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恩·米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奴隶拍卖》(Slave Auction),1982
日前,“一段历史——1980年以来的艺术,建筑和设计”(A History. Art, architecture, design from the 1980s until today)在蓬皮杜中心(Centre Pompidou)举办。展览共展出近200位艺术家、建筑师及设计师的约400件作品,其题材包括绘画、雕塑、装置、视频、电影、照片、建筑及设计作品。
据悉,由蓬皮杜艺术中心当代收藏部举办的这次展览尤为关注社会及地缘变化,尤其是对东欧、中国,黎巴嫩和中东地区、印度、非洲及拉丁美洲国家艺术发展的追踪,此次展览也试图为观众接触并了解过去三十年的艺术史提供新的观看视角。
参展作品
1989年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柏林墙的倒塌打破了欧洲版图内艺术的割裂状态,而当年的政治事件也让世界将目光聚焦中国。在西方人眼中,新兴艺术版图开始崛起,而国际视野下的艺术家和当代艺术双年展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地生花。
与此同时,艺术家、画廊以及策展人的数量也迅速增长,艺术成为“新文化消费主义”的关注对象。策展人代替了艺术批评家,当代艺术市场异军突起,媒体报道促进了当代艺术的大众传播领域。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虚拟现实的到来、互联网以及数字化则代表了另一个转折点。声音成为装置的一部分,行为艺术引人注目,并向舞蹈、剧场等领域拓展。各种新的尝试构建出一个非线性的历史足迹——水平延展而非简单的垂直纵深——它将地方的局部历史放大并置于一个重要而宏观的社会语境中,为艺术史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背景,而在此之中,对于身份的讨论也为争辩提供了重要素材。
在这个沸腾而激情澎湃的世界环境下,艺术家用他们批判性的视角对全球化和这些新生现实做出回应,调整他们的实践方式以应对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政治与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问题与思考总让人应接不暇。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中也有很多人重塑了自己的实践方法,在生活方式中进行摸索,探究人类与自然科学、以及文学等诸多领域的关系。
上世纪90年代也见证了艺术家新角色的拓展:他们更像是制片人、历史学家、档案保管者或是纪录片导演——从不同角度对当代社会政治生活的剧变进行梳理、记录和再现。很多艺术家把他们自己看作是叙述者或者是自传作者,以他们的私人生活为基石进行创作;同时,也有人从自己与身体的关系出发,引领诸多视觉创意。无数雕塑与装置艺术作品的诞生都离不开艺术家对现实本身以及日常生活的反射,他们将诗意注入平凡生活,为公众与私人领域架构新的关联,从而将其自身深刻植入到社会的变革之中。
由蓬皮杜中心当代收藏呈现的“一段历史”,在对过去三十年进行梳理的宏观概念下,为观众呈现出艺术家如何将自身融入这些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中,在从中获取灵感的同时又反观艺术史浪潮,为观者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下的文化解读。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3月7日。(摘自Artdaily,编译/付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