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严肃”噎住了特纳奖的咽喉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4-27 14:06:29 | 文章来源: 英国卫报

2007年特纳奖展览

以下是我认为特纳奖为什么最近几年一直有麻烦的原因。实际上,也许这麻烦已经伴随特纳奖有10年了。

这并不是说这个奖没有奖励“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家”(这样的说法不知道现在还有什么特殊意义?现在不是每一个艺术家都在强调自己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家”吗?),也不是说这个奖没有推出视频,摄影等倡导前卫的作品。事实上,倡导前卫,这正是特纳一直以来试图捍卫的立场。

前卫,我对这个词没有看法,艺术不前卫还能怎么样呢?但我认为,让特纳奖的选择不够经典的原因是,特纳奖的评委总认为他们要体现出一个和众人的审美不一样的品味,这是他们区分作品的一把尺子,那些让人群激动的作品被这把尺子分到了外面。这样的品味和取向可以追溯到1999年,那一年翠西-艾敏的作品“床”也入选了特纳奖,这件作品在之前的Sensation展览上曾经引起过轰动,但她却并没有获得那一年的特纳奖。

实际上,那时候的特纳奖就已经有了一个“冷峻”的姿态,他们的基本方针是——奖励那些所谓的具有严肃性的作品。同时和这条基本方阵并行的是——避免奖励那些连艺术圈外的老百姓都知道的“英国年轻艺术家群体”(YBA)——大概是因为他们已经获得了应得的奖励了,特纳奖再也不会给他们去锦上添花了。基于这样的考虑,特纳奖成为了一个发掘“后YBA”(post-YBA)艺术家的奖项,在这些艺术家中挑选出强调“严谨”和“实践”的作品和艺术家。换句话说,就是非常乏味的艺术家。

去年又是这样,4个乏味的艺术家的作品出现在一个乏味的展览上。

但事情不总是这样的,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比如,伟大的Jeremy Deller(获得2004年特纳奖的艺术家)就不包括在我说的那个范围以内。但太多的特纳已经颁发给了一些严肃而没有想象力的艺术家。

视觉刺激,发自内心的想象,机智,个性,甚至有一点点巧妙的技术对艺术都不是坏事,这些都是在艺术中的重要元素——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我相信,一些英国艺术家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经展现了他们在这些方面的长处,但2009年的特纳陪审团有勇气奖励他们吗?或者他们还是会呆在那个体面但却令人窒息的象牙塔里?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答案。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毕加索为自己女儿画的肖像将被拍卖 估价2400万美元
· 韩国2009年第一季度艺术品市场交易额167.68 亿韩币
· 美国艺术家天天“变脸” 马拉松画365幅
· 新博物馆VS惠特尼美术馆 谁能在下一回合获胜?
· Klaus Moje大型个展——看玻璃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