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启动馆藏作品巡回展,这是一个值得称道的活动。一方面,展览引人期待的精彩藏品,其质量和所蕴含的文化元素令人欣喜;更重要的,从相对固定、被动地展示,到主动走出,引领大众审美的转向,昭示着一些美术机构正与时俱进,开始构思并实践着“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职能。这样的展览,将为我国的美术事业发展带来良好的社会示范效应。
以服务者的态度,把目光对准更广大的普通人群,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为他们提供精神食粮,向群众进行审美教育,这本是美术机构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然而,有问卷调查显示,对于非专业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在日常的生活中几乎完全没有到美术馆看展览的“意愿”或“经历”。这一结果,可能是出乎许多美术馆工作者们的意料之外。
除文化艺术修养、个人生活习惯等主观原因之外,美术馆展览模式、孤高的形象和艺术专业知识的神秘化,令人望而生畏,提不起“进入”兴趣。这恐怕是简单的一句“文化消费意识不足”所不能解释的,给许多人造成这样的心理,恐怕与长期以来,一些美术(博物)馆的工作状态与目光所向不无关系。
“今天,我们更强调美术馆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要求策划或举办展览的基本出发点,必须把公众的理解与参与放在第一位,美术馆要在社会发展中扮演更主动积极的角色。”广东美术馆传播部梁洁曾这样说。的确,作为被定性为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美术馆与所在城市的公众之间的关系,他们的工作,也即公益性的文化关怀,应该能够被公众感知和享用。这在今年推出的《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标准及办法》中也有明确规定。
但是,长期以来,一些美术(博物)馆重收藏、轻展示,忽视服务的现象一直存在。许多珍贵的文物艺术品一经馆藏,就变成了“雪藏”,侯门一入深如海,常人难得一见。因此,美术(博物)馆,在人们的心目中,更多的成为研究单位、专业单位,而不是服务单位。在我看来,面对新的社会形势,人们日益高涨的文化消费需求和纳税人意识的深入人心,美术(博物)馆这样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应该充分认识到:保管、研究文物艺术品的最终目的乃是服务。只有使自己的藏品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才有宽广的出路。
为国家、为人民征集、保存、保管好文物艺术品,这一工作本身就发挥了美术(博物)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但是,不能就因此推脱了另外所应担当的责任。美术(博物)馆在人们心目中的国有性质和形象,也有利于他们可以获得好的藏品。有了好的藏品,就有责任克服困难,带着服务的心态去有所行动,想方设法地在可能的范围内、在允许的条件下,为人们的艺术审美需求提供真诚服务,以最高的效率为他们带去美的享受,实现藏品价值利用的最大化。从关注、服务开始,尤其关注曾经忽略了的人群,把服务的目光对准他们,逐步推进,真诚地满足他们的利益诉求,而不是因他们不来美术馆,就将他们排除在外。在文化部1986年颁发的《美术馆工作暂行条例》总则中明确指出:“美术馆在各级政府文化部门的领导下,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并说明“藏品陈列是美术馆面向社会的主要方式”。
“送艺术”工作不仅要凭着职业责任心去做,更要带着服务之心去做,因为“送艺术”是体现社会美好与和谐的一项措施。职业责任意味着义务,服务之心则是动力,是一种内在的道德要求,也是社会责任心的一个体现。因此,送艺术这一文化服务形式,在“送”的范围、区域以及展示方式、讲解配套等方面,都可以作调整和改进,以使那些“没想到过”和“没到过”美术馆的人们,可以感受艺术之美。我们希望看到,有更多的美术(博物)馆,可以把类似“藏品巡展”这样的行动继续下去,精心安排,高密度展示,创造出“送艺术”的生动鲜活事件。经过几年的实践,再加上其他措施的积极跟进,让亿万普通人,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更方便、更自觉地亲近艺术、提高修养,让良好的初衷开花结果。一个尊重并关注多数人群利益的社会,才可能保持和谐与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