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获得一等奖的Thomas Ganter作品《盖着格子呢线毯的男人》 (160cm×60cm)
英国BP肖像奖是当今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肖像绘画专项奖,创立于1989年。由不列颠石油公司(BP)提供赞助,伦敦国家肖像画廊主办,是一年一次的国际性肖像画大奖赛,18岁以上的艺术家都可报名参赛。由肖像馆馆长等六人组成的评委会,从世界各国送来的参赛作品中经过几轮筛选,最后遴选出54幅作品,组成入围作品展。再从入围作品中评出一、二、三等奖及青年艺术家奖。2014年“BP肖像奖入选作品展”于6月26日在伦敦国家肖像馆正式开幕,展期三个月。
面对25年来肖像展所取得的成果和影响,英国《星期日邮报》在评论中赞誉道:“国家肖像画廊的BP肖像奖是肖像画的奥斯卡。”
肖像绘画这一艺术样式,如果从古埃及、古代中国算起,在人类历史上至少已存活了三千年。在照相技术发明之前的漫长历史岁月,依靠着绘画及雕塑的写实技能,使无数先人的形象得以保留。
肖像绘画和肖像雕塑就其品种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建立在“写实”的基础上,它以真实的“人”作为艺术表达的直接对象,并要求画或塑得“像”对象。在这一艺术门类中,大写的“人”的形象,是它唯一至高无上的表现目的。正因为如此,在欧洲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之后的几百年中,肖像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提高,它成为西方艺术中为社会与官方体制肯许支持的主要门类之一。
到了十九世纪末,肖像定制泛滥,千篇一律矫揉造作的王公贵族、名人美妇的学院派程式化肖像,充斥着每年的艺术沙龙,肖像绘画的“空前繁荣”孕育着丧失艺术创造力的危机。
进入二十世纪,现代艺术诸流派革命的兴起、照相技术的发明、抽象艺术的登堂入室,传统的“学院派”艺术以及以写实手法为基础的绘画,均成了被这场“革命”讨伐鞭挞的批斗对象。在许多现当代理论家眼中,“写实”被视为对现实的“拙劣模仿”,不属于以“创造性”为前提的“艺术”范畴。可想而知,以“像”某个具体人物作为创作前提的肖像绘画,当然就更被他们嗤之以鼻了。
百年前,照相技术刚刚发明,“绘画已经死亡”的理论便开始不绝于耳。现而今,在世界进入人手一机、数码图像高科技空前发达的图像时代;在“当代艺术”已成为统治体制、写实绘画被“主流艺术”全面边缘化的当今西方;在各大艺术院校写实绘画技巧教学已全面萎缩的情况下;肖像绘画这一绘画门类还会有其生存的价值和发展的可能吗?
这便是我之所以去关注BP肖像展的主要动机。我通过每年的展览目录画册,对此肖像展跟踪关注多年,希望能从中找到答案。今年的6月、7月,我正好在伦敦帮着带孙女,故有幸得以亲临展地,一睹“庐山真面目”。
展览给了我几点突出的感受。首先,是展览的“群众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参赛作者之众:今年送交作品的人数超过2300人,是历届之最,也就是说,关注大奖赛的肖像画作者队伍在不断扩大;二是观众之众:据肖像馆长的前言说,25年来肖像展累计观众人数已超过500万。
第二,是入选展品的“多样性”。也包括两方面。一是肖像画对象的多样性。也就是说,当代肖像画并非只是达官贵人、明星美人所专属,它已是属于社会各阶层各类人广泛共享的一个艺术领域。你从画上所看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性完全不同的“人”。吸引人们的也并非此人是否有名,社会地位多高,成功业绩如何伟大;画中人都以自己普通人特有的“个人面貌”或者说是强烈的“独特个性”,展现在公众面前。由此而带来的第二个多样性,便是绘画风格表现技巧的多样化,54幅入围作品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BP奖的参赛表格上有这么一项:要求艺术家填写你和你画的对象是什么关系、是如何认识的,认识的时间有多长。馆长前言特别强调,竞赛完全是基于匿名评审,评委对作品的作者是谁一无所知。“BP奖把评审的重点放在艺术家和被画对象的关系,以及对一幅出色肖像画中所见到的核心价值的理解上”。
这次荣获一等奖的作品,它的表现对象是一位曾在街头露宿的流浪汉。评委会主席、肖像馆馆长对此画作了这样的介绍:“这次获奖的肖像属于独特风格的类型,大奖最后的获得者ThomasGanter创作了一幅怀有巨大同情心的画。他让我们结识了他的主人翁:Karel,尽管还是在德国的街头,然而已是完全改观、端庄尊严地出现在画面上。”
大千世界,各色人物,性格风采的各异和艺术家个人不同的理解,带来了艺术表现的多样性,正是这种多样性,为肖像艺术的丰富多彩,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和广阔的表现天地。
第三,是BP展的“国际性”。
从54幅展品标签上介绍的作者情况来看;一等奖(30000英镑)获得者是40岁的德国画家,二等奖(10000英镑)获得者是英国画家,三等奖(8000英镑)获得者是美国画家,青年艺术家奖(7000英镑)给了29岁的西班牙画家,其他参展的画家中还有俄国、意大利、波兰、瑞典、塞尔维亚、格鲁吉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加拿大……可能就是因为参赛作者来自这么多不同的国家,所以《星期日邮报》要将它和电影界的奥斯卡奖相比。
使我深感兴趣的还有:入选的作品中,中青年画家占了绝大部分。我无法统计2000多位送画者中,70后、80后甚至90后究竟有多大比例,但就入选作品中的几位80后、90后画家的水准,便已让我刮目相看。青年人代表着未来,肖像绘画后继有人,对它的发展前程就可以有一个乐观和肯定的回答。
所以,我所关注的不在奖最后发给了谁,我看到的是BP奖的这25年,在国际范围内,对肖像绘画这一有着悠久传统的艺术样式,通过传承、普及、竞赛,推动其发展、提高和创新:也通过这一平台,发掘、提携、介绍、推荐了一大批优秀的肖像画艺术家。使衰落了的肖像绘画能得以复兴,跟上时代的脚步,这一点,BP肖像奖功不可没。
借此,我还想就国内的肖像画说几句题外话:这次入选作者中有一位华人画家JangYunsung,他的《母亲1号》使我想起罗中立的《父亲》。标签上说他是在美国加州学的画,后来到纽约美术学院获硕士。从画的形象及油画手法来看,他像是国内出来的画家,所以我把它归入“中国”。
出国26年了,国内的当代肖像画,我只是偶尔从网上看到一些,不敢肆意妄评。就看到的一角来说,有两类不太好的倾向:一类是名人美女加照相式修饰的程式化;另一类则是反过来,简单地把下层百姓的形象“痞子化”。对照BP展,我觉得,我们欠缺的是对每一个作为大写的“人”他特有的个性所应有的认识与尊重,欠缺对深藏于这个“人”的内心深处的那份“存在价值”的认识与尊重。
前些年国内有一种说法,认为“写实艺术在西方已经衰落,现在要看中国的了”。我在想,如果你看了BP肖像展,你还会那么信誓旦旦吗?中国从事肖像绘画及写实艺术的同行们,可切勿懈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