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观点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厚德睿智 谱写性灵 我眼中的刘去非及他的书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4-25 11:42:03 | 文章来源: 美术报

我眼中的刘去非及他的书法

□张雄华

  “春来雨密密,向晚访赤松。风弄炊烟弱,林透烛影红。孤屋堪蚀雨,老友竟湿梦。归去茶烟冷,山外几更钟。”这是去非与我在一次游赤松时写下的诗篇。那个初春的傍晚,我们置身赤松黄大仙宫苍凝葱郁的群山怀抱,沐浴着初春的夜色品茗听雨——相识相知近廿载,沉浸在那些甘苦冷暖的不平静岁月,畅怀于美好未来的憧憬之间,去非写下了此诗。我与去非相识是1988年,当时刚刚迷上书法,一次工人文化宫的书法展上,见到一件四尺斗方,内容为《诗经》中的“静女”,似隶非隶,似行又正,墨色枯润对比有加,线条凝重中透着率气,看似不经意却总能涩送到底,虽然蓬头垢面却是气势磅礴;在当时的展厅,可称得上触目惊心。驻足良久,直呼过瘾,于是顺藤摸瓜,找到作者刘去非,从此我们成了日后的同道,知己,相交近二十年,他对我的书道乃至人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这种影响,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 “幸运”。

  去非长我两年,自认识以来,日渐贴心。很早的时候,我对去非日后能成就一番大事(尤其是书法艺术)一直坚信不疑。那种执着坚韧的品格,睿智挺拔,内敛深邃的性情,让他在事业与艺术探索上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他是个有心人,对于事物的探究,精准而深刻,往往能迅速捕捉到事物的内核,并不断深入探究到底。“不论何事,总会有办法的,只是我们暂时没想到或思考角度不对。”他经常这么说也是这么做。1984年,去非大学毕业后分配至金华市染整厂,他一人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联合研制多染缸微机染色控制系统,历经艰辛,历时两年终于获得成功,使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大大提高。去非内敛不事张扬,却有着克己宽人,豪爽慈怀的品格,生活与工作中豪爽厚道的生性时时显现。每每有同道前来,去非总是热情款待,经常是他一人出资。2005年,浙江省书协教育委员会召开研讨会,身为该会副秘书长的去非,一手操办了此次活动,从征稿,出书到会议圆满结束,只有短短的15天时间。浙江省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