时机,在哈瓦那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将与几个本地家庭生活在一起,体验他们的民风民俗、生活方式、民族性格等,作为创作素材。十年前刘小东曾经到过哈瓦那,与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相比,古巴自那以后经历了与中国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作为已经熟悉了西方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中国人重新回到哈瓦那,当地人的生活对刘小东产生了很大的触动。
古巴拥有世界上最蓝的海十年不变,古巴人的生活依旧朴素。美丽的哈瓦那处处透着一种残旧的美丽,最适合艺术家探寻的眼光。哈瓦那的旧城完好地保存了原貌,旧城的城堡及其工事体系,曾是西班牙在美洲建立的用于征服新大陆的重要基地之一。港湾入口处的莫罗城堡将作为本次双年展的展览场地之一,刘小东的作品将在此展示。这是哈瓦那双年展第一次邀请中国艺术家前往哈瓦那进行现场创作,对于双年展来说这是丰富展览元素的一大举措,同时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接触完全不同的文化和艺术的机会。哈瓦那双年展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举办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由社会主义国家发起的双年展。它以第三世界国家艺术为中心点,尝试跳出西方权力中心的模式来讨论艺术,独立地表达第三世界地区艺术家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观。每年由几位策展人组成一个策展团队,每个策展人负责一个地区,然后将选定的艺术家提交到团体审议,以最后确定。由于特殊的政治经济和地缘关系,策展人只能通过有限的经费走访欧洲、美洲一些国家,对于亚洲等第三世界的国家却并不能亲自实地体验。在这样的局限下,他们对于这些地区艺术的了解只能通过欧美间接获得。2006年进入双年展视野的闞萱、刘广云得益于其海外生活经历,实际上他们的艺术与中国本土当代艺术的状态有着很大的区别。2008年哈瓦那双年展的策展人Margarita González来到中国,走访了很多艺术家参观了他们的画室。中国当代艺术给双年展的策展团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促成了刘小东受邀前去哈瓦那进行现场的创作。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第一次,也是哈瓦那双年展的第一次。
参加群展的六位艺术家陈波、仇晓飞、王承云、王庆松、熊宇、周文中大部分是70后艺术家,本身没有中国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时期的生活经历,其作品中涉及到的都是当代中国都市场景和人物情感,在中国与古巴之间,过去与现在之间,产生一个奇特的对比。这六位艺术家以及刘小东都是由北京环碧堂画廊代理,对于他们的入选环碧堂画廊董事长李国胜表示感到非常骄傲。画廊一直以来致力于为艺术家提供最好的创作氛围和将中国当代艺术带到世界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画廊对本次展览非常重视,李国胜此次亲赴哈瓦那感受双年展的氛围。这是中国第一位前往哈瓦那双年展的画廊负责人,也将是中国当代艺术进入拉美地区、加强相互交流的开创性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