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osition C (No.III) with Red, Yellow and Blue
正值荷兰各大艺术机构庆祝现代艺术运动“风格派”诞生100周年之际,荷兰海牙市立博物馆(Gemeentemuseum Den Haag)将目光对准了这场运动中最杰出的重要代表:彼埃·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
本月,荷兰海牙市立博物馆将展出这位荷兰绘画巨匠的300余幅作品。蒙德里安的作品于1995年时分别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国家美术馆和位于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而此次展览力求以更广泛和准确的叙事语言进行展示策划,其中包含了此前在美国展览中几乎没有怎么展出的早期具象绘画作品。
据博物馆馆长Benno Tempel称,本次展览按创作年份进行展示。特别是在后现代主义浪潮席卷后的今天,不经过审视艺术家的年代背景和个人生活而去研究艺术史的做法变得尤为不合常理。为了在本次展览中体现出蒙德里安的生活背景,策展人特意将蒙德里安留下的照片、信封和他的私人物品摆放在一起,这其中甚至还有他所珍藏的留声机(蒙德里安一生都迷恋着美国爵士乐,画家李·克拉斯纳(Lee Krasner)后来回忆说,一九四几年的时候他曾和蒙德里安一起在纽约的小酒馆伴着爵士乐跳舞)。
海牙市立博物馆和蒙德里安的渊源颇深。在1935年刚建馆之际,蒙德里安的一位朋友就将他在1933年创作的作品《Lozenge Composition with Four Yellow Lines》(见下图)赠予了该馆。馆长Tempel评价道:“这是馆藏中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抽象画派作品,因此没法与博物馆其他藏品等量齐观”。
在其工作室中:蒙德里安与画作Lozenge Composition with Four Yellow Lines(1933),Composition with Double Lines and Yellow (1934)
自20世纪50年代起,馆长Louis Wijsenbeek开始与收藏家Salomon Slijper有了密切的业务往来,蒙德里安的诸多作品才从这时候起引入馆中。这两人都是在二战中幸存的犹太人,又有着相同的艺术理念:艺术要向前看齐。据悉,他们两个都追求具有普世意义的艺术风格,不受个人背景和宗教影响。也正缘于两人一拍即合的理念,蒙德里安成了博物馆的最佳首选人物。
蒙德里安作品
1933年10月的某天,当荷兰建筑家查尔斯·卡斯登(Charles Karsten)在蒙德里安的画室拿起这位画家的照片时(上图),他或许还没意识到,自己正见证着他的彻底改变。1920到1932年间,蒙德里安一直潜心致力于构筑他那广为人知的绘画风格,即把几种基础色(有时是灰色)的色块牢牢框在黑色线条之内。
但是这12年过去了,他开始感觉到自己的创作受到了限制。于是,这幅于1933年创作的《Composition with Four Yellow Lines》便是摆脱黑色线条桎梏的一次早期的尝试。这种突破创新的尝试在他最后一部、也是尚未完成的作品《Victory Boogie Woogie》(1942-44)仍有所体现,这幅作品是红、黄、蓝三色大小不一的色块随意拼接的作品。同样的,照片中的另一幅作品《Composition with Double Lines》(1934年完成)更是表达出一种截然不同而自相矛盾的理念。对此蒙德里安说道:“目前我正在研究绘画中的双线条,因此在我看来黑色越来越缺乏吸引力了”。(来源:the art newspaper,作者:Pac Pobric ,编译/付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