珂勒惠支:以母爱的名义,抒写如痼疾般苦痛

时间:2017-08-09 19:46:14 | 来源:99艺术网

资讯>国际>

凯绥·珂勒惠支(Kaethe Kollwitz,1867-1945),德国版画家、雕塑家,是德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她的作品风格结合了质朴的现实主义与奔放的表现主义风格,充分展现了她对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关切,同时渗透着浓浓的人文情怀。珂勒惠支的作品主题有生死悲喜,有战争与社会现状,而最人难忘的是作品中透露的深深的母爱,以及生命中那些闪烁着爱与智慧的光芒的瞬间。

如果在中国,当我们提到父亲相关的艺术作品,一定会想到艺术家罗中立的《父亲》,而珂勒惠支算是当之无愧的“全世界母亲代言人”。

  罗中立的《父亲》

  珂勒惠支版画自画像

珂勒惠支作品的最大特征就是充满感情。她作品中透露出的母爱如同巨大的火焰,经久不息。她作品中的母爱不仅仅是给予她在战争中死去的孩子,更是给全世界曾饱受苦痛的人。罗曼?罗兰曾评价她说:“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是现代德国的最伟大的诗歌,它照出无限的困苦和悲痛……”

珂勒惠支忍受了两次世界大战加给她的痛苦。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在战争爆发后不到3个月,在当年珂勒惠支的18岁小儿子彼得,在未经任何正式训练的情况下,无谓地牺牲前线。而1942年她的大孙子彼得(为纪念叔叔,与之同名),在苏联阵亡。

珂勒惠支的大儿子彼得在弗兰德战场上牺牲后,艺术家精神受到莫大震动。此后,“母亲”成为珂勒惠支作品里的主要形象,她们绝望、瘦弱甚至枯槁,力图用身体保护还没有被弹片伤害到的孩子。

听到儿子阵亡的消息,珂勒惠支就决定要创作一件雕塑作品纪念儿子。这件作品历经反复构思、创作、修改,在1932年——经过了与儿子在世等长的18年时间,终于在儿子埋葬的比利时土地上,树立起她的不朽之作。现今,前往比利时迪克斯迈德市弗拉兹洛德军士兵公墓的人,能看到女雕塑家名为《阵亡儿子的双亲》的这件作品:

中年丧子的男女是那么伤心——他们采取跪姿。女的闭着眼睛,弯着腰、弓着背,做祷告状;而男的则双手交叉,手掌分别搭在腰间和手臂上,身体则挺得笔直……

  她的雕塑作品似乎是含着泪叠出。母亲枯骨又似山般沉重。

及至孙子彼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珂勒惠支已经没有了那么多对作品酝酿、构思、琢磨的时间,为此而作的是一幅石版画《莫将麦种碾成面粉》。在画中,一个母亲伸出双手,在怀抱中护卫着三个孩子。

观之无不感慨作品中感人至深的母爱: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倾泉。珂勒惠支的痛苦,似乎无人能与分担,她将它们从一件作品,延续到另一件作品。

  珂勒惠支雕刻出的自己,仿佛在悲哀中等待永远不会回来的孩子

然而这么多年来,珂勒惠支将自己的艺术发展到了普世的人道主义视觉语言,感情从对自己失去的孩子,到广大受苦的人们;从早期精细的蚀版画,到晚期表现主义的木刻版画与平版画和雕塑。

一战结束后,德国战败。死亡与物资的缺乏冲击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政府为了解决种种问题大量的印制钞票导致通货膨胀。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父亲与丈夫的妻儿们,却得不到这个国家起码的温饱保证,这悲惨的生活反映在她的作品中。

随着希特勒上台,鉴于珂勒惠支的影响与内容,官方开始打压她,撤掉了她的院士荣誉和她在柏林女子艺术大学的一切待遇,在她66岁高龄的时候,还逼迫她离开艺术学院,并撤销了她“大师画室”版画部主任的职位。

你一定见过这些画面:饥饿的孩子瞪大眼睛举着小碗,绝望的母亲怀抱死去的婴孩,她保护者的双手因此显得粗糙巨大……凯绥·珂勒惠支也是鲁迅最喜爱的德国版画家,在鲁迅的引见和介绍出版下,珂勒惠支充满异乎寻常的力量和悲悯的版画作品影响了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新兴木刻运动。

在鲁迅眼里,凯绥·珂勒惠支是举世无出其右的女性艺术家。鲁迅是珂勒惠支版画的收藏者,据《鲁迅日记》记载,1931年,鲁迅委托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去信求购珂勒惠支版画原作,先后收到珂勒惠支版画共22幅。

其中《牺牲》一幅,为纪念柔石罹难,在这幅画里,瘦骨嶙峋的母亲愤怒地托起婴孩,年轻的生命被战争夺取,只有母亲兀自承担丧子之痛。

“柯尼斯堡(家乡)搬运工人的形象是美好的,波兰吉姆克人(儿时所见)在船上的情景是美好的,人民运动中波澜壮阔的场面也是美好的。资产阶级生活中的人对我没有任何吸引力,他们的生活在我看来是庸俗的。而无产阶级(贫穷的人)却大有作为。直到很久以后,特别是由于我丈夫(医生)的关系,我了解到无产阶级生活身处的艰难和悲惨,认识了那些来求助于我丈夫、同时也附带来找我的那些妇女之后,我才深刻地理解到无产者的命运,以及其它一切与之相关的现象。那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卖淫、失业等,使我痛苦、忧愤。”——珂勒惠支

“是因为在我的丈夫开设的诊所里,我接触到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他们渴望生活的态度和不屈奋斗的精神打动了我。我要把自己的命运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用自己艺术的力量帮助他们改变悲惨的命运。”——珂勒惠支

然而,我们在这里被她的母爱和对世人的博爱感动时,珂勒惠支却一直饱受争议。

德国保守派人士敬仰她的艺术创作技巧、以及其中因为见证了凯撒时期的德国而产生的那种若有若无的怀旧之情。而同时,左派人士也对她的反战立场以及作品中反映出的阶级观点大加赞誉。另外,女权主义运动也将珂勒惠支当作反抗当时艺术机构陈规、为后来女性艺术家开拓道路的行为标杆。

而另一方面,有批评家认为她“过分男子气”,或过分执着于阴郁和悲苦。到了1950年代中期,她并未遵从战后艺术圈的常见套路,而是一如既往地扎根在真实的生活之中,依然以贫穷、饥饿、母爱、死亡、丧亲之痛作为创作的主题。

甚至在德国的艺术学院当中, 有着这样的口号:“No more war,no more Kollwitz!“(不要更多战争主题,不要当更多的珂勒惠支!)似乎珂勒惠支对于无产阶级惨痛处境的同情与情感联系与许多德国艺术家们嘲讽、享乐主义的自我定位格格不入。

可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是:现实主义具备两方面的品格:在内容上是关注现实和人生的,在语言上基本上是写实的。有人认为,现代主义是创新的艺术,现实主义是保守的,这种看法很肤浅。现实主义虽然有着辉煌的历史,但它仍然有强劲的生命力,因为不断发展着的现实,会提供给艺术家以新的灵感和创作源泉,艺术家们也会从更高的起点观察、研究和表现发展了的现实,赋予自己的作品以时代的和个性的特色。

对于大多数观众,是不喜欢艺术弄虚做假的。即使是平淡的东西观众也还是喜欢的。对真正朴素的艺术,他们肯定会中意。我的看法也完全如此:艺术家和观众之间必须相互了解,过去那些最好的时代就是如此。一件纯粹在画室中做出来的艺术品,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逝,因为它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扎根。当一个人单纯在艺术上苦思冥想,在技巧上刻意雕琢、矫揉造作时,会很容易误入歧途的。——珂勒惠支

最后,珂勒惠支是一个出色的观察者,她的作品充满了力度,但同时有着无与伦比的细节,是全世界母亲,虽然这似乎与其他更前卫、更当代的作品相异,但人们不断的被她的绘画和雕塑打动,就无非是“好”的作品。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