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观点

目送那些2009年远去的文化背影(组图)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2-18 14:08:36 | 文章来源: 新华日报

    丁 聪

生命定格:5月26日93岁

文化贡献:把漫画当成武器,讽刺时弊,一针见血。他的作品和人格,共同铸就一座丰碑。

经典语录:不锻炼,不吃水果,不吃蔬菜,吃肉。

记者解读:丁聪自称小丁,别人称他小丁,作品署名也是小丁,作为漫画家,他的幽默性情背后是豁达胸襟。

在一次座谈会上,他对某领导要求漫画家只画好人好事的提法说道:“漫画是什么?它主要是做剔除工作的,就像外科医生主要是把有病的肌体拿掉一样。而剔除是为了社会更纯净、更美好。如果漫画家也要以歌颂为主,那就像外科医生不做手术、只跟病人传授如何增加营养一样。”

   梁羽生

生命定格:1月22日85岁

文化贡献:与金庸、古龙并称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创造了武侠小说新的格调。梁羽生首创兼叙传奇、融合历史、并处朝堂与江湖的武侠风格。

经典语录:宁可无武,不可无侠。

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

记者解读:武侠的“侠”字,被梁羽生刻画得淋漓尽致。他首创“江湖—江山”和“民族斗争”写法和题材,开新武侠之风。梁羽生擅长在武侠小说中穿插传统诗文,融文学、历史、诗词、联语于一炉。梁氏武侠传承文化,古色古香,诗词基础浑厚,讲究真实的武术技击,读来赏心悦目。

   王世襄

生命定格:11月28日 95岁

文化贡献:著述明式家具,却带动了全世界的中国古典家具收藏热;一辈子都是个"玩家",却玩出了学问,成为文博界大家都佩服的通才;学贯中西,英语和中文说得一样好,成为沟通中西方文化的一座桥梁。

经典语录:我对任何身外之物都抱“由我得之,由我遣之”的态度,只要从中获得过知识和欣赏的乐趣,就很满足了。想永久保存,连皇帝都办不到。

记者解读: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王世襄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有品位的生活。他不仅精通红木器、漆器、竹刻、书画、雕塑等鉴赏,对跑狗、架鹰、斗蛐蛐、养鸽子也很在行,还是个美食家,会吃又会做。王世襄曾把自己收藏的明式家具捐赠给上海博物馆,但他最终散尽藏品的方式是拍卖,140多件文物折出 6300余万元。非为钱财,只是希望藏品不被收进库房和展柜,而能被很多人把玩。

    欧阳山尊

生命定格:7月2日95岁

文化贡献:欧阳山尊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1952年,欧阳山尊参与创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与焦菊隐、夏淳、梅阡并称人艺“四大导演”,被誉为中国话剧界的“活化石”。

经典语录:我的生命是属于话剧的,我愿做中国话剧最忠实的守望者。

记者解读:欧阳山尊曾说,话剧到群众中去才能发展壮大。以“高雅”自居,刻意搞些人们看不懂的东西,无异于为话剧拴上绊脚石,把话剧拽向低谷。如今有些戏观众看不懂,只是一些人的孤芳自赏,不是大众化,而是“化大众”。这些理念,都为话剧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

  连昆  

生命定格:9月7日78岁

文化贡献:林连昆塑造的“狗儿爷”形象,被中国评论界赞为“将与鲁迅笔下的阿Q一起站立在世界文学作品的画廊中,成为不可多得的,具有复杂美的典型人物”。因在《天下第一楼》中的出色表演,林连昆被称为“戏魂”。

经典语录:我在台上哭,你们在台下哭,我在台上笑,你们在台下笑,我的一切情感都是你们给我的。

记者解读:“半世纪台前高声演戏,六十载幕后低调做人”,简单勾勒出林连昆的一生。

“我们赞美诗人不是因为他说了什么,而是他让我们感知到了许多没有说出来的东西。”林连昆的精彩表演如同一位伟大诗人那样,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

    李 丁

生命定格:7月29日82岁

文化贡献:李丁以诙谐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饰演的“绿叶”式配角深入人心。

经典语录:我只是个普通的演员,我爱的是我的角色,而不是我自己。

记者解读:演戏一生,李丁只当过两次男一号。第一次是80岁高龄时主演的电视剧《守候幸福》,另一部是2006年拍摄的《老人的故事》,至今未播。谈及自己的“超级龙套”生涯,老爷子并无遗憾。他说,“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真正的好演员,演一个群众演员都会出彩。”

自从接拍了“一片顶五片”的补钙广告,老人一直担惊受怕,甚至很内疚。联想起现在诸多名人“东窗事发”后拒不认错的态度,境界高下立判。(记者王宏伟 董晨)

   上一页   1   2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