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冬:遥看那彩墨人生,浓淡似有近却无

时间:2016-03-31 10:32:35 | 来源:苦藤书屋

艺术家>

《山清水秀》 设色纸本 1974

【画家独白】人生如梦,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梦醒时分,匆匆翻开少时所绘的画作,不禁内心生出惆怅之情。想当年,走在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路上,结识了让人敬佩的历代名家,他们的笔墨、学识、品格,都使我这个习画的懵懂少年深深地沉浸其笔墨之中而深感幸福,真切地为生活在这样一个诗的国度而感自豪,有这么多历代先贤的绘画、诗文,教会我如何来观察这个宇宙世界。画如其人,学画也是做人。而这些情景,在我近十多年的隐居生活中,时常地浮现在脑海。今夏,整理了四辑我的中国传统意象绘画作品,题为“水墨人生”、“彩墨人生”、“趣墨人生”、“诗画人生”的四部曲。而这些作品都为我在十几、二十多岁之间的创作,泡一杯清茶,慢慢品之,空气里荡漾着茶香,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在这尚未消退旳暑热里,呈现给朋友们,送去一份清宁的心境。作品选自1997年出版的《徐冬冬画集》,文字选自吾之《我的艺术生活》一文。

《赏柳》 设色纸本 1988

中华文化讲究阴与阳,无中生有乃一脉相承,相通至今。其精神复归于朴,含而不露,从容自在,文以载道。追求“自有我在,从容无我”之境界。

《春雨濛霏》 设色纸本 1974

在学习中国画时,我赞同从临摹历代名家作品入手,而非西方人体素描的绘画手法。在这个问题上画界争论了近百年,有技术的问题也有哲学的问题,更有政治上的问题。

《吉祥贵寿图》 设色纸本 1975(中国美术馆收藏)

《雨霁》 设色纸本 1986

中国绘画讲究人心,讲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遵循“天人合一”的理论。所以在临摹的过程中,主要是体会先贤如何去了解和观察自然界的,并如何探求人类与宇宙之间的复杂关系。

《不图荫凉图》 设色纸本 1975

《月昏》 设色纸本 1989

绘事是一个从“技”入“道”追求无知之知的过程。现代人大都已不读经书,对中国传统的道理只作为知识,而非社会生活本身的反思。古画原作又不易見到,所以临摹这一途径就显得很艰难,但对于学习中国画的人来说,临摹又十分重要。临者不能死摹古人之笔法,更不能随声附和。

《雨中枇杷》 设色纸本 1988

《赏春》 设色纸本 1988(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收藏)

我临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古画,深得“心摹”两字。观古画似交友,画如其人,十米之外便知张三、李四,他们各有不同,在那里有好友也有过客,如同生活中交友一般,各有所爱。

《秋风乍展图》 设色纸本 1985

《观荷图》 设色纸本 1979(南京博物院收藏)

所以每次去故宫绘画馆临摹古画,便觉似与仙人的一次“雅集”,神仙相会,有说有笑,笔墨神往,温文尔雅。

《瓶菊图》 设色纸本 1975

《云过松风》 设色纸本 1985

明代董其昌将绘画分为南北宗,我对南宗的绘画尤为看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他提出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南宗之鼻祖。

《写松图》 设色纸本 1986(中国美术馆收藏)

《点画丘壑图》 设色纸本 1987

从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宽、大小米到郭熙、李唐、燕文贵以及元四家都为南宗血脉,得慧能之禅意,识心见性,本游方外,澄怀观化,含道映象,方能吐故纳新。

《澄怀观化图》 设色纸本 1979

他们的画风无论是寒林平远、云壑飞泉,还是秋山叠翠、古村野渡,都表现出淡墨清岚,萧散而又淡远,远望而不离坐外,萧条淡泊,旷达疏放,闲和严静,平淡天真,聊写心中之逸气也。

《春柳》 设色纸本 1988

意境在笔墨内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魏晋风骨。当时不少的俊雅士人潇洒姿致绝了入世之念,超凡脱俗,隐逸于山水之中,独与天地精神往来,那“淡”、“无”、“虚”的仙境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雨后残荷》 设色纸本 1986

在那里,宇宙之心与士人内心的精神境界融通坐忘,从中还总能隐约地听到一位圣者的谈笑,那便是庄子。

《秋风吹下红雨来》 设色纸本 1985(中国美术馆收藏)

(本文选自徐冬冬所著《我的艺术生活》)

画家1985年于黄山莲花峰下写生途中。

文中设色(大众称之为彩墨)作品均为画家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绘。他从中国传统意象绘画起步,从中了解了古人是如何观察宇宙世界的,这为其以后形成自有的宇宙观和“心造境”艺术思想并创立中国抽象绘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物链接

画家近影

徐冬冬,1959年生于北京,祖籍浙江宁波。字苦藤,号寄人篱下人。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对意象绘画、印象绘画、抽象绘画都有着深入研究和创作实践,并涉猎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作品跨度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已逾40年,画风几经突变,充满创新的精神。代表作品有《寿图》、《红河谷》、《距离二十三》、《围与不围》、《无根的神韵》、《太极》、《四季》系列组画等。他提出了“心造境”的艺术思想,形成了自有的宇宙观,在中国的哲学里寻找着抽象的概念,使之成为其绘画语言,创建了独具风度的中国抽象绘画流派。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