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黎世的艺术人生将于今秋迎来“第二春”。经历整整两年的翻修扩建之后,鼎鼎大名的 L?wenbr?ukunst艺术集群(art complex)将于西城区的廉租房和旧仓库中重新崛起,令人不由地回想起90年代中期十数家艺术机构和商业画廊齐齐落户瑞士首府的空前盛况。原本只是当代艺术新势力的一次临时性迁徙,却一举奠定了此后数十年中苏黎世在全球文化版图上的重要地位。
在鳞次栉比的老式砖房之中,刚刚落成的白色混凝土立方体大楼无疑是一个鹤立鸡群般的存在。这里是苏黎世画廊和Migros当代艺术博物馆的新总部,亦是苏黎世文化转型之路——从鱼龙混杂的草台班子到影响力长盛不衰的当代艺术中心的重要象征。
8月31日,摄影师沃尔夫冈·蒂尔蒙斯与艺术家海伦·玛顿的平行回顾展将为新落成的苏黎世画廊正式揭开帷幕;2011威尼斯双年展的冰岛“代言人”拉格纳·贾坦森亦将为Migros当代艺术博物馆的落成典礼奉上精彩演出;商业画廊Bob van Orsouw 力邀美国艺术家汉娜·格里利助阵,Hauser & Wirth 的明星阵容——托马斯·豪斯雅戈加保罗·麦卡锡更是噱头十足;头一回入驻苏黎世,LUMA基金会便自行设计并“抢占”了L?wenbr?ukunst西翼展馆,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事实上,L?wenbr?ukunst症候群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疯狂蔓延:附近的街道几乎被施工脚手架围得水泄不通,由艺术家自主经营的展馆和画廊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Bob van Orsouw的露丝·利特曼将其称为“毕尔巴鄂法则”——大型文化中心拥有改变一座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面貌的力量。
掌管全球近三成私人财富的瑞士注定将成为艺术蓝筹股的黄金市场;然而,作为世界金融重镇的枢纽,苏黎世却继承并发扬了一种更激进、更前卫的艺术与批评传统。联想其20世纪上半叶作为欧洲艺术“最后的避难所”的特殊历史,却也是不足为奇。这一传统之所以能延续至今,苏黎世画廊和Migros当代艺术博物馆亦是居功甚伟。前者由艺术家和私人赞助商于1985年建立,旨在为当代艺术打造全球性平台;后者由瑞士最大零售商Migros的创始人戈特利布·杜特委勒于1957年创立,起初仅作为艺术收藏基金会,直到70年代末才开始涉足当代艺术领域,以罗伯特·雷曼、索尔·李维特、乔治·巴塞利兹、约瑟夫·博伊斯等前卫艺术家为主角的大型回顾展均是轰动一时。
与大多数企业收藏不同,Migros基金会素来以“自立自强、求新求变”作为最高宗旨,杜特委勒的雄厚财力确保了“为艺术而艺术”的纯粹性。“这是一份不同寻常的自由。不用向董事会报告,也不必对赞助商低头。”在过去十年中,馆长海克·穆德曾多次大胆采用迷幻药、集体无意识等“荒诞派”主题,“亲近艺术家,解放观众……你可以摆脱金钱的桎梏与现实的束缚。”所谓“举重若轻”、“化繁就简”即是如此。
伴随着Migros成长史的是Peter Kilchmann,Bob van Orsouw,Iwan Wirth & Eva Presenhuber等知名商业画廊的大举“入侵”。声势浩大的揭幕礼总能博取无数眼球,也让“重新发现L?wenbr?ukunst”成为一种现象,林林总总的弹出式画廊和艺术家空间亦不乏“敢为天下先”的气魄。
2002年,艺术市场的大地震让L?wenbr?u遭遇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危机。“当代艺术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是文化商品。”苏黎世画廊主管贝娅特丽克丝·鲁夫回忆道,“新一代收藏家从艺术博览会和大型画廊——而不是某场展览——中汲取知识。”若非苏黎世当局及时出手相救,以重建计划争取缓冲机会,L?wenbr?u恐怕早已成为过去式。
“距离产生美”的道理同样适用于非营利艺术机构与商业画廊之间。这便是苏黎世实验的创意模式,抑或者它“仅仅是一场意外”?无论如何,苏黎世已成为当代艺术世界的一个缩影,它的坚持与伟大是艺术史上永不过时的主题。
在苏黎世, “毕尔巴鄂法则”同样适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