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绘画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李爱国谈连环画《煤精尺》的创作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8-07-28 18:46:23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煤精尺》局部之一(连环画) 李爱国

  创作连环画《煤精尺》缘于一个偶然的机会。1983年的一天,我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一个广播剧的后半部分,为之深深吸引,后来才知道这个广播剧是梁晓声的小说《煤精尺》。这个故事激发了我强烈的创作冲动,虽然此前我有过连环画《荷叶雷》(80幅)的创作经历,但对于25岁的我来说,驾驭这种现实题材的能力尚不完备。尽管如此,我还是在尝试中开始了创作。

  在《煤精尺》的创作中,我没有采用通常先改编脚本,按顺序画的作法,而是寻找最能体现小说精华的画面。材料方面以卡片滚立德粉,以黑白光影的形式,努力追求生活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分量感。我最先完成的是几幅场景画面,以确立表现风格,积累控制画材的经验。

  创作前,我说服了王义胜老师与我合作此画。从14岁开始,我就跟随王老师学画,是他使我走上了美术之路从而影响了我的一生。我的前期构思是,《煤精尺》要以现代化大型煤矿作为人物背景铺展,于是,1983年岁末的数九寒天,我俩来到辽宁抚顺老虎台煤矿体验生活。

  晚上,我们只能住在矿工宿舍一间缝洗被子的工作间,在昏暗的灯光下,交流整理白天在矿上的感受,选取最能代表矿山的情节画出小构图。如果细节不够,就第二天去矿上补充。从王老师那里,我学到了如何处理矿厂和矿工形象之间的微妙差异,处理主人公的美感,抓住井上的光明和井下的黑暗这一白一黑、一安全一危险这一鲜明对比。井下的下井竖梯,大巷道,井下铁路调度站,淌着煤水的小巷子,被东倒西歪的木头撑起的掌子面,必须爬着过去的传送带……这些后来出现在我画面里的场景,我们都在井下亲身体验过。

  和矿工接触的时间久了,他们纯朴、乐观、不畏艰险的精神深深地鼓舞着我。矿工是我遇到的工种里最艰苦、最危险的工作,而我们的现代文明正是建立在这个工种之上的。他们一天的工作,通常只靠下井前吃的一顿饭来支撑,活干完了,小跑似地奔向井口,因为危险随时会发生。此外,阴暗潮湿的环境、大量的粉尘时刻威胁着他们的健康。在我心目中,矿工是最应该获得社会尊重和爱戴的人群。

  我画中国画的人物擅长用线,用调子就显得困难。但画国画的用起调子会有种硬度感,它缘于对线的理解和运用,对灰调子作有节制的概括和把握。线的优势在结构和力度,调子的优势在真实和气氛,此二者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所以,画面中井上的部分着重表现矿工的大食堂、浴室、洗煤厂、矿山机械、林立的高压管线、散热气口、矿区有轨电车、矿区宿舍等画面,使读者通过井上、井下画面的衔接,组成完整的矿区画卷。在主要人物的形象表现上,矿工的原型是位憨厚的小个子矿工。经过处理,我个人对这个形象较为满意。

  画稿的完成历时半年多,开始时仅靠创作的热情支撑,到了中后期则多半凭着耐心和毅力。创作时,我先用铅笔起稿,起一条幅画一条幅。用毛笔和墨刻画,从最黑的地方画起,逐渐包围亮部,再深入亮部。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专稿] 得意忘形——展览现场
· [专稿]东京画廊——“0”计划
· [专稿] 朱进个展
· [专稿] 石头青年——张宁雕塑个展
· [专稿] 红门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