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想象:卡尔·荣格的艺术治疗

时间:2017-03-30 20:23:08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资讯>国际>

卡尔·荣格是20世纪瑞士着名心理学家、精神病科医生。他独树一帜,另辟蹊径,开启了分析心理学这一心理学的新篇章。荣格一生笔耕不辍、着作等身,迄今他的作品已出版20卷之多。荣格兴趣广泛,关注对象涉及占星术、炼金术、考古学、人类学等诸多领域。但是,荣格的理论与业绩并非建立在这种无所不包的学术理念和学问旨趣上,而是建立在日常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临床经验上。他的心理学体系富于灵性、充满张力,与机械论取向的现存主流心理学相去甚远。他确信,在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追寻当事者的心灵生活,而重中之重是解析个人生平履历和病理报告。

艺术治疗模型

作为一位精神病科医生,荣格通过自身的经验,亲身感受了图形带来的治愈力。通过分析人的内在心象象征和身体姿态,他试图证明不同于日常意识世界的深蕴意志世界。

一方面,他让患者从视觉角度表象自身的梦或幻想。特别是,他让患者通过绘制图像和嘲笑活动等活生生地表现个人人格成长中的挫折和危机。另一方面,根据分析心理学理论,他致力于重构患者所有图形中呈现的“原型”形象,即重构“原始意象”和“根源象征”。心理治疗师得以将图形应用于深蕴心理学,是因为作为单纯的先验可能性,图形语言能够以某种方式表现患者的心灵生活内容。因此,作为先验的东西,图形语言就是用以表现个人日常生活中未经验的、无意识地反复出现的东西,荣格将其命名为“集体经验”、“原型图形”。

在艺术治疗中,荣格欣喜地发现即兴想象、能动想象以及用图形描画梦或梦的系列具有独特功效和作用。患者的梦和想象不仅投射个人的无意识内容,也把积淀在人类经验中的原型集体无意识象征性地表现在图形上。因此,在医疗实践中,他广泛应用“能动想象”这一艺术治疗法,以便原原本本地描画源自患者无意识的心象。通过亲手绘制曼荼罗,他发现了曼荼罗描画的象征意义和治愈效果。从中,他得出结论,必须综合地、辩证地解释图形,并且理智地、富于情感地理解图形。

通过观察患者的“曼荼罗”绘画所表现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他把曼荼罗的象征意义进一步应用到心理分析中。他注意到,描绘曼荼罗是一项自我治疗作业,它不仅可以唤醒人无意识中的沉睡原型,还有助于人寻找内在喜悦、内在秩序和生命的意义。在患者图形的退行象征中,他发现了富于创意的活动状态。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以把这种状态转变为一种成长象征,重新找回自身的本体性,进而达到个体化阶段。

在艺术治疗中,荣格学派的治疗师凭借多种艺术媒体,聚焦分析色彩、形态和空间的象征意义,揭示其多种多样的内在信息和寓意,使图形这一艺术治疗的核心元素高度视觉化。与弗洛伊德不同,荣格不是把人的心象单纯用作精神病科医生的临床资料,而是用作患者个人要素与原型要素的综合资料,即患者与医生之间的相互洞察、相互理解的资料。这种交互艺术活动既使患者的心灵意义更加清晰明白,也使无意识形态和人格类型更加明了清晰。在此意义上,他的分析心理学的主旨既不是一味追求临床信息,也不是一味追求原型形象化,而是努力唤醒内外实体的潜在洞察力以及作为象征的心象。

艺术治疗的标准与过程

关于艺术治疗,荣格提出了这样一条饶有兴趣、耐人寻味的标准:“在患者生命发展的诸阶段,我为什么鼓励他们用毛笔、铅笔、钢笔等表现自身呢?我的目的在于产生某种效果。不出所料,被动的患者积极行动起来。在纸张上,对于正在来临的幻想甚至表现矜持审慎的行动,如果这个幻想是无意义的,那么患者就会对涂色上色感到厌倦,之后就会放手不再做这种事情。但是,我觉得幻想并非毫无意义,所以,我凝神专注于自身。我进一步致力于心象的视觉形态,检讨其心象的一切部分,体验这一活动的实际效果。但是,光是绘画活动还不充分,必须从理智、感情角度理解图形,同时必须综合地、全面地解释图形。这样,图形与意识就融为一体。”通过自由联想法和词语联想法及其应用,荣格学派的治疗师指示患者从视觉角度表象梦和幻觉。对于患者表象中的象征心象,治疗师必须加大情感投入,以充满爱、希望和信心的眼光领悟梦与幻想的真意,从中发现患者无意识中的情结及其作用,确认心理疾病根源或病源。荣格把艺术治疗的全过程图示化为如下步骤:“无意识的心象—能动心象(想象探求与对话)—患者与心象的相互作用—意识—解释—意义赋予”。

荣格多次提及源自无意识的心象以及扮演重要角色作用的能动心象。象征心象本身具有最高的说服力。无意识不会撒谎,只有自我才感到有必要防御真实。被接受的无意识心象进一步刺激想象探求与对话。于是,形成心象与心象形成者之间的关系。这种想象探求与对话正是能动心象化的本质。因此,治疗师理应综合地解释患者的图像并理智地、富于情感地理解这种图形。只有通过与无意识要素的积极对话,有意识地合并其无意识要素,原型的肯定方面才会得到复活。

艺术治疗技法

艺术治疗的目标并不是为了增进绘画的技巧,而是通过艺术这一媒体,寻找患者无意识中的隐匿根源,以增进理解、成长和转变。

象征。荣格让患者一边讲述自身的梦和幻想,一边寻找其中的象征内容。通过这种象征信息,可以找到个人无意识中所发生的某个事情的蛛丝马迹。他经常与患者讨论象征,观察他们的反应,逐步把无意识要素引入意识层面,从而能够觉察到患者痛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原型信息。本质上,无意识中所发现的无数象征信息属于原型信息。荣格常常通过扩充过程,以建设性方法研究象征。这意味着,为了达到明确而鲜明的意义,必须考察神话、民俗和宗教领域中象征成果的纽带。但是,荣格不是立足于个别观点解释梦和幻想,而是深入底层,力图揭示其集体内容。

联想。在治疗过程中,荣格赋予患者独创性信息和概念,使患者一路追随继之而来的一系列思考。这种方法行之有效,可应用于各类神经症、早期精神分裂症等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借助于此,不仅可以测定患者的能力和情绪,也有助于发现无意识情结。

能动想象。荣格动员人们通过画画、演戏、写字等创造性方法,寻找见之于无意识中的象征性。能动想象过程无异于有趣的游戏,它使患者自由自在、无遮无拦地表现无意识,使其重返孩子般天真无邪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荣格首次把东方阴阳两极与阴阳调和原理应用于能动想象技法中。为了达成无意识的意识化这一治疗目标,能动想象利用艺术象征活动,努力超越精神的两极性,促成一种健康地被整合的精神状态。与心理治疗阶段相对应,他把能动想象设定为单纯的两个阶段:其一是使无意识浮出表面,其二是与无意识相妥协。第一阶段,为使无意识浮出表面,能动想象利用中国道家的无为自然概念,“放任”意识自我,倒空心情,“允许发生”无意识。第二阶段,利用道家的静观方法,能动想象致虚守静,让患者用图形、手势等动作显现虚而不实的思想、离奇古怪的幻想等动态精神的自发活动,使其变成可觉察、可命名的无意识象征。

荣格最着名的弟子、苏黎世荣格学院创办人玛丽-路易斯·冯·弗朗兹沿着荣格的思想足迹,进一步把能动想象细分为四个阶段:第一,自我的倒空心情;第二,促使无意识幻想信息发生;第三,赋予无意识信息以表现形态;第四,将伦理遭遇纠结应用于日常生活。在此,她把能动想象看作不断发展自身,最终成就自己的个性化过程。

荣格反复强调,心灵生活中,意识与无意识这一对极的调和过程是健康地整合个体精神的必由之路。他相信,在心灵生活中,通过能动想象和意义赋予,患者可以解除两个互相冲突的意识之流之间的紧张对峙,从中发现借以表象新的、更健康态度的第三精神阶段。他把这第三阶段命名为“超越技能”。在早期研究中,荣格曾经把能动想象技法称之为超越技能。实际上,这种技能也渊源于人的精神的两极性,即意识与无意识。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