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博士培养新考

时间:2009-11-02 11:03:33 | 来源:艺术中国

                                                                                              袁运甫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99年11月20日合并清华大学之后,重新组建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以扩招求发展,以合并求提高”之策略,为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应当说它是符合国家长远利益的。

合并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开了有清华大学领导陈希同志及张仃、吴冠中先生参加的关于在我院招收“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相结合”的美术学博士生的会议,以适应国家的需要,全面提高美术人才的素质和培养高层次的专业艺术教育工作者。与会院、校领导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作出决定:以综合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为宗旨,面向全国招收第一届理论与实践并重且旨在立足于创作的博士研究生。

经过筛选和严格考核,五名同学以其业务和文化素质双优成绩顺利过关,他们分别隶属于中国画 (导师组组长:张仃)和公共艺术专业(导师组组长:袁运甫)。他们进校的研究学习,开创了我国艺术教育中实践与理论并举的新局面,打破了以往理论与创作脱钩的现象,是以实践者的思考与体验来予理论以丰实,以理论之智慧予实践以目的,为推进时代精神、宏扬我们伟大的中华文化,做身体力行的贡献。这是一个极有意义的事件,这在中国艺术教育史上是值得铭记的。

合并后的第二件事情,是王大中校长提出的要加强“科学与艺术”这个主题的艺术研究,并使之成为学院的重大学术研究专题。学校也同时支持并批准了由李政道提出的举办“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 的提议。

新人校的五名博士生在完成紧张的业务、文化双重学习任务的同时,以积极的态度,响应并投入了此次大型的艺术创作活动和理论选题研究,他们的作品取得了不斐的成绩。经由中外艺术家评委会评选,两位获“大奖”,三位获“优秀提名奖”。

清华大学的课程设置和优良的环境为他们提供了理想的学习条件和学术氛围。五名博士生在校期间除艺术理论学习和大量的社会创作实践以外,还关注并注重相关学科以及其他学科的发展。李政道教授、杨乐教授对当代科学前沿研究课题的讲授以及诸多著名文学史家、历史学家和其他学科专家所作的一系列讲座报告,成为他们拓展视野、弥补弱缺、调整和更新知识结构的有力环节,亦使得他们的毕业创作和“博士论文”更富创意和新境界的追求。

经三年半的磨砺和努力,他们每个人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了可观的进展和骄人的成绩。他们以全面的综合素质为美术界所接受和称道。不仅他们的“毕业展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兴趣并得到赞誉,他们的论文更为各方面人士所关注。经隐名专家评委严格审核同意,2003年12月17日,学院组织的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答辩委员会一致通过了他们的论文答辩并给予他们的论文以高度评价,院学术委员会和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审议合格,授予他们文学(美术学)博士学位。

高等艺术教育拔尖人才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和支持。国家需要富有敏锐艺术感觉、熟练技能、具有创造性的个性素质并能对中外艺术史论有通达的观照和善于理性思考的综合型人才,这是我们,也是整个社会共同的愿望和期待。中国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正处于现代转换时期,如何有效地实施并培养为社会所急需的艺术之材,是今后艺术教育发展的方向和重要研究课题。事实证明,我们招收的达届博士生是成功的,它不仅成为我院历史上的一件新事物,而且也写下了当代中国美术教育的一个新的篇章,业已对中国高层次美术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指导性作用,为美术教育多元化教学思路的拓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作为主要导师之一,我愿在此向社会郑重介绍、推荐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参借评委和隐名评委对他们论文的评议于此,以坦求学界的批评指正和检验。他们各自的论文专题是:

刘斌:《图像时空论——中西绘画视觉差异及嬗变现象求解》在我国首次全面、系统地从时空观、宇宙精神角度对中西艺术视觉图式进行探究,切中艺术创作的文化本质,揭示了一个新的课题,具有相当独特的见解,是真正实现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重要研究成果。其研究观念和方式是一个具有重要启发意义的现代视角,鉴于此文对视觉艺术创造所具有的普遍涵盖意义,必然会对美术创作、美术史论研究等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刘旭光:《论质觉——对视觉艺术中质觉概念的研究》“质觉”概念的理论建构,追溯东方哲学、美学的精神性根源与文脉,探讨如何在事物、物质的本质中发现新的视觉语言。论文主要以中国的当代艺术和日本“物派”为依据,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展开论述,以期确立具有时代精神特征的中国乃至东方的艺术观念,在严密的论述中显示了专精的美术学专业知识和较为开阔的文化视域。

林蓝:《公共艺术的历史观——广东地域公共艺术研究》是从特定的历史、地域角度对公共艺术的论述,并由古及今地铺陈纵述,其宗旨在于强调要以“历史观”的认识来深刻揭示广东地域独特的文化形态的形成根源,具有一种宏观把握历史意念的认知,也是她自己长时间从事公共艺术及纯艺术实践与教学、科研工作的全面理论总结。文章务实、到位和具体的论述以及附以说明“历史见证”的四百余幅插图,更强化了文章的说服力。

丘挺:《宋代山水画造境研究》尝试以图像学的分析和对古代画论阐释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宋代山水画传世作品的解读以及对造境具体环节的分析,来寻找宋代山水画发展中形象结构以及造型语言充实的历程,并在那些造境个案中梳理出宋代山水画的精神,以寻求山水画当代形式的转换及精神价值的传承。

胡应康:《复归自然——中国山水画视觉心理探源》以具有科学性的视觉心理研究为方法,分析和阐述了社会文化与自然对中国山水画形式的影响作用,回归自然,在自然的丰富内涵中发现艺术的现代感,为山水画的当代发展寻求理论支持。

我期待并有理由相信,这五位同志会以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为推进我国艺术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2006年5月20日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