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重组绘画语言新秩序

时间:2013-05-14 16:43:32 | 来源:艺术中国

艺术家>

绘画语言秩序总是伴随时代精神而转化的。这其中显现出人的智慧、灵性、情趣和时尚。人类中总有这样勇敢的人用自己的生命极限挑战“自然”、超越“自我”。如此实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每一次这样的循环拉动着人类发展。

对待一个新概念?有的不以为然,也无需以为然!有的会很快跟进!有的也会对峙!什么东西,唯恐天下不乱,好端端的秩序谈什么重组!居心何在?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论自然有异。其实无论你从什么角度看问题,我们都要面对当代世界的文化现实。错综复杂的、瞬息即变的、多元混乱的现实!艺术批评也难以界定的现实。艺术行为总是异常活跃地表现在思想文化前沿上,文化是人类发展的自然体现。正因为如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认识问题,建立起自己的语言秩序应是实实在在的,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任何一个成功的艺术家都不过如此。

为什么提出“重组”概念?绘画语言的发展从来都不是成功模式的重复。它的语言价值体现在自然成生的原创性上,体现在时代精神上。让我们从语言本体的角度思考疏理一下问题:材料作为一个文化切入点,艺术材料从19世纪末开始变异逐渐演化为材料艺术。这已成为事实!在此之前,材料在绘画中只是载体,是实现造形语言或色彩语言两大审美体系的技术载体。绘画语言秩序在不同时期均有不同的出色表现。艺术家的才华体现在他对语言秩序卓越的控制转换之中。二十世纪20年代之后,在世界造型艺术领域中材料艺术逐渐形成并迅速发展为艺术教育的新学科!这是具有多学科、综合发展倾向的学科。是高科技大工业现代化发展直接影响了艺术家观念的重大变化。也符合科学技术革命横向发展的潮流。材料艺术在欧洲普遍地以多种方式纳入造型艺术教育体系。艺术家、艺术教育家群体已经从关注材料的应用技术(微观的把握)转向感知对材料的物质存在自身意义与人文价值研究上(宏观的把握)。材料本体成为人们的直接思考对话的重要形式。人们已经不满足在造形中材料作为载体的“间接”的技术角色,把材料强化提升演化出艺术语言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了物质材料自身自然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家的观念价值。现代艺术实现了不再使用仅仅一种语言形式或一种观念。随着人类精神的拓展;文化多元的形成;社会文明的进步,艺术家的想象力、创造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肆无忌弹的空前发展。由于材料作为一种语言突破,绘画从此由平面二维向立体多维迅速拓展。今天一切都有可能成为艺术材料和材料艺术。


我们回过头来再说一说架上画。跟踪我们对欧洲优秀传统绘画的深入系统研究,在这一优秀传统中无论什么学派。观念、形式及风格。从材料特性的应用特点上分别,总体可以概括为两大系统:水性材料与油性材料。以水性为主的是各类丹培拉体系,由不同的胶类为中介的丹培抗乳液做绘画媒介剂。所用材料媒介不同,画面效果亦有所不同,这一系统经历了公元前后千余年。随着画家对艺术材料的不断认识、探索、改进,渐渐演变为与油结合的混合技巧的丹培拉系统。形成时间大约在十三、四世纪。(技术过程为“间接法”,即后俗称的古典多层透明画法)至十七世纪弗兰德斯(今天的比利时)大师鲁本斯出使马德里,向西班牙青年画家委拉斯贵支密传“一次过”画法。(Alla Prima愿意为“一次过”—1628年),这是最早提出的“直接法”概念。油性丹培拉逐渐演变为纯粹的油画又经历了大约200年左右(技术过程为“直接法”或多层直接法)伴随印象派的色彩革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直接画法”,(即现在我们认识掌握的油画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是造形语言向色彩语言主次秩序的根本性转换。是绘画语言的诸多元素重建新秩序的划时代变化。历史的原因,中国油画教育是建立在欧洲近300年来形成的“直接”directe画法体系之上并发展至今的。对欧洲优秀传统绘画发展中近2000多年丰富的“间接”indirecte画法体系,缺乏足够的认知与借鉴。我们熟悉这些大师巨匠的作品,却很少知道其具体的画法。由于材料性质的区别与变化,绘画思维方式、审美趣味标准和技术表达手段也不尽相同。不管是不是具有似乎相似的艺术效果,其实作品随着时间推移,使用材料的性质、方法不同,常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没有对材料的基本理解,我们就是材料的奴隶,或者说跟古代大师及其优良传统比起来就象一些冒险者。正是依靠这些优良传统,一代艺术家才能站在一代艺术家肩上。”

以材料为主线,贯穿起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从本体语言的研究规律入手,探究古老传统,是为了借鉴转换那些不为我们过去所知的极具艺术表现和审美价值的语言和人文精神。我们重建的艺术语言衔接在哪里?其文化渊源的深度与广度,对于我们的艺术发展取向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要走出狭义的传统认识。同样,我们无法回避我们的时代,它是饱经悠久的历史沧桑变迁走到我们面前的,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同样有极具艺术表现审美价值的语言和人文精神。这一切都非常需要冷静的思考。材料成为艺术语言,它将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当代之间建立起不可或缺的时空隧道。建立起研究传统的终极目的是结合个性语言的需要发展传统。这一“重组新秩序”的结果应形成具有民族精神和传统内涵的个性化的当代语言。在强化个性、张扬当代精神的同时不应轻易弃遗优秀传统中的宝贵经验。我们对材料表现方法的研究,主张材料与表现在这里既是物质材料的创造性应用,同时也是人文精神的表现方法研究,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艺术整体。精神穿透材料而存在,材料才具有生命力。

如何做出自己的艺术发展选择?重建绘画语言新秩序,是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再结合,就是说在材料语言,造形语言和色彩语言相互间找到适合自己素质发展需要的切入点、结合点。这个点可以是具象的或非具象的。在这三大绘画语言要素规律变通中,材料语言可使多种艺术元素重新整合变成无限的可能,它为我们展现出一个新的极具发展潜力的当代艺术空间。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