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波兰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对今年各国新的申遗项目已审议结束。“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获悉,今年共新增22项世界遗产,包括4项自然遗产,18项文化遗产。
中国申报的两个世界遗产项目可可西里、鼓浪屿获得通过后,世界遗产数量为52项,曾短时间达到世界第一。然而由于此前世界遗产数全球第一的意大利(共51项),在本次大会上同样新增了一个遗产项目——意大利还和克罗地亚、黑山共同申报的“15至17世纪威尼斯共和国的防御工事”并获通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其后在7月9日世界遗产喀尔巴阡山脉原始山毛榉林和德国古山毛榉林遗产经扩展并获通过,包括意大利、乌克兰等12个国家,至此,意大利世界遗产达到53项,继续冠绝全球。而中国有52项世界遗产,名列全球第二位。排在第三位的是西班牙,总数达46项。
此外,安哥拉和厄立特里亚分别拥有了本国第一项世界遗产,193个世界遗产缔约国中还剩26个没有世界遗产项目。巴勒斯坦紧急申报的希伯伦老城,同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对此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这一决定是一个“道德污点”,否认了希伯伦古城的犹太人历史。
自然遗产项目:
蒙古/俄罗斯 外贝加尔山脉景观(Landscapes of Dauria)
外贝加尔山脉位于蒙古和俄罗斯交界处,由帕托姆高原和北贝加尔高原向南到俄罗斯接壤蒙古和中国边境,连绵1000公里。东西亦长1000公里,覆盖贝加尔湖到石勒喀河和额尔古纳河会合处的中线。典型干草原生态区,干湿季分明,自然景观丰富,有草原、森林、湖泊、湿地,是珍稀禽类白枕鹤与大鸨的栖息地。
阿根廷 卢斯阿莱尔塞斯国家公园(Los Alerces National Park)
卢斯阿莱尔塞斯国家公园建于1937年5月11日,位于安第斯山脉巴塔哥尼亚北部段,拥有冰川活动形成的冰碛地貌。公园内可见壮观的冰碛石、冰斗和晶莹的冰川湖。植被为温带森林,作为巴塔哥尼亚地区最后的原始森林,是当地许多濒危动植物的最后栖息地。
中国 青海可可西里(Qinghai Hol Xil)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也是目前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可可西里地区气候严酷,自然条件恶劣,年平均气温-4.4℃~10℃,最低气温-46℃,人类无法长期居住,故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然而正因为如此,高原野生动物获得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使得该地区成为了“野生动物的乐园”。藏羚羊是该保护区的代表物种,同时雪豹、棕熊等珍稀食肉动物也有分布。
文化遗产项目:
土耳其 阿弗罗狄西亚(Aphrodisias)
建于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古城阿弗罗狄西亚(Aphrodisias)是原卡里亚(Caria小亚细亚西南海岸古址)的一座小城,位于现土耳其村庄热尔(Geyre)附近,是以希腊爱与美女神阿弗罗狄忒(Aphrodite)的名字命名,原筑有女神阿弗罗狄忒的神像;由于地处地震高发区,经过多次地震,大部分建筑已成为断壁残垣,只保留着希腊风格的澡堂、拱门、横梁、石柱长廊、月女神殿等景观。
厄立特里亚 非洲的现代主义城市:阿斯马拉(Asmara:Africa’s Modernist City)
厄立特里亚国首都阿斯马拉位于东非高原最北端,海拔2350米,有“云中之城”之誉。它曾是意大利的殖民地,1935年之后经历了大规模改造,在意大利理性主义信条的指引下,建造了现代的政府大楼、居民区、商业建筑、教堂、清真寺、犹太教会堂、电影院和酒店等。在20世纪初期的非洲,这是极为稀有的现代都市。将阿斯马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于非洲之角国家厄立特里亚而言,这是罕见的正面肯定。
俄罗斯 斯维亚日斯克岛中心的圣母升天大教堂(The Assumption Cathedral of the town-island of Sviyazhsk)
圣母升天大教堂位于岛村斯维亚日斯克的一所同名修道院中。斯维亚日斯克位于伏尔加河、斯维亚加河和希舒卡河(Shchuka)的交汇处、丝绸之路与伏尔加的十字路口,恐怖的伊凡于1551年建造了这座城市。正是在这座前哨战,他启动了征服喀山的步伐。这座圣母升天修道院因其位置、建筑布局以及沙皇伊凡四世为扩张莫斯科公国开展的政治及传教计划而闻名于世。大教堂内的壁画是东正教壁画中极其罕见的作品。
德国 施瓦本侏罗山的洞穴和冰川时代的艺术(Caves and Ice Age Art in the Swabian Jura)
现代人最早于43000年前的冰川时代到达欧洲。他们其中的一处定居点位于今天德国南部的施瓦本侏罗山。1860年起在此处六座洞穴开展的考古工作发掘了43000年到33000年前的古老遗迹。包括小型动物雕像(洞狮、猛玛、马、牛)、乐器、首饰等等。此外还有一些半人半兽小雕像以及一个女性形象的小雕像。这一考古遗址是对世界上最早一批象征艺术的一个见证,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人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巴勒斯坦 希伯伦/Al-Khalil老城(Hebron/Al-KhalilOld Town)
希伯仑是巴勒斯坦西岸地区的一个城市,也是犹太教中仅次于耶路撒冷的圣城。希伯仑老城的特点是狭窄曲折的街道、平顶的石头房屋和古老的集市。希伯仑最著名的历史遗迹是麦比拉洞,由于与亚伯拉罕有关,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将其视为圣地。老城中的片区按种族、宗教、职业区分,建筑中的房间呈树形排列。
伊朗 亚兹德历史城区(Historic City of Yazd)
亚兹德历史城区位于伊朗中央高原的中心地带,伊斯法罕东南270公里处,离香料与丝绸之路不远的地方。古城是人类利用有限的资源在沙漠中幸存下来的鲜活例证。城市的用水是通过坎儿井系统——一种抽取地下水的设施被引到城市。在众多传统土制建筑的城市被现代化摧毁时,亚兹德这座同样是土制建筑的城市却有幸置身于这一潮流之外。这座城市及其传统的坎儿井系统、传统的房屋、集市、浴室、清真寺、犹太教堂、拜火教的寺庙以及多莱特阿巴德(Dolat-abad)花园抵住了时间的考验。
丹麦 格陵兰岛库加塔: 冰盖边缘的北欧及因纽特农业(Kujataa Greenland: Norse and Inuit Farming at the Edge of the Ice Cap)
库加塔是北极亚区的一个农业文化景观,坐落于格陵兰岛南部。它见证了10世纪以来开始从冰岛迁徙到此的古爱斯基摩狩猎-采集者以及18世纪末以降在此发展起来的北欧农民、因纽特猎人及因纽特农业社区的文化历史。尽管两种文化的不同,北欧格陵兰人和欧洲因纽特人还是创造了基于农业、牧业及海洋哺乳动物狩猎业的文化景观。这一景观见证了北极地区最早出现的农业活动以及北欧人在欧洲以外的定居扩张。
中国 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 (Kulangsu: a Historic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包括51组代表性历史建筑及宅院、4组历史道路、7处代表性自然景观与2处代表性文化遗迹,共同构成了鼓浪屿自然有机的空间结构和内涵丰富的城市历史景观要素。鼓浪屿体现了不同建筑风格的杂糅:传统的闽南样式、西方经典复兴风格和殖民时期的外廊风格。最有特色的是新型厦门装饰风格,为20世纪早期现代风格与装饰艺术交融的产物。
安哥拉 姆班扎刚果历史中心(Historical Centre of Mbanza Kongo)
姆班扎刚果是安哥拉西北部的城市,毗邻刚果民主共和国,是刚果王国的古都。它附近有皇家住宅、法庭和皇家陵墓。15世纪葡萄牙人到来后使用当地石材,依照欧洲样式,建造起了集合城市。姆班扎刚果见证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基督教与葡萄牙人介入后所发生的巨大改变。
日本 “神宿之岛”冲之岛·宗像及相关遗产群(Sacred Island of Okinoshima and Associated Sites in the Munakata Region)
位在距离九州岛本土约60公里处的玄界滩中的冲之岛,被日本视作神圣之地,全岛除了宗像大社冲津宫的神职人员外,没有其他居民,称得上是无人岛。在冲之岛宗教信仰,岛体是田心姬神化身,所有祭祀珍宝都沉眠岛上。因此,神殿周边祭祀遗迹出土的8万件遗物,包括波斯金戒指、韩国玻璃杯,目前已全被指定为国宝。
法国 塔普塔普阿泰考古遗址(Taputapua tea)
塔普塔普阿泰(Taputapuātea)位于波利尼西亚三角的中心,这个三角地带是太平洋上一块散布着岛屿的区域,是地球上最后一处人类社会定居之地。遗址包括两座绿林掩映的山谷、一块泻湖与珊瑚礁、一片海洋。在这片文化及海洋景观的中心座落着塔普塔普阿泰——毛利会堂(marae),一个具有政治、礼仪和丧葬功能的空间。其突出的特点是铺砖的庭院,并在中心所放置一块大石头。毛利会堂遍布波利尼西亚,是生者的世界与先人的世界交汇之所。塔普塔普阿泰是波利尼西亚原住民(mā'ohi)千年文明独一无二的见证。
波兰 塔尔诺夫斯克山铅银锌矿及其地下水管理系统(Tarnowskie Góry Lead-Silver-Zinc Mine and its Underground Water Management System)
塔尔诺夫斯克古雷铅锌矿位于波兰南部、中欧主要矿区之一的西里西亚高原,遗址包括整个地下采矿网络及其中的坑道、水井、通道以及水管理系统等等。遗址的大部分都位于地下,但在地面上仍然保留着一些组成部分如19世纪的蒸汽泵站的遗迹。水利系统反映了三个世纪中为地下采矿的排水所付出的持续努力。这一系统把矿中有水的这样一个不利的状况转化成为用于满足城市及工业供水需要。塔尔诺夫斯克古雷为世界铅及锌的生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柬埔寨 古伊奢那补罗考古遗址的三波坡雷古寺庙区(Temple Zone of Sambor Prei Kuk, Archaeological Site of Ancient Ishanapura)
三波坡雷古( Sambor Prei Kuk),高棉语意为“丛林中的寺庙”,是6世纪末至7世纪初的真腊王国的首都伊奢那补罗所在地。这一遗迹占地25平方公里,包含有一个带有防御工事的城市中心以及若干寺庙,其中有十座八角形的庙宇具有别的东南亚类似寺庙所没有的独特特征。它们的砂岩建筑装饰是吴哥时代以前所具有的独特风格,也就是所谓的三波坡雷古风格。
英国 英格兰湖区(The English Lake District)
湖区是英格兰西北部坎布里亚郡的一片山地,受冰川活动影响,该区湖泊与群山丰富。同时,在农牧业的作用下,该区呈现出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风貌。18世纪、19世纪的浪漫主义作家对湖区尤其推崇,形成了以诗人华兹华斯为核心的湖畔诗人(LakePoets),从此歌颂溢美之词不绝。
巴西 瓦隆古码头考古遗址(Valongo Wharf Archaeological Site)
瓦隆古码头考古遗址位于里约热内卢中心,商业周刊广场(Jornal do Comércio Square)的正下方。厚重的现代混凝土下发现的破旧铺路石曾是来自非洲的数百万奴隶踏上巴西热土的首站。巴西人类学家Milton Guran 表示:“这是一处独一无二的纪念遗址,是进行非洲奴隶输入贸易的最后历史遗迹。”
克罗地亚/意大利/黑山 15至17世纪威尼斯共和国的防御工事:西方的陆地之国到海洋之国(Venetian Works of Defence between 15th and 17th Centuries: Stato da Terra–western Stato da Mar)
这一遗址包括15座位于意大利、克罗地亚及黑山的防御工事,它们横跨1500公里,从意大利的隆巴多地区延伸至亚得里亚海的东海岸。陆地之国(Stato da Terra)的防御工事在西北方向保护着威尼斯,而海洋之国(Stato da Mar)的防御工事则保护着亚得里亚海通往东方黎凡特的海洋通道及关口。这些防御工事对维护“最庄严的威尼斯共和国”的力量和扩张必不可少。引入大炮用火药在军事的技术及建筑上具有重要的变革意义,这也表现在后来扩展到整个欧洲的星形要塞的建筑理念上。
南非 蔻玛尼文化景观(Khomani Cultural Landscape)
Kohmani文化景观位于南非北开普省的北部地区,毗邻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的边界。这片广袤的沙漠地带包含了Khomani San人从石器时代到现代人类丰富的历史,文化习俗,自然地貌的变迁以及Khomani San人自然生存与繁衍的智慧。
边界调整 文化遗产:
德国 魏玛、德绍和贝尔瑙的包豪斯建筑及其遗址(Bauhaus and its sites in Weimar, Dessau and Bernau)
作为1966年“魏玛和德绍的包豪斯建筑及其遗址”的扩展,扩展部分包括位于德绍的带阳台入口的住宅(为困难学生建造的砖石住宅),以及在汉斯·梅耶的授意下建造的德国贸易联盟联合学校(ADGB Trade Union School)。扩展部分体现了建筑系为现代设计、功能主义与包豪斯社会改革上做出的突出贡献。
格鲁吉亚 格拉特修道院(Gelati Monastery)
巴葛拉特大教堂和格拉特修道院于1994年入选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格拉特修道院是位于格鲁吉亚西部的一个寺庙群。它包含了由国王乔治·大卫在1106年建立的圣母堂(Church of the Virgin),以及圣乔治和圣尼古拉斯在13世纪建立的教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格拉特修道院都是该地区的主要文化和教化中心,在当地有“耶路撒冷第二”之称,其镶嵌工艺精湛,壁画十分精美,代表了中世纪格鲁吉亚建筑的繁盛。
法国 欧洲都市景观,斯特拉斯堡:大岛到斯特拉斯堡新城(Strasbourg:from Grande- le to Neustadt, a European urban scene)
作为1988年斯特拉斯堡与大岛的扩展项目。斯特拉斯堡新城(Neustadt)又称为德国区(quartierallemand)是斯特拉斯堡中心的一个区,位于大岛(老城区)以东。1871年,阿尔萨斯-洛林并入德国以后,作为其首府,市政府和德国当局制定了扩建规划。新城的布局参照奥斯曼式(Haussmannian model),建筑则采用德国建筑原则,从而形成了斯特拉斯堡综合而独特的风格。
边界调整 自然遗产:
阿尔巴尼亚/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意大利/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西班牙/乌克兰等 喀尔巴阡山脉和欧洲其他地区的山毛榉林(Primeval Beech Forests of the Carpathians and Other Regions of Europe)
喀尔巴阡山脉原始山毛榉林和德国古山毛榉林遗产经扩展,现包括德国、意大利、斯洛伐克、乌克兰等12个国家。从上个冰川期末段起,分布在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和庇里牛斯山的欧洲山毛榉树逐渐扩张,这一扩展也意味着该树种的环境与地理适应性得到了改善。
贝宁/布基纳法索 W-阿尔利-彭贾里保护区(W–Arly–Pendjari Complex)
作为1996登录世界遗产的尼日尔W国家公园扩展项目,阿尔利国家公园是布基纳法索东南部的国家公园,南面毗接贝宁的彭贾里国家公园。植被类型丰富,包括草原、灌木林地、稀树草原和走廊林。它是西非最大的非洲象聚集地,也是该区大型哺乳动物,例如非洲海牛、猎豹、狮子和羚羊的家园。
(本文图片来自世界遗产大会官网,文字参考公号“爱世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