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柏成
昨晚看了喧闹已久的大片《孔子》,平淡的故事情节只能让人“假惺惺”的掉几滴眼泪。
电影院里,大家都正襟危坐,无窃窃私语之声,以尊崇的目光去看待大荧幕上“圣贤”演绎他的人生故事,这不像是大众花钱买票来欣赏一部商业大片,而更像是在按命令看一部科教片,接受“再教育”。
孔子作为一代贤师,其身体力行的“尊礼重教”思想影响了中国千秋万代,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至今仍是中华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的“经典性”自不待言。
但我们今天再读经典,是否还是要如此将传统“生吞活剥”呢?演前导演胡玫声称要演一个“人性的孔子”,但我们的感觉却像是在用“现代人的表情”去“重复昨天的故事”,荧幕上一个即便衣着褴褛、步履蹒跚的孔子也丝毫不能引起观众心中的共鸣。
几年前,于丹的《论语》之所以风靡大江南北,是因为她用了一个现代人的心境去解读《论语》,她用生活、职场的切身体会去读《论语》,她的话好像就在大众心灵的旁边,在大众的心灵里隐若有光,心生感应。
如今这部大片《孔子》倒还不如“歪批”孔子、“我眼中的孔子”等活动来的灵活与淋漓尽致。
无论发哥再卖力的演出,他塑造的孔子形象仍然属于过去,尽管他的表演形式很现代。
不论王菲以怎样绮靡的声音去唱《幽兰操》,那样的触动总与我们隔了一个时代。 ……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尽快实现我国电影业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我想,我们不能总守着5000年的传统资源自我炫耀,传统是在的,但更需要我们用现代的心灵去解读。
我们需要经典的“现在进行时”,而不是经典的“过去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