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海外 > 英国艺术专区 > 影视 \ 音乐

从小处看大人物——新世界英国传记电影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4-12 10:03:55 | 文章来源: 英使馆文化处

喜欢人文历史的人,没有不喜欢传记电影的,尤其是英国的传记电影,数十年前他们就用《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 )、《甘地传》(Gandhi) 征服了观众,塑造了世人认可的伟人,到了新千年,优秀的英国传记电影还是不胜枚举,只是比起上世纪的史诗式传记电影,它们更私密化,个人化,具体化。

名人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但是如何能让名人的故事充满人情味儿,不像冷冰冰的历史教科书,这才是个学问。 下面就是英国新世纪传记电影教会我们的几点。

细节的魅力

为人父的达尔文(《造物弄人》剧照)
  文学上说细节可以让人物更生动,电影上说,细节可以让名人更有血有肉,让时代更真实。可以体现在道具场景全部是从博物馆搬来的,造访了装潢史学家,服饰历史学家,严格还原那个时代的风貌,也可以体现精准地选择生活琐事。写《物种起源》的大胡子达尔文谁都认识,可是与《造物弄人》(Creation)里为女儿生病担忧的达尔文对比,少的可不仅仅是人情味儿,还有在达尔文生活的那个时代真实的感知,女儿相信达尔文告诉她的“物竞天择”公然和学校老师做对,被体罚,妻子告诫他不要再告诉孩子和当时的正统教育不符的东西了……这件生活琐事,马上就让我们也感受到了站在历史前面的达尔文需要面临的压力来自四面八方。可能比造价多少美元的道具服装更有说服力。

而且传记电影一般都是带有情感取向,选择好的细节也是让观众更能和导演感同身受的途径。温莎公爵不爱江山爱美人,乔治六世临危受命,这段英国历史相信就算是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知道的人也不是少数,只是大家多喜欢把它看作一个旷世奇恋,忘记了具体的历史语境。《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选择聚焦乔治六世为了履行国王的职责,不断克服自己演讲时候口吃的毛病,去对比爱德华八世在国家危难时刻为了一己私情,置责任与不顾,时值二战前夕,希特勒野心勃勃一触即发……导演的价值判断,全部都蕴含在乔治六世口吃这件小事了,当你看着说话磕磕绊绊的乔治六世不懈努力时,怎么能不去对比一下抱着娇妻逃到美国的爱德华八世呢。

私人化的大导演奥逊•威尔斯记忆(《我和奥逊•威尔斯》剧照)

将细节发挥到极致的就是专门从小人物和大人物生活的交集,来拍传记电影的。以扎克•埃夫隆(Zac Efron)演的《我和奥逊•威尔斯》(Me and Orson Welles)为例,电影其实是两个平行的线索,追梦男孩和大导演生活的交集很小,但是每一次相遇都非常有质感,刚开始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寥寥几句话就让男孩心甘情愿地给他干活,死心塌地地崇拜他,拍戏的过程中,奥逊•威尔斯像是暴君一样,怒斥牲口一样地指挥他的团队,和男孩发生纠纷后,男孩辞演,奥逊马上换了一副表情诱骗他,在不多的交集里,我们和男孩一起领略到了奥逊•威尔斯的臭脾气、谎言和他的才华一样横溢。刻画威尔斯着笔不多,但是一样生动,甚至让我等和传奇大导演奥逊•威尔斯毫无关系的人,也像是身处男孩的位置一样,而且逃离了一千个人眼里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困境,传达的就是私人的名人,和20世纪以来流行的私人的历史叙事不谋而合。

人物的另一面

所谓每个人都有颗八卦的心,就算是没看过萨德小说的人,也会想知道他著名的私人生活,所以相当多数量的名人传记都是在说名人的婚恋问题,因为他们的爱情是他们魅力的注脚,也是他们人格最真实最灿烂的写照。这类电影的数量之多,以至于有人认为这应该算是传记片的一种亚类型了,爱情传记片。

《年轻的维多利亚》(The Young Victoria)
 
《闪亮的星》(Bright Star)
  新世界英国爱情传记片的数量是相当可观的,《年轻的维多利亚》(The Young Victoria)通过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的一段故事,我们了解到了维多利亚做公主的无奈,从小生活在政治旋涡中,自己的婚恋也要有权力的角逐;《闪亮的星》(Bright Star)故事的主角是济慈的恋人芬妮,从他们的爱情中,我们看到了大诗人济慈腼腆羞涩,和他的诗歌一样唯美古典;写下了无数经典爱情小说的奥斯丁,其实一辈子没有结婚,从《成为简奥斯丁》(Becoming Jane)那段不成功的爱恋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才女美女的智慧独立与一丝淡淡的悲哀;癫狂而天才的达利的爱情就是弥漫了现代风格,《达利和他的情人》(Little Ashes)的关系真像是他画作时充满的隐喻错乱……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爱恋,但是不同的爱恋有着人类共同的七情六欲,除了让所有人都喜闻乐见外,从爱情拍传记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当你看着女诗人西尔维娅感情受挫时,你才能真实感受到,这些名人伟大的灵魂下也有棵平常人的心。

漫长一生只取一帧

晚年的托尔斯泰(《最后一站》)

  《甘地传》长达188分钟,而现在的电影更倾向于短小精悍,在名人漫长的一生中截取几年几个月或者几天的时间,要么选择最不为人知的岁月,《无处的男孩》(Nowhere Boy)选择了列侬还是个利物浦男孩的日子;或者选择最具争议性的日子,《女王》(The Queen)聚焦戴妃逝世前后伊丽莎白二世最受争议的几天;亦或最关键的时刻,《寻找梦幻岛》(Finding Neverland)讲的就是詹姆斯•巴顿如何找到《小飞侠》的灵感的;再或者可以选择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时光,《最后一站》(The Last Station)只说列夫•托尔斯泰晚年,这位矛盾深刻的作家和外界的冲突到达了顶峰……这样做丝毫没有减损传主的魅力,男孩列侬更有亲和力,而不是只在唱片中可以听到的神;被媒体诟病的伊丽莎白二世,一丝不苟的微笑下其实是个尽职尽责的伟大女性、母亲,在戴妃毁掉了她倾注一生维系的王室尊严之后,为了王室职责,她还得去吊念这个不省心的儿媳妇,就算你是戴妃的粉丝,对于她的态度也会发生180度的大转弯;托尔斯泰晚年和妻子的关系其实就是他和他自己的斗争,她是他的贵族一面,而出逃的托翁是他人道主义的一面。

传说,每个人在临死的一瞬都会在脑海里给自己的一生过一遍电影,但是这部电影肯定不是均摊给买一年每一个人的,优秀的传记电影,大概会和过的那部电影一样,留意的瞬间,细节最能代表那个人。

参考网站:

1 http://www.filmcrave.com/list_genre_movie.php?genre=Biography

2 http://www.digitaldreamdoor.com/pages/movie-pages/movie_biog.php

3 http://outnow.ch/

4 http://www.toutlecine.com/billboard.html

凭借女王海伦•米伦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利物浦男孩列侬

《小飞侠》的灵感就是这个小男孩带来的

凭借《暮光之城》火边全球的罗伯特•帕丁森出演了达利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