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海外

没有《嚎叫》的爱德华-蒙克的现代眼纪念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7-24 11:20:15 | 文章来源: 外滩画报

他不少具有革新思维的作品中,都能看到类似电影的视觉设计:制造出人物向着前方、向着观众方向移动的幻觉,例如1913年至1914年间完成的《回家路上的工人》。对于当初才刚出现在话剧舞台上不久的电灯照明视觉效果,他也很有心得,巧妙运用在诸如《艺术家和他的模特》等作品之中。”

在各种展品中,蒙克拍摄的50张黑白照片尤为有趣,其中包括一批自拍的大头照,或正面或侧面,相机并不固定,而是单手捏住,伸向前方,镜头朝着自己,乍一看和现在手拿“爱疯”的自拍控颇为相似。蒙克的拍摄工具是1902年在柏林购入的小巧的“牛眼”照相机。他对自己拍的照片似乎十分满意,曾经在1930年接受采访时说:“我从摄影中学到很多东西,我有一台旧相机,拍了不少自己的肖像,结果往往会令我自己都十分吃惊。等到将来我年纪大了,除了写自传再也干不了别的什么的时候,我会将这些自拍照全都拿出来做展览。”

除了爱照相,蒙克对于电影也十分着迷。1927年,他出访法国时在百代公司买了台Baby 9.5毫米摄影机,拍了不少街头即景。这款1923年投放市场的摄影机,是第一款真正大批量生产与销售的非专业摄影机,可装入特制的木箱之中,十分便于携带;起初采用曲柄操作,之后改良为发条(蒙克购入的即是这种)。

这次展出的影像作品包括蒙克1927年拍摄的5分钟短片,最先出现的是德雷斯顿——当时他去柏林出席自己的画展,随身带了摄影机,从画面中可以看到易北河边的王宫广场,以及耸立着的萨克森国王雕像。这是他第一次自己拍摄电影,对于车水马龙的街景十分偏爱。之后一卷带子,拍的是他在奥斯陆的工作室,他的梗犬慵懒地躺在阳光下的花园之中,随后是奥斯陆大街上的景象,以及他的部分自拍。从镜头的变化和特写画面的构成来看,似乎都受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欧洲大陆实验电影的影响。

展出的画作方面,虽然没有《嚎叫》,但有史以来第一次凑齐他的六张《哭泣的女人》(分别从三家博物馆借来)。他自1907年开始绘制这一系列画作,主题是忧郁的裸女站立在床边。似乎是为与他的那些自拍照遥相呼应。

自画像也是这次展览的重头戏。虽然他的第一张自画像诞生于1882年(当时蒙克18岁),但也在此次展出之列;而1919年完成的《西班牙流感自画像》,记录的是罹患眼疾之后的蒙克;另外还有一幅蒙克去世之前一年完成的《钟和床之间的自画像》。

不过,关于此次展览的主题,并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独立报》专栏作者AdrianHamilton撰文指出,蒙克相比与他同期的画家,并未显出多少特别的“现代性”,喜欢看电影、看报纸、爱拍照、爱摄影并不能说明问题,因为当时不少画家也都会做这些事。“策展人希望能说服你相信,是电影启发了蒙克,绘下这些充满戏剧性的作品,这些冲着画外走来、直视着你的面孔的人物。或许,事实确实如此。但我必须指出,他笔下的这种动态,早在1893年电影诞生之前完成的《嚎叫》等作品中,早已有之。要想认识蒙克的全貌,在我看来只有等到明年于奥斯陆举办的蒙克大展了,预计那会是一次空前绝后的蒙克作品汇展。当然,现在也不妨先看看泰特展出的蒙克二十世纪的作品,别去管什么作品背后的读解,那些都是夸夸其谈。光是欣赏,便已足够。”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