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画,是学习操作,学会一套动作、行为。记得学画时特别喜欢看人家怎么画,看到先生作画就会连同细节一并记下来摹仿:调色板挤颜料的顺序,下笔从哪块颜料入手,连擦笔纸撕多大、放在哪都学。记得老师说,擦笔纸撕这么小,刚好擦一笔就扔,不用看不用再折叠,所以思路不断。这既是做法也是想法,是行为,也是专心的道理。画肖像了,老师教程序先后,必须先画背景大块的衬布,依据背景再画服装,最后才是画人的脸、手。这教的是操作程序,是行为,也是整体感的道理。有机会看到人家画抽象画了,目睹他在画面上反复折腾,贴上去撕下来,喷上去刮下来,刚才还是满幅血红转眼间灰飞烟灭归于死寂,看那过程才知道气韵是如何才能生动起来。有趣的是,那过程中的每一瞬间如果停下来不再改动,在我当时看来,是已经很不错了,很精彩了。但是被作者血淋淋地毁了,像是纵火,像是铁了心肠做一场灾祸,把它活生生毁了,重新开始后竟像是另一幅画。这个过程也像我更年轻时候看一位著名艺术家画肖像,画面角落里有棵槐树,为此收集了好几幅速写,画树的不同样子。那是一个下午,我站在旁边看他画了又改,几个小时改了又刮,在我当时看来,本来已经很精彩了,很完成了,改掉它实在是万分可惜!
画画这个行为,老师们的演示正是有魅力的教学。在实践行为里,在具体的操作里,可以有效地领悟到学画整体的基础和精神追求的无穷高度。
2
美术的教学究竟应该教共性还是应该教个性?这个问题在教学的研讨里常会提出。但它其实是一个“假问题”。因为共性事实上无法脱离个性而分体存在。没有什么东西是“共性”而且单独存在着。不单独存在,也就没有办法在操作上拿来单教。
艺术力的“假问题”不少,比如:创作的时候究竟应该从内容出发?还是从形式出发?先搞内容再搞形式?还是先搞形式再搞内容?
“假问题”害人不浅。
事实上共性个性永远是同一个事物的两面。如果指责别人片面,只教个性,那就是因为自己说不出别人的共性所在。如果自己发誓只教共性,那往往是把自己的局限性当成了天经地义。
有没有个性并不是好坏的标准。差的画也有个性——差的个性而已。好的画家不拿个性作标榜,也不拿共性当招牌。学画,总是在动手过程里学,学操作是主要的途径。在动作和行为当中,学到的不只是动手不只是操作,更不只是个性或者共性,而是包含着以上所有东西的活生生的整体。“一段昆仑山”,山上有草有木,有土有石,有豺狼虎豹,也有妖怪神明,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活生生的整体!
看老师怎么画,跟着模仿,在动手的过程中体悟道理,这是学画的主要的基本的方式。过程中老师所演示所操作的画法,只能是他本人的画法,不可能是通用的万能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共性画法。
共性的东西有没有呢?通常都相信有,但如果有,也在人们的想象中,在理论假设中,而并不是任何一种实际操作。
3
思维想象里面的东西怎么表述出来呢?有两种尝试。一种是用逻辑的语言;另一种是用诗的语言,形象比喻的语言。学画时,总会听到一些有趣的说法,伴随着动手也动心想想其中的奥妙何在。比如说到色彩的时候讲究“响亮”,那明明是说声音的形容词,但是颜色的响亮也指示着某种确切的意象。感觉很难言说。谈到饮茶的感觉时,说这茶比那茶“文雅”,那茶比这茶要“厚”,用的也不是味道的形容词。写毛笔字,说是那字一定得“立”起来,不能一个个“瘫”在纸上“睡着”。画面上的形,不应该是“空”的;别“油”也别太“甜”;别那么“假惺惺的”。这颜色好,“有血性”,不那么“假斯文的酱油”。“甜俗邪赖”不好,云云。
画家在画面上传达感受,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再让他用文字描述一遍?如果文字可以描述何必绘画?但是教学需要些启发。记得当年学色彩时听说,“那好看的颜色应该像是浓肉汤一样,不能清汤寡水的”,就很在心里体会了一段,发现这个讲法确实不错,相比之下逻辑清晰的语言概念“饱和度”“纯度”之类并不能说出其中的意味。浓,而且厚,不是“纯度高低”可以说清楚。
4
学画的时候,这些比喻的语言是真正有效的语言,启发人开窍。一面动手画,一面想着那“浓郁的肉汤”,有滋有味。
这有效的语言无法编入“教案”,因此正规教学的管理者们几乎无视其存在,甚至贬之为“不科学”。而充斥在“教案”、“教材”里的科学语言,却大多是人云亦云的连篇空话。形象比喻的语言,是画家们为了教学做出的天才创造,是艺术教学的有效工具,是历代画家们不断积累的财富,与实践等操作环节一并构成艺术教学的主要方式,实现着历史上绘画艺术的有效传承。
5
重视动手实践当中的模仿。
体会那些形象比喻的语言。
这是学画的最基本的两招儿。别轻视它们,抓住这两招,就有希望得到“真经”。舍此,无论什么体系,什么知识,什么个性、共性,什么观念,什么主观客观,全都会空洞乏味。在实践动手和形象的语言当中,特别宝贵之处,在于它们都总是包含着一种心境和态度的指引,这是学画之初最根本的东西。柳公权回答如何练习书法的问题时说“心正则笔正”。答的不是方法,但是包含了方法,比方法更根本。“有血性,不娘娘腔”,也不只是方法,更是态度。品画也是品人——人的气度。
2009年10月于武夷山
学画 ● 听话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