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根海姆博物馆外景
古根海姆博物馆最近在其官网上传了一组最新语音导览音频,不同于其他语音导览介绍,该音频考虑到视障人士的需求,增加了详尽而精准的作品描述内容,包括作品尺寸、颜色、详细的画面描述、情感体会等,语言颇具启发性,通过文字述说传达视觉图像信息,为全盲及弱视者提供了了解作品的大量丰富信息。
该语音介绍所涉及的作品选自Thannhauser收藏,音频可在古根海姆博物馆官网和SoundCloud音频分享平台下载试听。每幅作品不仅有相应的图像描述,还有关于其创作和收藏的历史背景介绍,同时,连作品的陈列空间和陈列方式都有所涉及。详尽的文字描述灌入耳中,帮助人们在脑海中建立对作品的想象和感知。
古根海姆网站音频节目截屏
以毕加索的作品《熨衣服的女子》(Woman Ironing)(1904)为例,音频中首先介绍了画布的尺寸和悬挂方向,甚至连艺术家签名位置都有所提及。在描述画面中的熨衣女子时,听众将听到以下文字:“她是一个瘦骨嶙峋的女子,身材高挑纤细,手臂格外细长,给人以棱角分明的感觉。她在一个平整的表面上熨烫着,这表面也许就是桌面,但是我们很难分辨出她正在熨什么。”音频中还介绍了该女子在整个构图中的位置、大小,人物动作、表情、体态,画中各处用笔和用色特点等,“女子的姿势并未体现出熨烫衣物的动势,反倒觉得她将全身气力都按压在了那个熨斗上。”深入的细节清楚的阐释了画面中所描绘的点点滴滴,有些甚至是现场观者都极易忽视的细微内容。
在作品背景介绍的音频中,讲述了该作品的创作正值毕加索“蓝色时期”末期,虽然用色较之前的作品颜色稍显明亮,但仍流露出阴郁的色彩。“此时的毕加索年纪轻轻来到巴黎,还未显露头角的他没什么名气,经常和穷人们呆在一起。毕加索这个时期的作品关注社会下层劳动人民并以他们为模特,作品中流露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该时期作品充满诗意和精神性,《熨衣服的女子》中的形象即象征着穷苦劳动人民的不幸命运。”
据悉,文字描述语音导览项目的开辟是古根海姆博物馆为残障人士开发的又一项人性化服务,以此拉近人们和艺术的距离,为各类观众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编译/付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