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海外

安迪-沃霍尔:挟持艺术扎进名利圈的贩卖者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9-14 18:33:05 | 文章来源: 羊城晚报

安迪-沃霍尔 

安迪-沃霍尔

安迪-沃霍尔算是美术史上第一个艺术明星。除了是波普艺术的领袖人物,他还是电影制片人、作家、摇滚乐作曲者、出版商,是纽约社交界、艺术界大红大紫的明星式艺术家。

安迪并不是一个敬业的画家,可以说在他的职业生涯里(24岁之后):从来没有正经、认真地靠画笔和颜料,心手合一地完成一幅绘画作品,而是在广告、设计、橱窗、媒体插画里流连忘返。他曾说:“人生下来就像被绑架,然后被卖去当奴隶。”所以我称他是一个绑架了艺术贩卖的画者,挟持了曾经在人们心中神圣而高贵的绘画以一个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扎进了商业、名牌、社交的名利圈中。时机和坚持,让他的不可理喻和义无反顾终成正果。

安迪-沃霍尔的启蒙老师安东尼奥曾对他说:“将来会有一天,商业艺术就是真正的艺术。”当时来看,这句话离成为现实还有很远的距离,可能需要一个不平凡的人来证明———安迪·沃霍尔就是这个人。他的成功源于美国在一个新的商业发展阶梯上,而他的作品和态度恰恰反映了那个时代里美国人们的价值观“空虚、嘲讽、麻木、激进”。他的作品:玛丽莲·梦露、死刑电椅、米老鼠、毛泽东、帝国大厦、可口可乐、爱因斯坦、同性恋……这些庞大、杂乱的作品中几乎涉及了他所生活的时代里所有出名、时髦的人物和事件。他毫不避讳的将这些作品进行一一量产,好像自己就是一台工业进程里的机器,生产出一些东西再送进印刷机进行更大数量上的生产。他认真地说:“好的摄影就是把焦距对准名人。”

安迪-沃霍尔虽然在当时是美国最广为人知的艺术家,但也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真正做过些什么。一直到现在都有人反对他的无聊、商业化,他自己也毫不忌讳的高调宣称自己喜欢无聊的东西,喜欢一样的可以被不断重复的事。他一生中拍摄的多部电影均是在同一角度长时间、无变化的拍摄,正如他1963年的影视作品《沉睡》、《Sleep》就是拍摄一个男人的睡眠状态,片长超过6小时的作品。可还有更多的人(如上层社会的名流)对他给予相当肯定认可(这种认可与他“社交动物”的尊称也不无关系)。

安迪被誉为20世纪艺术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也是对波普艺术影响最大的艺术家。无论有人多么地反感美国在那个急速消费、日新月异的年代里的状态,Andy Warhol的自画像还是在2011年2月16日的伦敦以1080万英镑(约合1.2亿人民币卖出),是售前本已很高估价的两倍,再一次向世人证明艺术价值和艺术价格之间的困惑。安迪·沃霍尔说:“I don't think my art has any lasting value。”

安迪-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

安迪-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

不可否认,价格在某些时刻是对客观存在价值的一种最好的认可。

1、安迪-沃霍尔画作销售的情况如何?

安迪-沃霍尔的作品非常畅销,由于他的作品(玛丽莲梦露、蒙娜丽莎、毛泽东等)都是千篇一律的复制,复制,再复制,以至于使人们几乎遗忘了原作的价值,反而牢牢记住了作品的内容。他运用印刷、排列,再随机地涂上颜色,让人们在不同材质和尺寸的重复作品中感受现代商业化社会中人们无可奈何的空虚与迷惘。由于题材鲜明、作品数量庞大、知名度高,他作品的销售额在2010年名列世界拍卖市场的前三名,交易总额超过7亿人民币。

2、为什么安迪·沃霍尔如此出名?

安迪-沃霍尔是一个极具创新的先锋者———就好似任何“第一个”打破了看似坚不可摧的“永恒与伟大”的界限的人都注定名垂青史一样。

他打破了手工艺创作与机器批量生产的界限,打破了绘画与影响的界限,打破了画布与胶卷的界限。他甚至狠狠地毁灭了艺术在宗教、贵族、生活中间始终贯穿的独特感,而把艺术塑造成如“可口可乐”一般普通、耳熟能详的桌上摆件。所以说他是一个跨时代的先驱者。他的作品运用了重复记忆的方式,加上名牌商业化的主体,让人们很容易就记住他的作品———过度商业化的产物,就如同我们难以将路易·威登的Logo驱逐出脑海一样。安迪很难不出名。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