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绘画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新时期中国画之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8-12-18 17:10:17 | 文章来源: 《美术报》

张仁芝 屹立千秋 137×136cm 1984年


  画展开幕式后,由中国国家画院和中国美术馆共同主持召开了学术研讨会,针对30年来中国画创作与理论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新时期30年中国画发展之路是一段继承与创新、守旧与突破、徘徊与跃进的时代历程。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与文化的历史转型期,中国画艺术的发展也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和活跃。改革开放的30年,推动着中华民族迈向世界的舞台,中国画艺术的当代发展在被纳入世界格局的同时,也被置入到新的时代语境中。在这一历史变迁中,中国画艺术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对民族传统的质疑和对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盲崇;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观念与手法的多元探索和市场经济大潮带来的价值困惑;经历了新世纪回归传统、正本清源的基本历程。在纷繁复杂的20世纪中国画发展过程中,如何坚守民族文化立场和文化价值观始终是新时期中国画创作的学术命题。对新时期中国画创作的回顾与总结,对新时期中国画各种艺术现象、思潮和观念的梳理,毫无疑问将是中国画艺术面向未来的学术前提。

  回顾新时期的开端,中国画创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困境,“文革”所造成的国学传统的失落和西方文化的快速渗入,中国画艺术家自身对艺术本体的历史使命感空前焦灼。20世纪80年代中国画的创新思潮开始驻足于对西方现代艺术有选择的借鉴,这是个通过借鉴来丰富艺术语言的过渡时期,这些思辨推动了国画家思考和关注更广泛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带来了自由深入讨论的文化氛围,促使中国画立足现实与历史的文化背景,做出不断的自我审视与调整。随着门户的开放,西方各种文艺思潮大量涌入,并在中国画坛激起阵阵涟漪,从不同的方面作用着中国画艺术家。此时的中国画不仅要解决自身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还要应对西方外来艺术的强大冲击,并在这种紧要关头,做出切实可行的文化抉择。为了应对本土与外来的双重重压,为了中国画的生存与发展,中国画内部开始分化出了多股力量。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画发展思潮的重大变化表现在对传统艺术价值的重新认识或回归上。一批中国画艺术家强调维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文人画的价值,形成了90年代旨在反对一味西化和意识形态化创作的新文人画。抽象水墨、实验水墨、观念水墨等水墨类艺术探索也就在中国画前景忧患之际孕育而生,开始开疆拓土,扩大着自身的生存空间,努力在世界绘画格局中寻找着自我价值和意义。在这段反思传统的道路上,许多画家不仅精研传统,并在绘画语言和意境方面做出了深入探索,谱写了新时期中国画发展中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传统的重要历史阶段。不可忽视的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在中国传统艺术格局中处于边缘地位的工笔画也逐步成为画坛关注的焦点。在继承传统工笔画表现语言的基础上将西方造型理念融汇其中,化古为新,赋予传统中国工笔画以现代活力。新世纪以来,中国画在经历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各种思潮洗礼后,开始从激进躁动、思潮云涌中走出来,因时代性变革而起于中国画阵营的各种观念与手法、语言与精神的求索也从含混不清、错综复杂中走出来,变得明确和清晰起来。许多中国画艺术家开始将创新的眼光由外部转向内部,开始重新审视和认识中国画传统,“正本清源,贴近文脉”,着手梳理中国画本体发展规律,按中国画发展规律去发展中国画。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画更注重以传统为基点的手法创新,挖掘民族艺术的资源价值,努力把握中国画的自律性,寻找符合当代人视觉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切入点,用笔墨担当起绘画语言和精神的载体。

  通过新时期中国画发展之路的回顾与反思,不少专家认为,在新时代中国画创作中,应本着“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向,努力按照中国画发展规律去发展中国画,顺应中国画本体规律去创作与创新。并以高度的文化责任感和认真的学术态度,推进新时代中国画艺术的大发展。

   上一页   1   2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专稿] 李东霞个展
· [专稿] 世界华人平面设计大赛特别赛友情提醒
· [专稿]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美术作品展
· [专稿] 国际油画大师(安)阿尼戈尼中国弟子精湛画技折服观众
· [专稿]艾未未:纽约1983-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