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海外 > 英国艺术专区 > 戏剧 \ 文艺

DBC皮埃尔:仙境光灭,颓废如昔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5-04 11:10:06 | 文章来源: 英使馆文化处

他是文坛“坏小子”。DBC皮埃尔,原名Peter Warren Finlay。如今这个与本名风马牛不相及的笔名DBC,其实是“dirty but clean”的简称。这其实是来自童年伙伴的绰号:那时看过一部卡通片,当中有个角色就叫“脏兮兮的皮埃尔”。但皮埃尔刻意要来一个悖论:脏兮兮却也很干净,这噼啪作响的自相矛盾跟其为人与文风都有所吻合。

他出生在澳大利亚南部,现居爱尔兰。自2003年凭借《维农少年》摘取英国布克文学奖一夜成名后,毫无文学专业素养更无“牛津剑桥”之类学院派背景的DBC皮埃尔,就成为了中规中矩的英伦作家群中一枚扎眼的异类。但毋容置疑的是他的多彩经历,成为了他写作与想像力天然的催化剂。他的视野也并非具有学院派背景的传统作家可比。说到“半途出家”的皮埃尔的写作功力,看看如今《维农少年》已被翻译成40多国文字、包括2004年台湾的繁体字版的记录,你不能不承认他是个写作天才。

2004年,还是凭借《维农少年》一书,皮埃尔再下一城,将另一项英国文学大奖——惠特布赖特处女小说奖收入囊中。英国对《维农少年》的热爱不息,2007年将其搬上了伦敦Young Vic的戏剧舞台。

作为布克奖有史以来最具争议的作家,2010年8月的爱丁堡国际书展上,DBC皮埃尔套上写着“反法西斯”大字的T恤甫一登台,已是一派愤世嫉俗。他说:“这是个颓废的年代,文化只不过都在改头换面包装与重复自我,一边等着替代品的出现。”在皮埃尔最新的小说《仙境光灭》(Lights Out in Wonderland)中依然一阵颓废与自我。小说主角是作家的另一个自我,自寻短见的Gabriel Brockwell。

“讽刺”、“黑色幽默”,如果要找皮埃尔小说中的关键词,这就跟皮埃尔的现实生活一样戏剧化。他在30岁写作之前所亲历过的违法事件,足够让人联想法国的小偷作家让•热内——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皮埃尔跟踪过一支电影制作团队去探寻美洲古文明阿兹特克王朝,目的其实是追踪失落的宝藏;他住西班牙时,曾偷偷把邻居家的房子给卖掉了,然后拿钱去买毒品;在墨西哥时他曾偷偷将一辆警车据为己有用了好几个月。

在整个上世纪90年代,皮埃尔像个隐形人那样活着,天天在家里闷头听德国和俄罗斯的管弦乐作品,直到他在伦敦南部的陋室中执笔写下了忏悔录式的处女作《维农少年》,并于2001年美国“911”事件发生的45分钟前拿到了英国出版商费伯•费伯的一纸出版合约。讽刺的是,《维农少年》的主题就是直指当代美国社会的黑色幽默。

用布克奖的五万英镑奖金还清了旧债后,皮埃尔继续他热爱的旅行。旅行也一如既往影响着其写作,比如在《仙境光灭》中就出现了他在日本所看到过的东方艺术。

愤世嫉俗的皮埃尔,越来越趋向于“干净”的作家身份,近日频繁现身牛津大学或是各国际书展上,开朗诵会,或者做一番主题颓废的演讲,而不变的是他身上“脏兮兮”的T恤。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