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系列组画第三号——国风1(局部)丙烯纸本 2003
问道人生,浸润那千年的诗境
——徐冬冬绘画作品欣赏专辑之抽象篇(2)
【画家独白】
本帧的笔墨色彩围绕着“诗”。做中国人真好,因为我们是一个有“诗”的国度。在人类社会中,有诗意的国家太少了。而中华民族各朝各代皆涌现大量诗人,魏晋人的风骨里有诗,唐人里不光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贤白居易、诗鬼李贺,还有王昌龄、李商隐、刘禹锡,当然影响我更深的是王维和孟浩然。少时我的小书包里总放着一本《唐诗选集》,一有空便拿出来翻一翻,这在“文革”时,也算是一份雅兴了。走在山溪边,诗人王维的身影好似在雨雾中,随着脚步声,他那句“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融在那山色中。因为有他,明董其昌提出画分南北宗,而南宗鼻祖就是这位诗人王维,其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便奠定了他在画坛南宗之地位,影响至今,从中不难看到“诗”之重要意义。“诗”在中华文化里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产生了许多非凡的诗人与诗作,而且已进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体现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远在三千多年前,已有“诗集”流传并经孔夫子以风、雅、颂编订,传至汉,因汉尊儒则名为《诗经》。千年的传承孕育着伟大的民族,“诗”早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从服饰、发型、行走之姿态以及日用品无不有“诗”之意趣,而中华艺术中的绘画、书法、雕塑、戏曲、舞蹈等所表达的意境,无不含有诗意。我是一位从中国传统绘画走过来的画家,自幼便被诗所感染,喜登高望远吟诗,喜坐溪边品茗味诗,更喜与天地对话中充满着的诗的境界。无论我的意象绘画,还是受到西方影响的印象绘画,我总把诗境放在那无穷的笔墨中。当然,创立中国的抽象绘画也是“诗”字当头。在将各类艺术中国化的方面,“诗”所起到的作用是标志性的。我想在这一点上,可算是继承了传统。这也是中国抽象绘画的主要特点之一。本帧以“诗”为主题进行创作,没有先例。但中国的诗意感染着我,激发着我,历时八年完成了这一组画。翻开画作,这已是十几年前的生活。回想起来,有诗的陪伴,真好。作品选自即将出版的徐冬冬画集《心造境》,文字选自吾之《我的艺术生活》一文。
《颂》 丙烯纸本 2003
《诗》的系列组画最初的感觉,也是在仙山中产生的。
《雅》 丙烯纸本 2003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一本《诗经》伴我同行,以《风》、《雅》、《颂》为题予以创作。
《诗》系列组画第一号——小雅 丙烯纸本 2003
“风者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雅者正也。”“颂者美盛德之形容”,将其神明化为吾之意象画品。
《诗》系列组画第四号——颂1 丙烯纸本 2003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是诗之境界,而入《中庸》便有“明”察之意。其说明了诗的完美在于人与天地之合参,这种为人生而艺术的精神,浸入到中华民族的内心。
《诗》系列组画第五号——国风2 丙烯纸本 2003
我喜登高远望,条条江河绕山而过,奔向大海,我的心也随之变宽变大。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了自身的理解,为我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诗》系列组画第二号——大雅 丙烯纸本 2003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开始创作的《诗》系列组画,也在八年后完成。这些作品表面上看好像受到了西方绘画思想的影响,其实都是诉说着中国人的质一般的诗情和想象力
《诗》系列组画第三号——国风1 丙烯纸本 2003
(本文选自徐冬冬所著《我的艺术生活》)
画家在美国西部大峡谷国家公园写生(1999)。文中之抽象绘画作品,创作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至本世纪初。上世纪七十年代他从中国传统意象绘画起步,八十年代吸取了西方印象派中的色彩运用,并开始进入抽象绘画领域,会通中西文化。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他创立了中国抽象绘画流派,在中国哲学里寻找着抽象的概念,使之成为其绘画语言。他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自身的社会与生活,并从生命的本质来讲述人类灵魂在宇宙间跳动的轨迹。画家自有的宇宙观和“心造境”艺术思想为形成这一画派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人物链接
画家近影
徐冬冬,1959年生于北京,祖籍浙江宁波。字苦藤,号寄人篱下人。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对意象绘画、印象绘画、抽象绘画都有着深入研究和创作实践,并涉猎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作品跨度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已逾40年,画风几经突变,充满创新的精神。代表作品有《寿图》、《红河谷》、《距离二十三》、《围与不围》、《无根的神韵》、《太极》、《四季》系列组画等。他提出了“心造境”的艺术思想,形成了自有的宇宙观,在中国的哲学里寻找着抽象的概念,使之成为其绘画语言,创建了独具风度的中国抽象绘画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