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纽约曼哈顿地区,有一块连接东河和哈莱姆河的绿洲——兰德尔岛,它1835年被曼哈顿收复,之后的100年中,却始终逃不出贫民窟的命运:少年犯管教所、精神病院、儿童收容所。直到20世纪30年代,城市规划师罗伯特·摩西在这里建起一座办公室,小岛才重新焕发生机。90年代,一项项精彩的体育赛事也纷纷在这里举办。如今,兰德尔岛又迎来了自己城市绅士化发展的关键一步——2012年纽约Frieze艺博会。
城市绅士化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约发生于20世纪的先锋前卫派时期,当时很多的艺术家主动将自己与主流艺术潮流划清界限,创作出一些匪夷所思、深不可解的作品。第二阶段发端于21世纪,情况发生了改变,艺术家们不管到底懂不懂,都可以成为艺术工业蜂房中的辛勤蜜蜂。他们把自己装扮得像个时髦的会计师,被经销商和收藏家牵着鼻子走。他们生产出的是千篇一律的产品,为的是获取高额利润。但在Frieze艺博会上,这些艺术家们似乎又回到了大胆前卫的先锋派时代。
本届艺博会展览场地由Brooklyn公司SO-IL的建筑师们设计而成,汇集了将近180家世界一流当代艺术画廊的作品参展。作品布展于一个蜿蜒狭长的帐蓬中,从外面看上去像一辆优雅的白色轿车,投射进帐篷内的自然光令展会的视觉效果更加诱人。不仅如此,你还可以看到各式餐厅、酒吧、V.I.P休闲室、一间大礼堂和一家书店。设施齐备却不失空间感,三条平行的展区看上去错落有致,使每一位来观展的观众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视觉盛宴。
参加此次艺博会的大部分是来自欧洲和美国的知名画廊,也有一些来自亚洲和非洲,其中很多是以往伦敦Frieze艺博会上的老主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收录在“Frames”板块中独立展示的新锐画廊,它们大多开放自2001年或之后。这里的展品异彩纷呈,比如:有米歇尔·埃伯利斯和塔利亚·切特里特拍摄的风格迥异的照片;有莉斯·格林设计的黄金和回收垃圾巧妙打造的珠宝;有贾斯汀·马瑟利的雕像——大块头肌肉、变形夸大的“拉奥孔”。
可以看到某些画廊在努力创造一种视觉氛围(展会有一个奖励机制:Frieze评委会将会为最富创意的展台颁发10000美元的奖金),通常来说,简洁即是美。一幅来自柏林的玛丽埃塔·基鲁列斯库的抽象画《Micky
Schubert》单独悬挂在那里,就能引人深思;一幅色彩鲜艳的乔希亚·阿比洛的画作《James
Fuentes》也会对你有所启迪。
展览带给我们的审美体验正是艺术展的主要功能之一。在莫斯科的雷吉娜画廊,年轻的西伯利亚艺术家叶甫根尼·安图费耶夫格外引人注目,他创作的doll-like
stitched形象成为去年新博物馆Ostalgia展的最大亮点;在迈克尔·沃纳那里我们体验到源自20世纪80年代德国画家带来的不凡之旅;在罗马尼亚的拉兹万·博蒂斯、艾恩·格里戈雷斯库那里,我们揣测当代隐喻画作的神秘。
“Frieze
Sounds”是本届Frieze艺博会的特辟板块,这里展出的三件音频艺术作品可以令观众聆听到艺术之声。该作品由艺术家马丁·克里德、里克·穆迪和弗朗西丝·斯塔克分别受邀创作完成,这些声音作品由兰德尔岛提供VIP贵宾接送服务的宝马7系列轿车首次向公众呈现。
此外,Frieze艺博会每日都会有展览节目、小组讨论和对话的“Frieze
Talks”板块,由著名的艺术家、作家以及文艺评论员来完成,对作品进行及时评价。艺术家查克·克鲁兹认为:“Frieze自然是所有艺术展中最好的。一般来说我并不太喜欢艺术展,但我钟爱Frieze。”《Interview》杂志的特约编辑克里斯托弗·博伦则站在整个纽约艺术界的高度对Frieze进行了定位:“短期来说,Frieze将会改变纽约艺术界的面貌:
它注入了兴奋感和兴趣,带来了一场新鲜的盛事——这是艺术观众所需的——以及重新确认了画廊/社会的等级关系。它同时也为没有参与的艺术家、画廊和评论家们提供了绝佳的契机来领导创造一系列原创、反市场垄断的展览、文章和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