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冬:问道人生,明了那内心的快乐与幸福(4)

时间:2016-04-27 19:39:16 | 来源:《我的艺术生活》徐冬冬

艺术家>

问道人生,明了那内心的快乐与幸福

——徐冬冬绘画作品欣赏专辑之抽象篇(4)

【画家独白】

上帧为佛家的无我之境,其慧在以超度万物为根本,将“小我”化于“大我”之中,以求解脱。而中华文化的核心,除佛家外,还有道家和儒家。吾便是在抽象绘画中探讨儒释道的精神境界。本帧以道家太极的概念,来讨论人类最为关心的“快乐”与“幸福”的命题,其具有永恒性,也赋予了时代性的意义。什么是快乐?什么是幸福?这是人类不竭的追求,同时也是一种考验。西方文化以征服自然为目的,而中华文化将快乐与幸福的概念建立在宇宙万物的基础之上,讲究天人合一,有节制地利用自然。在这点上,道家作出了贡献。“道”,乃道家之根本,是宇宙万物生成及变化之规律。道家讲天道无为,道法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在道德上则是“无为而无不为”。我十五六岁习中国水墨画,便受其熏染,特别是在山水画中追求那超然的意境,如神仙一般。刚柔并济,是对自然山水的哲理的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留下这样的字句:“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是智者顿悟后的大智慧,它强调宇宙世界间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都会朝反方向运动,智者要以谦卑之心来看待、尊重这个宇宙世界的变化规律,提醒人类要“居安思危”,同时在黑暗中预见光明。中华民族就是在这些智慧中受到保佑,自强不息,繁衍不息。上世纪末,我创作的“阳光与和谐的梦想”行为艺术也受到了这一哲学理论的影响。它那种清静无为、无所不容、以柔克刚的精神,贯穿在我过去十几年的隐逸生活中。吾之宇宙观的形成也受到了老庄的宇宙本源的影响,并在我的隐逸生活中得到了体验,以清虚自守,以卑弱自持,自在而愉快,使自己在出世与入世间找到内心的寄托,明了自我。随之,我的抽象绘画也便走进了道家的太极概念之中。本帧作品选自即将出版的徐冬冬画集《心造境》,文字选自吾之《我的艺术生活》一文。

  《太极》系列组画——飘落的记忆 丙烯纸本 2008

“廓然大公,物来顺应。”是道家的自然观。两年前创作的《迷失的快乐》和《迷失的幸福》系列组画,则是从有我到无我感悟中所思考的重要问题。追求快乐和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最高目标,在这里却被赋予了宇宙的概念。

而此作品给我们提出了警示,并以迷失作为创作的整个理念,希望对宇宙间的快乐和幸福作出判断。迷失的状态是没有方向性的,在这一点上良知、良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快乐与幸福是什么?东西方文化对此有着不同见解。

人类的快乐是因人体内含有内吗啡,而幸福则是快乐保持长久的感觉。但现今人类却唯我独尊,以征服、利用自然为代价,将快乐和幸福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利我”的状况膨胀无度,难道这真的能给人类带来持久的幸福吗?随着全球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森林被砍伐,河流在枯萎,天空在流淚,大量动植物种被灭绝,宇宙处于一种万分危机的状况,其根源在于西方文化。要避免宇宙的毁灭,只有重新转向中华文化,这也是本世纪中华文化再次复兴的主要外因。

而中华文化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极高明而道中庸”以及“天人合一”的学说为此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担负起保护宇宙的责任,其崇尚“利他”的精神,追求天、地、人的快乐。这一系列组画和随后所创作的《思绪的迁移》统称为“太极”系列,就是想表达中华文化在这一方面的智慧,而西方科学已成为了一种工具性的理性,使西方启蒙以来的传统文化、宗教与宇宙之间出现了巨大裂痕。人性产生了变异,自然被过度的利用,严重影响了人类与万物生存的条件。这几组系列作品都是针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它们以圆形飘动在画面上为抽象的形式,在这一点上是受到道家太极图的影响。

《周易》中的《系辞》曾提到过宇宙生成与结构的设想:“《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汉唐的学者认为“太极”是天地未开时太初之元气。到了宋代,宇宙论开山祖周敦颐统一了各种说法,提出了包括宇宙起源、结构、社会、人类演化规律的理论与图示,而这一图示就是“太极图”。他在《太极图说》中阐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所谓“无极而太极”,就是“无中生有”。“无极”即为“道”,是天地未开前最终极的混沌状态。其无味、无声、无臭、无色、无始、无终。而“太极”则是天地未开、阴阳未分之时的混沌状态。他又说道:“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生焉。”就是说阴阳一生则开天地。阴阳的变化又产生了水、火、木、金、土五行,它就是万物的基本元素。而那里所说的“无欲则静虚动直”的思想对后人影响非常之大。

  《太极》系列组画——思绪的迁移第2号 丙烯纸本2010

在此不能一一展开,只想表达人类的快乐与幸福应建立在天、地、人、万物的宇宙概念上,这正是我思想的根本。《迷失的快乐》是由几组抽象的圆形联画组成,从深到浅,圆中极富有变化,春夏秋冬、东南西北等四象化生呈现于画境之中,变化无穷。《迷失的幸福》组画,笔下的圆形已残缺,以表示世间本无十全十美、完美无缺,幸福也是如此。其色彩比《迷失的快乐》淡雅而又稳定,似泉水不断般的隽永。同时幸福也是相对的稳定并向其反方向蔓延,这就是“太极图”所述“物极必反”的道理。

“一切事物都包含有对它自身的否定”,当人们真正做到了“天人合一”,快乐与幸福才能是“至乐”的。这几组画在色彩的表现方式上,把红、黄、蓝三原色抽象化,来表达一种包容。万物的颜色被三原色所抽象,它使万物紧密相连,又赋予其慎独之境界。

  《太极》系列组画——迷失的幸福第2号 丙烯纸本2009

转年所作的《思绪的迁移》组画是由多个残缺的圆形叠加而成,意在表达处於化生万物的混沌状态,而它则位於“无极而太极”。名为《乾坤衍》的作品是这一“太极”系列作品的终结,但其所述方式和感觉已大不相同。

画家在德皇夏宫新天鹅古堡(2001)。文中之抽象绘画作品,创作于本世纪初。上世纪七十年代他从中国传统意象绘画起步,八十年代吸取了西方印象派中的色彩运用,并开始进入抽象绘画领域,会通中西文化。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他创立了中国抽象绘画流派,在中国哲学里寻找着抽象的概念,使之成为其绘画语言。他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自身的社会与生活,并从生命的本质来讲述人类灵魂在宇宙间跳动的轨迹。画家自有的宇宙观和“心造境”艺术思想为形成这一画派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