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观点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无意义的图像与不必“当代”——关于博览会画廊中一些作品的批评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5-21 14:04:51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文/王春辰

CIGE和艺术北京都落下帷幕。去每一个博览会都碰到许多熟人,聊上几句话,说说今年的新事情,也有媒体问到对博览会的印象。CIGE是中国证券报记者电话问的,艺术北京是99艺术网现场视频问的。这种提问时间短,又是现场,来不及阅读参展文本,只能是走马观花、挂一漏万的观看。但如果全部看一遍,再回头翻阅一下它们的图录和相关的人士反应,做点比较、反思,就可能多了那么点问题式的评价。

回答CIGE的印象时,我说预展来的人很多,估计是为了一种期待,看看到底在经济形势影响下,市场晴雨表的博览会是怎么个样子。回答艺术北京的印象时,我说人们接连二三地穿行在艺术博览会,也同样是想看看博览会在今天给人们展示了什么样的艺术大餐。当时在现场视频时,才看了不到一半展场,以为那种大头大脸、文革题材的模型化图式少了。等第二次又去看时(特别是去看影像部分的展示,我认为是这届博览会最值得关注的内容),等再去翻阅它们的图录时,才发现这种模式化、空壳化的大头大脸的作品不在少数。从众多画廊推出的这些作品来看,它们远没有意识到今天的艺术变化和艺术的真判断。相反,仍然追随了前几年的流行样式,把中国当代的艺术片面地与文革题材、与毛题材、与局部放大面孔、与呲牙咧嘴的小孩形象挂上钩,把诸多无意义的样式当作“当代艺术”的真谛。大谬不然。如果是为商业计,总该是有品相、有品质、有影响、有观念的东西吧;但诸如此类的东西还大行其道,真不知艺术商业的智慧在哪里。

CIGE和艺术北京的无奈也就在这里。它们希望通过博览会的方式,展示我们中国当下艺术的兴盛和繁荣,但无奈参加博览会的部分画廊却推出的是这些和艺术创造无关、和艺术思维深入无关、和艺术的观念追求无关的脱离了历史新语境的东西,不由得让买家、藏家不知所云,不知如何下单。

固然,博览会不是艺术双年展、艺术大展,不必展出那些忒实验、忒观念、忒前瞻的作品,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折射一些新的趋势、新的艺术收藏品。如,这两个博览会都设立了专题展,这是相区别于画廊主推作品之外的一种姿态,凸显主办者心目中看到的艺术现状或对艺术的期望。CIGE设立了青年艺术区,希望在新人中找到变化的苗头;艺术北京设立影像专区和主题区,希望艺术媒介的拓展和艺术观念的丰富。但这部分力量太弱了,能不能引起业内人士的洞察和敏感,就要看当下艺术创作与批评的整体变局了。

艺术的买卖自然与经济好坏有关,但不完全如此。当年我国经济尚不发达时,不正是有那些先知先觉者的敏感和嗅觉,才抓住了历史脉络中的那些新现象、新人、新问题,才获得了他们在当代艺术市场上的高位和利益。近读一本书“The Art Dealers”(艺术经纪人),它颇多内涵。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很多重要艺术家及其作品,大部分都是出自这些艺术经纪人的推动。如Leo Castelli推出了贾斯波·约翰斯、劳申伯格、安迪·沃霍尔、里希腾斯坦、唐纳德·贾德等;Mary Boone在1970年代末发现、推出了David Salle(该艺术家的画这次也出现在艺术北京上,在入口正门的左侧展板上,很显眼)、施纳贝尔等新画家;Jeffrey Deitch第一个发现、写作、推出涂鸦艺术家巴斯基亚、基思·哈林,也最密切地推出了杰夫·昆斯,等等。他们都是认真研究美术史、亲访艺术家工作室、与艺术家交流,他们都寻找艺术市场不能规范的东西,以及还没有出现在市面的东西。他们是发现者和创造者。在某种意义上,现代的艺术画廊和艺术经纪人是艺术进程的改写者,他们共同参与了当下的艺术创造,塑造了人们对艺术的认识和接受,而不完全是为了某一流行样式的追踪者或模仿者。后者当然也是一种画廊模式,不乏成功者,或大多数属于这一类。但具体到今天的中国画廊业,如何参与到中国的艺术发展进程中,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它不再被动,不再是简单的市场回报,更多的是一种爱好和使命,正如收藏的高境界不是为了投资,更不是投机,而是一种艺术的爱好和文化责任,收集了那些记录时代、见证艺术史进程的作品和故事。这样的艺术市场是不受经济动荡影响的,艺术的买卖本来就不是柴米油盐,它只在于艺术价值和社会与历史的文化价值。

2009-5-1北京花家地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