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一位融汇东西、轻灵飘逸的大师

一位融汇东西、轻灵飘逸的大师

时间: 2011-04-12 17:57:08 | 来源: 艺术中国

文/索伦•麦理肯(《国际先驱论坛报》 艺术评论家)

李华弌汲取传统之精髓,注入现代之艺术。

(伦敦)在截止于11月30日的Eskenazi古董行展览上,李华弌的作品卓然特出,令观者叹为观止。

李华弌,1948年出生于上海一个富裕的家庭,安然渡过了文化大革命,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人瞠目结舌。然而更令世人真正为之一震的是他举世无双的绘画技法,他吸收了中国文人的绘画传统,并把它引领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这是李华弌作品在欧洲的第一次展出,共有设色水墨画20幅。除了其中一幅,其它全部创作于2006和2007年,质量均属上乘,日后必将载入史册。《岚影浮烟》描绘了黄昏到来之际,飘渺的群山高耸云端,山腰为一道耀眼的光亮所笼罩。这幅作品是对大自然的抒情颂赞,许多人看完后,都会感到¬¬¬¬振奋。这幅作品前后共花去李华弌近八周的时间,完成于2006年7月初。

用轻盈的笔触显示灰、黑颜色的细微变化,浅色的渲染效果,以及树立山顶的小松树,都表现出李华弌对北宋(11-12世纪)时期画风的推崇。这幅山水画就如同人们梦临仙境见到的美轮美奂的世界。

然而,仔细一看,还是会发现,不论是李华弌的这幅山水画还是其它作品,又都不像宋代绘画。

即便在李华弌刻意模仿宋代作品的扇面山水画里,我们一样可以感受到一种不同的审美气质,还有他非常独特的运笔手法。

今年完成的名为《沐月凉亭》的册页作品。画面前端的树木中国味十足。然而,树木从构图前端拔地而起、山体覆盖画面右侧的特征,又都表明作者曾经长期浸淫于西方艺术。画面顶端那轮小小的浅黄色圆月,也透露着西方艺术的痕迹。

创作于2003年的《幽壑隐翠》,是李华弌山水画创作中尺寸最大的一幅(也是2006年以前唯一一幅大型山水画),微含了谢尔盖•波利雅科夫(Serge Poliakoff)的抽象构图特征。其中多多少少暗示了西方艺术的知觉,虽然并不明言。

虽然在大多作品中,我们确实无法指出李华弌汲取了哪国的艺术,效仿了哪一流派。但是毋庸质疑的是,李华弌的山水画都具有中国的气质,而在画面构图、细节表现以及光线处理上,却又是中国前所未见的一种全新创造。

个中原因不得不追溯到画家的个人经历。李华弌,六岁始习书法、绘画,师从上海著名画家王震之子王季眉。青少年时期,兴趣大转。十六岁起,转而师从张充仁。张氏曾在比利时皇家学院接受正式的西方艺术训练。这样的经历无疑让李华弌少走了很多弯路。

年轻时,李华弌偶尔也曾幻想过当艺术家。后来在那些动荡不安的岁月里,他更是深陷于这一理想。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李华弌再也受不了被强制参加现实主义创作,从此出于本能,并在幼年记忆的指引下,开始了寻求艺术灵感的旅途。

为了传承历史悠久的中国文人绘画传统,李华弌开始游览山水名胜,特别是位于安徽的黄山吸引了他。由于佛教曾对中国早期艺术巅峰时代产生过重要影响,李华弌因此也逐渐对佛教发生了兴趣,并参观了敦煌莫高窟,观赏了创作于公元7-9世纪的敦煌壁画。本次李华弌展览画册中的一幅观音画像,就是受了敦煌壁画的启迪而创作的。这幅画表现了作者高超的技艺,具有复古主义倾向。

1982年,李华弌携妻子移民美国,定居旧金山。这一决定十分大胆,李华弌可能因此而与中国断绝联系。这位成长之中的艺术家进入了旧金山艺术大学进修,并获得了硕士学位。这个时期,无论何种形式的现实主义,即便是他曾经尝试过的各种抽象绘画实验,都没能引起他的兴致。此时,李华弌真正着迷的是同胞张大千的作品,他感受到张的作品里糅合了中国传统和西方艺术,特别是德国表现主义和抽象主义的影响。正如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策展人迈克尔•奈特(Michael Knight)在展览画册的序言中所说,李华弌从这个时期开始尝试张大千的泼墨画法。加利福尼亚帕萨迪纳亚太博物馆为李华弌举办了一次个展,把他的敦煌画风作品和抽象表现主义作品挂在一起,看起来充满矛盾,就好像画家得了艺术精神分裂症。

李华弌花了十年时间才得以突破。有一天,他不小心将墨水洒在一幅横卷作品上,随即挥笔将墨水铺开。这时候,出现了十分不真实的景象,树干和山腰若即若离。慢慢地,李华弌开始努力回归山水画传统,他一点一点地走向中国传统,最终实现了与中国传统的衔接,这从1995年创作的《万壑松风》里可以看得出来,这也是李华弌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大作。

在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举行的李华弌个展上,艺术品经销商、收藏家张洪曾把他收藏的这张作品借出展出。张洪在画册中提到,这幅画既有 “北宋的雄强挺拔”,又有“南宋的空灵俊秀”。在谈及那些与观众期待截然相反的“体量和凹度感”时,张洪(也是画家)开玩笑说:“作为一名艺术家,我也纳闷,‘他是怎么做到的?’”

1992-1996年间,李华弌总共只创作了16幅作品。但此后,像离弦之箭一样,他的第一幅惊世作品问世了。大概在1997-1999年间,他画了一座暗淡的山峰,以云雾缭绕的群山为背景,飞瀑穿插其间。

1997-1998年,在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咏雨诗》的启迪下,李华弌继续创作了名为《微雨芳草岸》的横卷。

李华弌眷恋北宋山水画传统。他在接受采访时说,直到1978年,他才看到北京博物院收藏的范宽的《雪景寒林图》,这是他第一次见北宋画作真迹。1988年,李华弌得以前往台湾,参观了藏有大量皇家艺术珍品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其中,郭熙的《早春图》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令人惊异的是,李华弌在没有任何师承的情况下,重拾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画法。

最近,李华弌常常回国游览,有时一待就是几个星期,然后再回旧金山的画室进行创作。只有这样,他才不会因名气大而受扰,才能安心创作。去年,上海著名学者、中国画鉴赏专家陈佩秋女士极大地称赞了李华弌的才华,并正式收他为徒。对李华弌而言,这是莫大的荣幸。陈佩秋女士曾被聘任为好几个大博物馆的资深顾问,如今已有86高龄。

李华弌虽然身在西方,如今他已重新与中国联系上。不久的将来,他一定会成为21世纪的艺坛巨匠。本周四在伦敦开幕的“亚洲艺术周”上,以李华弌的展览作为首展,对Eskenazi古董行而言,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本文刊载于2007年11月3-4日版《国际先驱论坛报》)

一位融汇东西、轻灵飘逸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