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绘画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兹游奇绝冠平生——傅抱石关山月合作《长白飞瀑》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2-10 10:11:02 | 文章来源: 拙风文化网

傅抱石关山月合作《长白飞瀑》

从1959年至1963年,傅抱石在国内作过五次大规模的旅游写生访问,其间创作了大批以途中所见所闻为题材的作品,成了其晚年生活和创作的重心。第一次旅游写生是1959年6月,傅抱石应湖南人民出版社之邀,由长沙转往韶山,以韶山附近的山川名胜和遗迹创作了一组作品,后来并出版《韶山写生集》。第二次旅游写生是1960年9月,傅抱石率领江苏省国画院为中心的“江苏国画工作团”,包括钱松、魏紫熙和亚明等13位画家,经历三个月的时间,旅行了二万三千余里,走访了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东等六个省和十几个大城市。事后集合诸位画家以是次写生旅行所见景观为题材的作品,在北京举行“山河新貌”画展,同时出版画集。第四次是1963年春天,携家人在杭州、桐庐、富春江一带写生,留下了不少以江浙和西湖一带风景为题的佳作。最后一次旅游写生是1963年11月,傅抱石回到江西南昌后,在庐山、井岗山、瑞金、黄洋界、茅坪等地写生,并经湖南回南京。

这帧作品是创作于第三次旅游写生途中。继1959年7月至9月,傅抱石和关山月一同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绘制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后,他俩因创作任务,自1961年6月至9月,又一起到东北长春、吉林、延边、哈尔滨、镜泊湖、沈阳、抚顺、大连、长白山等地写生作画。后来还为此行举行画展,并出版《傅抱石、关山月东北写生画选》(辽宁美术出版社,1963年)。

这就是关山月在题跋中所指的“一九六一年夏,曾与傅抱石同往东北搜稿而作百日游”。是次旅行以长白山和镜泊湖停留的时间最长,创作的画也较多。傅抱石在外文版《中国建设》杂志而撰写的文章《在更新的道路上前进》中提到:“这两个地方,过去都是东北抗日联军的根据地,流传着许多惊天动地的英雄故事。而现在呢,则又是一派和平安乐的景象,加上自然环境的雄壮美丽,真使人有‘兹游奇绝冠平生’之感。”(叶宗镐选编《傅抱石美术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86,P676。)在旅行写生的过程中,傅抱石绘制了不少画作,有部分作品会在创作后马上写字题款,但往往有一些作品完成后并不立刻题款,主要是因为作者希望暂时将作品留下,日后因应送人或参展的需要再题上适当的相关内容和盖上印章。可惜他在1965年9月29日,因脑溢血突然不幸病逝于南京汉口路寓所,故此遗留下部分还来不及题款和盖章的作品,此作为其中之一。

从图中所见,作者散锋笔法的应用和“抱石皴”的发挥,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阶段。傅抱石用笔根擦染出长白山高耸挺拔的山坡,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其壮丽气势和质感,以及山石在飞泉的影响下的湿润感。而左边倾泻而下的瀑布更是充满动感,恰如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意。傅抱石以散锋笔法画水所造成的效果显著,在此画前景水口中表露无遗。夏普在《傅抱石笔法论》中指出:“他画水不像古人那样,用中锋单线钩法,而是将笔锋散开,笔尖触纸,腕部运力,拨动手指,自左向右颤抖移动,画出水面波纹……有时,在上述笔势力中,加大运笔的压力和腕指抖动的幅度,即画出较大的水势和流动感……人称‘抱石画水,如闻其声’,信然。”(《傅抱石研究论文集》,傅抱石艺术研究会,1990,P64。)

关山月在1992年应友人之邀在此画中的山路上加画了三个骑马的途人,“表达鞍上采胜之意趣”,平添了几分生气,又题跋记述三十多年前的旧事,对该作品十分重视。1993年7月1日至10日香港集古斋主办的《关山月作品欣赏》展览会中,这帧作品是展品之一,并且出版于该展览会的图录中,弥足珍贵。

下一页奥地利艺术家以心传心
上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