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绘画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一个民间篆刻社团的20年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2-19 20:03:52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

苍松化龙 汤奇石

淡泊人生 袁建初

风物长宜放眼量 曹天授

君子喻于义 陈浩

梦入西泠 高 琴

墨非蒙养不灵 陈伯良

生怕情多累美人 邵德法

行到水尽处 唐吟方

                                  文/王学海

数千年印章的历史,由官方向民间倾斜,最后是民间让印章得以传承和繁荣,特别是自文彭、何震开创了边款之刻以后,印章之红花有了绿叶相扶,更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瑰宝。成立20周年的紫微印社,正是来自民间又传承传统,使印章艺术在海宁这块具有古老传统的土地上得以繁荣。所以,从紫微印社的成长与发展过程,我们就可见出中国印章的另一脉络,即作为传统传承中的延续与现代文化艺术发展中之中国印章的民间传承。

中国古典文化自觉的审美性,历数千年沿袭而未中断,屡屡在中国社会的变迁、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形态的变化中不断刷新其美学的建构。也许是中国人天性中的某种元素,并融合了地域环境的因素,使之在文化传承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文化的自觉,印社的民间聚集及其老中青三代非专业印人的自觉汇合,更可见证这种文化的自觉。作为已具1450年历史的浙江海宁,前有清代金石僧六舟达受,中有张宗祥、钱君匋等大家的崛起,后有陈伯良、张培成、沈利昌、陈浩、袁建初、陈谷时、王祖德、许弘俊等后继英才,当代更有唐吟方、葛曙明、汤奇石、李惠明、查律、邵德法、苏文治、吴德健、高荣明、王丽琴、宋建春等一批中坚新秀,他们既以作品入选国际展、全国展为海宁的印学亮出了大旗,又有大量的作品在《中国书法》、《西泠艺丛》、《书法导报》等名刊发表,活跃在百年来的中国印坛上。印社中现有西泠印社社员2人,中国书协会员6人,浙江省书协会员21人,雄厚的实力可窥一斑。

小小的一枚印章,是篆刻家们无垠的梦想野地。刀与石相碰相爱的火花,闪烁出印人们痛苦与快乐的交融。刻刀是冷的,石头是冷的,但印人沸腾的血是热的,一枚印章即一方心迹。紫微印社的同仁,蕴藏着一股坚韧的精神意象,除了阴柔与阳刚,他们具有更多的探索性与扩张性,本着对中国印学艺术的执著,对自身状况的把握与剖析,在当代文化时空中找寻着陆点与扩张的空间。上世纪80年代初,印社多名社员入选省首届篆刻艺术展。在以后的几年中,又有10多名社员先后多次入选国际性、全国性的大展,如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篆刻艺术展、西泠印社全国篆刻艺术评展等。尤其是第四届全国篆刻艺术展,作为一个县级市的海宁,一下有5位社员作品入展,难能可贵。

篆刻要求印人首先要有相当的书法功底和审美修养。书法功底是指你对篆、隶下的功夫有多深,在石上的见显就有多厚重。审美修养有两大环节,一是整章的布局,特别有三字五字等不对称的布局,如何使字的布局成为一个艺术的境界;二是刻字时如何将字生养在其石内,使之让书法的线条转化为刻印的线条,即通常所说的金石味。篆刻技法中流传的庖丁解牛的说法,其实只是篆刻技法,而要真正使其成为篆刻艺术,则必须在承继先贤风格中有自己的感悟与创新,当然,若有突破,那就是当代印人新的亮点了。自然难题还是存在着,比如线条的流畅与涩进,形状的笨拙与精妙,古致与现代韵味的双向生成,冲刀的动态与切刀的静态的把握度,章法与字型的张驰关系等等,这一切,既是当代印人与印学的一大难题,更是紫微印社20岁后再攀高峰的一个高远又艰难的征程。千古篆刻之承继发展,惟有艺心方可解颐。

在碑刻中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河南偃师东大郊村的“辟雍碑”。该碑长期被埋地下,隐藏于民间,曾因被指认为国家重点文物要运送博物馆,而当地村民群起反对,至今仍由村民集资建起碑室,在高高的院墙内耸立着(《中国碑刻的故事》)。民间护碑之举,于当下印人治印与民间印社的关系,我看是大有启迪,因为真正的印社,真正的印人,必定来自民间,来自底层的文化自觉。

(本文为《紫气东来·紫微印社建社20周年社员作品集》代序,有删节;所附篆刻作品均选自该集。)

下一页旧文新刊:《书法》
上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