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舒群艺术年表

舒群艺术年表

时间: 2011-02-23 16:31:14 | 来源: 艺术中国

舒群艺术年表

924出生于吉林省洮南市,祖籍安徽旌德。

 

1964

入吉林省白城地区神经精神病防治院幼儿园。

1965

7岁于上海《小朋友》杂志发表剪纸作品《猪、鸡、鹅》。

1966

入吉林省洮南市天合小学上学。

1968

随父亲舒展学习绘画,同时开始阅读科普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人类的起源》等,世界观在这些读物的启发下逐渐形成。

1971

入洮南四中美术组;受到父亲的朋友刘凯叶、陈开民的指导(此二人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中国画系毕业后分配到东北支边),在他们那里接触到许多精美的外文画册。

1973

考入吉林省艺术专科学校。经常与同学王公一起在春城剧场看内参片、在市图书馆看进口画册。

1977

于吉林艺校毕业分配到吉林省博物馆考古队工作。结识了对其文化素养影响很大的考古学家方启东、美术史家薛永年先生,期间对中国古代学术产生深厚兴趣,常在古墓洞穴和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室里研索。

1978

考入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结识任戬,出于相同的志趣,经常一起出没于博物馆、图书馆、阅览室,对共同爱好的文史哲、艺术史等问题进行大量的研读和讨论。

1980

阅读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西方美学史》、李哲厚《美的历程》、宗白华《美学散步》等,主要兴趣集中在中国古代哲学方面。

1981

在校图书馆阅览进口画册,其中形而上画派籍里柯的画集对舒群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任戬则对超现实主义者恩斯特更感兴趣。这一年买到一套《自然科学文库》(图片集)对他们俩日后的画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舒群受宗白华影响,开始关注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撰写毕业论文《曲线的和谐与直线的和谐中西绘画美学比较研究》,这篇论文已初现理性绘画思想的雏形。

1982

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分配到长春市工人文化宫工作。曾赴京拜访美术批评家何溶先生;与卡桑一起阅读卢梭的《忏悔录》,由此埋下了对卢梭问题持久关注的种子。

1983

任戬创作了题为《天狼星传说》的组画,邀请舒群、卡桑前往观展,受任戬创作倾向的启发,舒群开始建构理性绘画的美学纲领,撰写了《一个新文明的诞生》、《关于北方文明的思考》等论文,并创作了《文明初期的幻象》、《无穷之路》等系列作品。

1984

阅读尼采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复印件),此后人生观发生巨大改变。创作《绝对原则系列1号》(油画);与任戬、王广义等人组织创建北方艺术群体(中国哈尔滨)。

1985

开始阅读海德格尔、雅斯贝斯、存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等人文哲学方面的书籍。

①3月,北方艺术群体在黑龙江省文联《北方文学》杂志社会议室召开改组会议,会议推选舒群为理事长;王广义为副理事长;任戬为秘书长。

注:舒群用北方文化寒带后文化等概念表述北方艺术群体所企求的宏大事业目标。所谓北方文化寒带后文化其实是对一种的美学特征的文化本体论式的表达,意在对传统中国文化温带文化做出严厉批判,以此对中国传统文化做西方化的全盘改造,注入以希腊理性和希伯来精神为特点的冷性特质的因素,以冷峻拒斥温情。(参见舒群《关于北方文明的思考》,高名潞等著《85美术运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月,北方艺术群体与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了北方艺术风格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会议主要内容为舒群宣读论文《一个新文明的诞生》,并就北方文化的议题展开讨论。这些活动连同他们的理论和作品一起,将一股强劲的理性之风吹到了各地(周彦语,见《北方艺术群体》,《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注:北方艺术群体最主要的活动就是举办北方艺术风格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和北方艺术群体双年展,这两次活动一次是为宣传其理念而举办;一次是为展示其传达冷性特质的艺术主张而举办。北方艺术风格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是于198599日在黑龙江省美术馆(哈尔滨)举办的;北方艺术群体双年展是于1987214日-19日在吉林艺术学院(长春)举办的,这两个地方都是当地艺术圈最具权威性的学术机构。

11月,于《中国美术报》1985年第18期,发表《北方艺术群体的精神》,提出北方文明寒带后文化等概念,并陈述了理性绘画的创作准则,提出我们的绘画并不是艺术!它仅仅是传达我们思想的一种手段超艺术的创作主张。

注:这里舒群把的画风提高到了文化本体论的高度,将其视为一种文化特质,而不仅仅是一种美学风格。可以将以北方艺术群体85新空间为代表的的画风视为一种冷性特质。这种冷至极限的话语效果是中国画坛从未有过的文化现象。

1986

全国油画艺术讨论会“’85青年美术思潮大型幻灯展暨学术讨论会(珠海会议)。

4月,应邀参加全国油画艺术研讨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北京),期间舒群与高名潞、张培力、朱青生、李山等人就举办珠海会议的构想展开了讨论。

7月,于《美术》杂志第7期发表《内容决定形式》引起画坛争鸣,掀起中国“’85美术运动第一次浪潮理性之潮。

注:舒群这篇文章一方面批判了当时泛滥于画坛的所谓唯美画风;另一方面,则拒斥了伤痕美术乡土绘画对中国文化所做出的政治化的、文学化的反省,而将这种反省升级为哲学的、文化的、全盘改造的原理性的反省。

8月,由舒群、王广义、高名潞联合策划的“’85青年美术思潮大型幻灯展暨学术讨论会198681519日在广东珠海举行(《中国美术报》、珠海画院联合主办)。

注:这是新潮美术运动第一次总检阅,通过幻灯图片展,活跃于各地的艺术家群体首次有机会在官方举办的活动中相互交流、激烈交锋。会议安排舒群作首席发言,演讲内容以《从两种倾向看当代绘画的发展趋势》为题发表在《走向未来》198612月号上。该文进一步重申了北方艺术群体有关寒带后文化的主张,并作了较为深入的阐述,此外,该文还以绘画是一门自然科学为标题阐述了当代艺术作为语态文本的写作特点(所谓语态文本是指艺术写作中的零度化趋势,即写作呈现出作者意图的消失或某种策略性缺席,正如罗兰·巴特所言:作者死了。文本跃出了读者的意识形态阈限,文本意义不再发生在文本内部,而是发生在文本和场域之间的关系上)。

1987

2月,北方艺术群体在长春吉林艺术学院举办北方艺术群体双年展。展出6位成员的作品30余件。

注:此次展览是北方艺术群体成立以来第一次全面展示其美学主张的实践成果的活动。整个展览笼罩在冷峻、肃穆的气氛中,充分展示了北方艺术群体寒带后文化冷性特质的主张,并同时举办了理性绘画专题学术讨论会。

3月,舒群由《北方文学》借调到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期间与高名潞等人商定合作撰写《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并交由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舒群代表出版社开始向各地群体收集资料,并开始参与筹建中国现代艺术展

注:该书完稿后,农村读物出版社借口本书内容与出版社选题不符撤消了原出版计划,其后舒群前往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编委刘东家与其洽谈,在舒群的大力推介下,刘东终于对本书产生了强烈兴趣。中国当代美术史写作小组的主要成员在中央美术学院与刘东见面,最后,谈定该书在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中出版,该书1991年于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8

撰写《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期间,曾多次与建筑批评家王明贤共同策划并参加了走向世界的当代中国建筑:1988年中国青年学者学术报告会走向世界的当代中国建筑:文化学者学术讨论会等推动新文化思潮的学术活动。

9月,应赵冰邀请,由黑龙江省文联《北方文学》杂志社调入武汉大学建筑系工作,期间,与赵冰、任戬等人开展了一系列实验教学活动,试图将武大建筑系开办成包豪斯式的现代设计实验中心,结果,由于中国现实情境的限制,实验归于失败。

10月,创作油画作品《绝对原则消解系列1–4号》,开始关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学说,体会到简单粗暴的权力意志的危害性。

1989

《绝对原则消解系列1–4号》(油画)参加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6月,精读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怀特的《分析的时代》、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卡尔·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等哲学著作,撰写了大量的思想日记,特别注意到罗素对卢梭和浪漫主义的批判,同时注意到波普尔对柏拉图和黑格尔的批判。

1990

①吕澎到武汉与武汉文艺界人士商谈广州双年展之事。大家展开辩论,舒群的论辩被黄专讥讽为有感情,没技术。对舒群刺激很深,于是,开始精研分析哲学,重读罗素、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波普尔、拉卡托斯、艾耶尔等人的著作。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思想开始发生巨大改变,由一个存在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实证主义者并进一步转变为一个结构主义者。

②创作《四项基本运算系列1–6号》(油画)。开始质疑艺术写作的剧场效应,并试图揭示艺术写作作为话语权力的运作机制。于 《美术》杂志发表《图式话语与字词话语艺术语言研究的嬗变和延伸》(这是一篇以福柯的话语理论为方法论工具的艺术语言研究论文)。

1991

创作了 《文化POP·崔健系列》,开始关注解构主义及其文化价值(这与黄专提示情境逻辑有关)。一方面,话语的发放和它的情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另外,话语本身并不是纯洁的。就当时的问题而言,揭露意识形态的虚伪性似乎更是一个强问题,在这一认识的框架内,舒群又创作了《世界美术全集》系列,意图指出话语是意识形态的作品。

1992

由政治波普和泼皮画风发动的意识形态批判已形成燎原之势,在这一思潮中,庄重、严肃、崇高这些字眼成为假、大、空话语的同义词。这使得政治波普与玩世思潮迅速蜕变为一种肤浅的认识论无政府主义,因而,使其本来具有的批判性沦为一种混世虫哲学。基于这种认识,舒群决定在自己的创作中重建形而上命题,于是创作了《同一性语态·宗教话语秩序》系列。增加这个对严肃话语背景的考量或许会对中国意识形态场域中的话语批判提供必要的深刻性或曰庄敬性。此后创作的《同一性语态系列·一种后先锋主义?》系列都是沿着这个思路构建的。

1993

创作《一种后先锋主义?》系列。

1994

在武汉大学理学院举办向崇高致敬(舒群新理想主义艺术作品第一回展)行为艺术计划,意图在社会语境中测试其知识考古计划的话语效应或普遍感觉。在研讨会上,舒群介绍了其对西方思想史的研究,并宣告了新理想主义思想纲领的诞生,在这一研究纲领中,他把世界文明史上的理想主义话语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称为柏拉图纲领;第二个时期称为卢梭纲领;第三个时期即舒群主张的新理想主义纲领

1995

①继续有关新理想主义纲领的思考,进一步研究左派话语传统,特别对法兰克福学派作了深入研究。霍克海默的《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对舒群的思考给予了工具性的支持。

②《理想的冲突》这本书对舒群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在他看来这本书所披露的情况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人文科学结束了。各种理想的冲突使理想的概念化为飘浮无据的论点。词语的开放使意识形态转变为CI、广告词和无意识习惯,任何道德律令不过是个人为自己选择的游戏和CI而已,没有什么绝对性。

1995年是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为伟大的艺术事业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奋斗终身一直是舒群的坚定不疑的人生目标,但从阅读本书开始,舒群对这种信念产生了怀疑,尤其通过本书对弗洛依德理论的浓缩阐释,使之霍然顿悟!弗洛依德说:所谓的文化超我(我们说理想),其实是一种以幼儿孤弱无依状态的吓人作用为基础的错觉,那种状态原来求助于父亲保护,现在求助于天上的一位更加有力的了。弗洛依德称这种错觉为人类的普遍强迫性神经官能症。舒群忽然理解了杜尚对巴黎的艺术圈背过身去,而去做一名图书管理员的道理。

1996

1995年的思考作背景,舒群第一次以一个普通人的眼光看世界,这使他有一种眼界大开的感觉,舒群忽然发现,原来日常生活是这样的美好并富有魅力。这一年舒群和郭小晖开办了一家设计工作室,面向市场开展平面设计业务。当时郭小力也和他们在一起。回忆起那段时光,舒群说:我至今仍能记得第一次不以艺术家身份赚到钱的喜悦之情,我记得那笔单是一万五千元人民币,分两笔付款,先付现金七千元,再转帐八千元到我们的帐户上。我记得当时拿到七千元的时侯,我很高兴,我觉得那笔钱真的是太多了,如今即便我一次拿到几十万也没那次感觉多,那段时间舒群、郭小晖、郭小力常在傍晚或夜间去武汉大学附近的广八街吃烧烤,那是一段充满活力和生活气息的岁月。挑灯夜战的如火如荼,广八街上不眠的灯火都是令人难以忘怀的。

1997

①应德国龙桥中德文化艺术交流基金会邀请赴欧洲交流访问,经朱青生联络,舒群、鲁萌、张志扬、刘建华参加了这一计划。此次欧洲之行舒群等人游历了德国的法兰克福、海德堡、达姆施塔特、波恩、科隆、杜塞尔多夫、门兴格拉德巴赫;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海牙;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法国的巴黎、奥朗日、阿维尼翁、尼姆、马赛、土伦、嘎纳、尼斯和摩纳哥公国。参观了二十多家博物馆,其中包括德国的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路德维希当代艺术博物馆、黑森州自然博物馆;法国的凡尔赛宫、卢浮宫、奥塞博物馆、蓬皮杜当代艺术博物馆、罗丹美术馆;荷兰的皇家艺术博物馆等。

②回国后舒群迫切感到时代发生的变化,已经不能躲在象牙塔里画画读书了,否则不仅必被时代所抛弃,而且可能还会被生活所抛弃。必须直面人生而战斗,面向市场背水一战!于是舒群和郭小晖商谈后把整个工作室搬到了北京,但进展不顺利。

1998

北京的公司失败后,舒群和吕澎联系谋求新的发展,经吕澎介绍,舒群得以来到当时在全国很有影响力的房地产公司上河城工作,当时上河城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民间美术馆,舒群的职务是在这家美术馆做馆长助理。这期间他还推荐郭晓彦到美术馆工作,任办公室主任。而此时郭小晖也随舒群一起来到成都,由于郭小晖在平面设计方面的业绩,出任上河城的平面设计总监。

1999

①这一年是上河美术馆最有活力和色彩的一年,国际展事不断,其中尤以柏林市市长的访问和法国艺术大师《克洛德·维尔拉》展把上河美术馆的艺术展事推向了高潮。在90年代末,成都成为国内一个艺术重镇,其中上河美术馆是这个城市里重要的艺术平台,周春芽、吕澎、舒群等人起到重要的作用,舒群和郭小晖当时为美术馆设计的展览海报有很高的水准,这段时间,舒群更像一个旁观者隔一段距离观察着艺术呈现出的景观,不过也经常和郭晓彦、郭小晖切磋管理上的理念问题,舒群此时的角色很像是她们两人的私人顾问。

②这时舒群的阅读兴趣已从哲学转向了管理学,彼得·杜拉克的现代管理学、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杰克·韦尔奇的领导艺术、查尔斯·汉迪的似是而非的管理、比尔·盖茨的把理想变为财富的思想他都作了兴致盎然地了解。尤其大卫 ·奥格威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更让舒群感到脍炙人口。他说:从大卫·奥格威那里,我懂得了做任何事不分大小只要你理解它的意义就可以从中领会到真理和崇高。

 

2000

调入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艺术史和设计史。

2001

由于要上设计史课的缘故,舒群开始认真阅读起设计史方面的书来,结果一发不可收拾,舒群忽然发现这正是他多年寻找的文库和路径,通过设计史他一下子把西方思想史的根本彻底搞通了,西方所以形成理性主义思维传统,根本在于其文化是法建筑学之道;而中国所以形成感悟式思维方式,根本则在于其文化是法文学之道。

2002

①参加首届中国当代艺术三年展,广州艺术博物院,中国广州。

②从这次参展作品开始,舒群忽然对他少年时代的阅读经验产生了强烈的表达冲动。舒群反思说:是什么引起我绘画的冲动?最初的经验就是看到街头画廊上好的宣传画让人热血沸腾,如今,这种冲动再次唤醒我的表现欲。

2003

回归原初经验的冲动与日俱增,舒群开始大批量地画起《工农兵系列》,他说:从我记忆最深的红色经典入手,我画它们有一种重构自己的内部经验的感觉,我画工农兵既没有调侃的意味,也没有怀旧的意味,我只是从这种话语里感受到某种单纯的力量。

2004

继续创作《工农兵系列》,受到吕澎、黄专的鼓舞。

2005

①继续《工农兵系列》的创作;参加第二届何香凝美术馆学术论坛。论坛上舒群代表85发言,参加这次论坛是舒群重返画坛的开端。舒群说:虽然并不需要特别讨论什么学术话题,但置身圈子中却让人有一种有家可归的感觉,这大概就是艺术家需要圈子、需要集会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吧?

②此外,通过《艺术世界》口述史的栏目,舒群第一次比较全面地在当代画坛披露了“’85美术运动的预谋和策划过程,并对理性绘画出现的历史情境以及其历史文化价值作了分析;重申理性精神的文化批判价值。

2006

①参加吕澎主持的回忆与陈述系列讲座,这个讲座第一次让舒群有机会把他的研究介绍给学美术史专业的学生。

②参加广东美术馆策划的极地铁西区:东北当代艺术展1985–2006(策划人:王璜生、郭晓彦、董冰峰) , 广东美术馆,中国广州。

③参加黄专策划的创造历史:中国20世纪80年代现代艺术纪念展,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中国深圳。

这是一个新的契机,从为这次展览复制作品开始,舒群决定重新开始同一性语态计划,重新展开理性绘画之维的意识形态批判,如果说当年理性绘画所针对的批判对象是唯美画风、乡土画风,那么今天它所针对的批判对象就是政治波普和玩世画风。今天仍然需要一种严肃而富有张力的艺术,当代艺术只有重建庄敬感才足以救治空洞浮躁之病。

2007

①参加吕澎策划的新西南当代绘画作品展k画廊,成都。

②参加程忻东策划的中国当代社会艺术展,特列恰科夫国家美术馆,俄罗斯莫斯科。

参加追补的历史馆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广东美术馆, 中国广州。

从这一年开始全力投入教堂系列的创作,拟在推出时标题为《象征的秩序》,从波德里亚而来的概念,目的是向帝国主义时期消费社会铁板一块的符号秩序发起挑战。

参加费大为策划的“’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中国北京。

 

2008

参加人民·历史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北京。

参加互动2008中国当代油画展,武汉美术馆, 中国武汉。

2009

继续象征的秩序的制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