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金融风暴”中,艺术领域“受伤”最重的是当代艺术,据悲观估计,“中国当代艺术要缩水三分之二,甚至更多”。与此同时,有人却提出:“一个抽象艺术的上升期即将到来。”
当代艺术遭受冷遇
金融风暴沉重打击了当代艺术,最明显的是去年底的秋拍。在嘉德拍卖会上,周春芽的《桃花》和杨飞云的《秋海棠》惨遭流拍;在保利秋季艺术拍上,包括曾梵志、岳敏君、刘小东等在内的当代艺术名家之作乏人问津,有些作品价格仅为过去的一半还没人“接盘”。海外拍卖市场也不例外,全球排名第三的菲利普斯拍卖行伦敦当代艺术拍卖专场,中国当代艺术“天价明星”张晓刚与岳敏君,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当代艺术的“一落千丈”,虽说与前几年的疯狂炒作有关,但与艺术自身缺陷也有关:不断地重复自己、重商业含量轻学术研究、陷入政治波普难以自拔等等。
有人提出,当代艺术“腾”出的空间会由抽象艺术来替代。事实上,一直沉寂的抽象艺术确也颇有兴起的迹象:2008年底,上海接连举办了两次规模颇大的抽象艺术展,一是刘海粟美术馆的“抽象画十人展”,二是在莫干山路M艺术空间举行的“时代年轮———中国抽象艺术五人展”。前者介绍了上海主要的抽象画家近期作品,后者展示了华东师大艺术学院院长周长江、中央美院副院长谭平、天津现代美院院长邓国源、中国美院综合艺术系主任杨劲松和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的作品。在2008艺博会上,专营抽象画的角度画廊人流不断,短短的4天里就卖掉了近2000本《中国抽象艺术》刊物,业主说:“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前几年的艺博会上,顶多也卖掉二三十本。”
抽象艺术发展尚待时日
抽象绘画要“异军突起”,路还很遥远。美术评论家许德民认为,人们对抽象艺术还有许多认知误区,如“抽象画看不懂,没有标准,不知好坏”、“抽象画与孩子涂鸦没有区别”等等;连抽象文化是“舶来品”还是中国早就有的,这在绘画界都是争论不休,迟迟没有定论。他认为,在艺术领域里,具象和抽象是一对矛盾,人类美术历史的发展初期,就是具象和抽象同时开始并驾齐驱的。写实画现在发展得充分了,而抽象画始终是比较微弱的,甚至是“不堪一击”。抽象艺术是人类的天赋艺术,“创造出了与中国艺术家精神世界微妙状态相一致的图式形态”。在人们公认的中国美术史源头的彩陶图案中,大多是抽象几何图案,此后的青铜图纹、漆器、织锦、古代建筑、园林、家具设计、古玩、书法等,抽象文化比比皆是。但我们至今还没有一本抽象美术艺术史的书籍,全国150多所艺术院校没有一个抽象绘画专业,这些都是要“补课”的。
当然,当代艺术“腾”出的空间,有可能让出一部分给抽象艺术,也有可能让给传统水墨绘画或者写实油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现在是个多元文化、多元艺术形式的时代,当代艺术“一花独放”的“疯狂年代”已告“终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