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飞云 《浴盆中的少女》
起于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古典风,迄今已偃旗息鼓,随着古典风的沉论,掺搅在风中的伪古典者也消散了,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可见在古典风中曾经矗立的一面无声的旗帜,风起如斯,风止如斯,不改初衷,这或许是对杨飞云及其作品的恰当写照。
了解杨飞云的人往往冠以“宽厚、率真”,这的确是对杨飞云品性的最中肯的概括。艺术是人类精神外化的轨迹,个体艺术语言的独特必然决定于艺术家品性的独特。廛徊在杨飞云的作品中由宽厚率真凝结而成的浑然之气真切地撼动着观者,牵引观者登临另外一个世界,这里是精神上的世外桃源,其间的一人一物—景都渗透着一种超凡脱俗,摒绝功利的气质。淡泊繁华,远离嚣嚣尘世,向往静谥追寻纯美的关照。他的作品昭示着他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某一种看世界的方法。工业社会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空间,扭曲了人们的思想情感,人们曾经拥有的恬静和真诚正渐渐逝去,纯朴和自然曾是古人的时尚,而到了今天却需要特别去提倡。杨飞云天赋的品格却使他很自然的做到了这一点,面对芬繁杂芜的艺术潮流.他选择了自我的情感,选择了具有广泛性和包容性的大美。
按照评论界一般定位习惯,杨飞云的作品被划归为古典写实主义绘画,主要依据是他所采用的绘画语言是传统的、学院式的。古典写实语言的传统在当前仿佛只具有历史意义,因为它的表述方式与现代潮流格格不入,仍然保持自身的传承性、独立性,以及无限的可发展性。杨飞云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这种传统的捍卫和在当代的进一步拓展。现代艺术淡化了视觉语言本身的魅力,转而强调诸如观念性、思想性等远离艺术的因素,这种强调在意义及价值标准上的杂乱与失落已一览无遗。而杨飞云所执着与专注的始终是视觉语言在审美意义上的延伸。驻足于杨飞云作品鲍便会体会到这种来自于语言的魅力中他的作品中没有口号式的喧嚣和悲天悯人的呼喊,但其无声溢出的、启于灵魂的力量却令人为之专注,为之牵引而用心去抚摸它聆听他无声的倾诉。人皆谓其画“古典”正是因为杨飞云真正的体会到了“古典”意义的终极所在乃是一种浩瀚深沉,永恒发展的人文精神。古典精神之滋育来自于历代的文化精髓,它不会因为某个时代的价值标准的紊乱而中断其历史的延续性。古典之魂寂寂无声始终徘徊在人类精神的每一个角落,潜在而又自然的影响着这个世界。作为一个敏感的艺术冢,杨飞云深谙其理,无论从个人气质,言行方式,阅读范围的选择都折射出古典精神于之影响之深。并与他独有的个人经历、人格、审美趣味融汇混合, 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杨飞云式的古典主义风格。
追溯杨飞云早年的经历,堪言蹉跎,他和他的同龄艺术家往往相似的人生经历和学艺经历,都曾受过苏式美术教育的熏陶,在某一时期也淹没于机械的艺术思维模式之中, 以单一的语言塑造单一的形象。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艺术取向的偏离以及它与个人审美价值取向的脱节是—种悲哀,但对于偏离自省却是一种素质。基于这种意义,人生的蹉跎和治艺曲折对于他并不仅仅是客观的经历,同时也做为心灵体验的循续变化而积淀为一种素养,并转化为视觉审美表达的原动力,直面扬飞云的油画,敏感的人会体察到画面中蕴寓的由经历造就的成熟与稳重,及其品格的质朴与率真。对于某些人来说,质朴与率真是天赋的,然而天赋的品格却脆弱易移,易为人生经历所风化侵蚀, 向老于世故演变,对于杨飞云来说,经历则成为锻造品格的手段,人的品格和画的品格皆由沧桑突围而出依旧保持纯净的本色。如果把教化的目的等同于倡杨约束行为的无形规范,那么艺术不是教化的工具。当你沉浸在杨飞云的作品中时,其质真的品格会随着你潜意识的沉浮而渗透消融于心灵深处,使你真切的认识他。
从八十年代未至今,杨飞云曾几赴欧洲,他也自认为欧洲之行是为了接受大师的洗礼,深入体会产生油画的人文土壤,一方面从更广义的文化层面认识油画,同时也从更地道的材料技法的层画来理解油画。每次归来,他的绘画语言便会有微妙的变化,微妙所在主要体现在境界的提升。与最初的一些画相比较,他的绘画语言的演化在前后关系上体现出缜密而凝重的逻辑性。环顾今日中国油画,人们不难发现画家处理语言的两种倾向,其一是用僵化的公式般的语言却描绘一成不变的主题,这一类画家视个人某一相对稳定时期的语言为自己标志,一经展览的注册,便不图进取。其二是以时尚作为语言变化的参照,前后缺乏审美逻辑的联系。而杨飞云更注重的是个内在的精神需求,并以此做为语言变化的先驱,以个人的综合审美力的提高最终导出油画语言的升华,这也是油画艺术和个体绘画语言发展的必由之路。纵览大师走过的历程,无不与此吻合。世人聪明过米开朗基罗、伦勃朗、米勒者比比皆是,而能创造出具有那种人格力量精神力量和感情深度的艺术却只有他们,古今伟大的艺术不是短命的,靠心计和聪明设计绘画,倾心于社会效应轰动效应,苛求所谓现代气息和新观念是违背艺术规律的。杨飞云秉信此条,他所追求的艺术是从心灵深处伴随自己真炽的热情自然流淌出来的,是依靠视觉语言来实现的,对于他来说,绘画语言就是精神的另一种凝固的存在形式,人格力量和精神内涵的不断强化深化都可以通过日益升华的语言境界为人所感知。他关注自然的真实,更崇尚精神和视觉的真实。作品中既有朴实而又平淡的自然氛围,又有在自然氛围的背后依靠精神与情感所营造的艺术氛围,构成艺术氛围的手段仍然是他的绘画语言·。在一些紧随时尚的人看来,古典的绘画语言是过时的,非主流的。他们的误解就在于把古典写实与抄袭自然与非创造非艺术混为一谈,他们的审美力无法达到透过自然的表面而去品味纯粹的造型元素的组合所营造的艺术氛围的境界。杨飞云致力和探索的正是掩饰于自然形之下的纯粹的造型元素的组合,寻求自然与艺术精神与表现的最佳融合状态,他的艺术语言的发展一直沿着这一途径攀升,师承于传统受业于大师而又不奉其为圭臬。西方的技法、东方的底蕴、个人的情感三者在他的艺术语言中交相辉映互为依托。
每一个艺术家都会选择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在面对自然时都会有自己的心灵体验。在面对传统时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当今日艺术领域美的外部规范日趋崩毁时,做出判断和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杨飞云则以他的选择捍卫了美的规范,他认为“不管事物表层的形式怎样变幻,人类精神深处对美好事物的渴求千古不衰”。绘画的形式是多元的,但多元化在现代已成为极端者制造混乱践踏美的规范的掩体。置身于形形色色艺术与伪艺术的潮流中,杨飞云显得既清醒而又超脱,他从未受到浅薄的流行样式和浮躁情绪的污染,也从未哀叹“世混浊而莫吾知兮”;而是以平静的心态去面对传统,从传统中及取美的精髓, 以古典的人文精神做为他升华审美判断力的源泉,始终如一地守着自己在当代艺术坐标中的独特定位。
时过境迁,当时光掠却艺术潮流中的尘土。艺术史一定会再次审视杨飞云一一一面静静矗立的旗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