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的造型体验──刘斌素描作品及教学思路解读

时间:2009-11-02 10:24:26 | 来源:艺术中国

ID为15685的组件出现问题!

                                                                                            孔新苗

马蒂斯对青年艺术家们说:“刚刚开始画画的画家认为自己是以心作画的。而已经成熟的艺术家也认为自己是以心作画。对的只是后者,因为他所受的教育和训练使他能在接受内心情感的冲动之际,对它们加以某种程度的控制。”他强调指出“我相信借助素描进行研究是根本的事。”素描是“能够通过渗透到激起他的情感的万物之中而与造化合一,与造化相融合的东西。”①

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素描是“摆脱了彩色的纷华灿烂、轻装简从,直接把握物的轮廓、物的动态、物的灵魂。画家的眼、手、心与造物面对面肉搏。物象在此启示它的真形,画家在此流露他的手法与个性了②

不管是画家的“融合”说,还是美学家的“肉搏”说,我以为,一位画家的素描品格之于他的艺术生命,如同眼睛之于人──是其心灵的窗户。

刘斌的“眼睛”是有特点的。

他的素描,可能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但其画面的造型表现、意味传达、匠心手法以及笔下表露的急、缓、方、圆、钝、锐、勾、涂……无不给人以直白倾诉,笔随心得的坦然之情。如友人在夏日傍晚的清谈,只任思绪随微风而动,触风景而生,或挥洒淋漓,或轻勾重染,毫无故意违扭成法之态。内行人一定会理解,达到这一作画情境的作者必定是经历了长期的艺术心路的跋涉和技艺的磨练。

他的素描课,用种种方法竭力营造一个能调动学生造型感受力的“磁场”。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训练、启发、尝试、再训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仿佛被带进一处景观绮丽的山林,发现、感悟的兴奋与选择、表现的困惑接踵而至,在教师艺术追求的“磁极” 引导下,素描训练已变为观察世界、研究造型、认识自己的充满诱人魅力的崎岖探险之旅。

我认为批评、解读刘斌的素描作品及素描教学思路有两个重要的节点,即艺术直觉体验意识和素描品格的终极关怀。

艺术直觉体验意识——以开放的审美造型心态达到主体和对象间生命的沟通,从而去探寻和把握造型的形式意味。在这种主、客交融的情景里,用康德有关时间的一句名言来描述,是非常恰当的,说:“我在世界上,世界在我身上。”

对绘画艺术观念的分析,总离不开创作者是以何种方式把握主、客观(作者与对象)两者关系的分析。建国后我们的素描造型观从总体来说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50年代至70年代为第一阶段,主要是苏派全因素素描为一统天下,“如人眼所见”的客观因素成为画家的观察方法和评判作品标准的首要依据。70年代末以来则是艺术观念多元共生的第二阶段,现代艺术的西风东渐在画家们心中激起了对“自我”主观意识的关注,一些探索者从主观精神表现和非具象写实形式这两方面挖空心思找出路,以求超越以往。但是,就在这同时,现代主义在西方已度过了它鲜花着锦之时,后现代艺术在古与今、艺术与生活、具象与抽象、道与器、高雅与低俗等传统艺术范畴间进行杂交、揉合,以其更为无度、更无规范的创新手法来消解素描的传统审美意味。面对这一光怪陆离的后现代艺术文化景观,每一位真诚的中国艺术家就不得不再进一步思考我们自己的艺术在当代世界的位置。


刘斌适逢其时,以其不间断的艺术实践同素描的第二阶段发展同步,却又以个人敏锐的艺术直觉力和创造中的实践体会而视主观创意与客观对象为同等重要的“感发之源”,他的“直接切入”、“感性的引发”、“独具慧眼”等观点和大量素描作品标示了他在主、客观因素间所取的平等而互为因果的直觉体验关系,从而以他个人的素描造型意识介入了对当代艺术的反思。

刘斌素描中的造型意识,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以“直觉”的体验性为“入径”,它要求作者摈除任何中介的外在的东西,以生命体验的鲜活性“直接切入”对象在此时此地打动作画者的某一“感悟点”,并顺水推舟而形成画面自身的造型逻辑,据此,主观和客观的区分便同时消溶在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体验”中,没有“作者”,没有“模特儿”:只有在直觉体验中活动的“意识”和“对象”。(这里意识(Bewllsstsein)、对象(Gegenstende)和体验(‘Erlebnis)的概念取自现象学哲学。)“在这个意义上,感知、想象意识和图像意识、概念思维的行为、猜测与怀疑、快乐与痛苦、希望与忧虑、愿望与要求,如此等等,只要它们在我们的意识中发生,便都是‘体验’或‘意识内容’。”③胡塞尔进一步指出“我们几乎可以这么说,在体验中被给予的是意向连同意向的客体,意向客体本身不可分割地属于意向性,因而也就实项地寓居于意向本身之中。”④作者的意识就在对象中,对象就在意识中。这种对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的超越,体现为生命及其无限性在整体上对于现象的不经反省的参悟和穿透。必须强调,直接性和整体性都是以生命概念为前提的。这里的“生命”类似于道家所说的“道”、“气”,是宇宙万物的内在本原。它是在当下具体的造型经验中体味永恒、无限时间中的经验。“艺术家集神与人于一身,畅游于天国与尘世之间,沟通着现世与未来,创造出一个明白的虚幻,虚幻的明白。”(刘斌语) 、

至此,我们对刘斌素描造型意识的分析可概括为:

以生命体验为前提(对客观形体的“顿悟”式创造把握):

具有时间上的永恒性和空间上的整体性(主观创意与客观形象的同一):

方式上的直接性和本质上的超越性(造型功力是即兴表现的基础,而即兴超越知识)。

海德格尔指出:“根据流行的看法,作品是由艺术家的活动或通过这种活动产生的。但是艺术家之为艺术家又是通过什么产生的呢?他又是从哪儿来的呢?是通过作品:因为正是一件作品才使一个艺术家获得大师桂冠的。艺术家是作品的本源。作品是艺术家的本源。二者互为因果。然而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承担另一方。无论是就自己还是就二者的相互关系而言,艺术家和艺术作品都是通过一个先于它们的第三者而存在,亦即通过那使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得以构成它们的名称的东西,这就是艺术。”⑤即:审美主体与客体间生命的沟通和交融在形式中的显现。

素描品格的终极关怀——将素描造型训练过程中对每一技术因素、形式因素和观念因素的理解都归于“艺术的造型体验与表现”。

在艺术院校中,近十几年来对素描教学的方法、目的等问题的研讨始终很活跃,在某种意义上概括起来无非是两条走向:一是将素描的基本具象写实技能训练与对素描形式语言的研究和创作分为两步来走,即先技术能力j后创造表现:另~‘种则是将对创造能力的训练放在首位,将素描的造型功夫洲练同画面意味表达相统一,力图探索一条现代的、立足中国现实的创造性素描教学方法。我认为刘斌可归入第二类,他把启发学生自己的发现能力与兴味表现,作为统领学生造型意识和技术能力训练以及对素描形式因素理解的“入径”和“慧眼”,即──方面研究素描造型规律,一方面研究画者自身,企图通过素描训练以打通 “审美本身应该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⑥的走向艺术之路。


 

这里要指出韵是,刘斌把训练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的基点定在一个极端开放的、极重作画者个性艺术体悟能力的层面上,这样就使他的素描教学处在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他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眼睛”和相应手法去观察对象、表现对象,以摆脱“概念”手法的简单化:另一方面,学生艺术素养和领悟能力的局限又容易使他们误人为“变”而变的另一种简单化、套路化中去。为此近10年来刘斌以使命般的热情反复探讨研究一种更具时代意义和艺术本体意义的素描教学方法,企图以一种“反”体系的“过程”式方法来与艺术思维的多元性相“同构”。他认为,艺术的追求是无限的,因而艺术教育的思想过程也应是一个对“真理”不停探索永无止境的过程,而追求所留下的踪迹即是价值。在这种认识下,他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一种渐进式的、严格要求与“随机性操作”相结合的素描教学方法,并形成了一系列非系统的随感式论点(系统的论点必然派生体系,刘斌素描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解构“体系”对“体验”的束缚。)。我认为正是这些严格课题要求下的随机性和无框架束缚的论点,恰好构筑了一个“对事物形式的直观”把握的体验之“场”。在这个场中,他的语言描述和范画实例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对造型的深入思考,素描基本功被赋予了进一步的意义──启动和强化当下直觉体验的造型表现,使功夫的“语言”变为表意的“话语”,使素描造型基本功在新的层次上“生效”。学生则在对模特儿的深入观察、对自己造型知识和感受力的不断反省过程中积累了绘画经验。刘斌细心呵护着学生显露的每一缕个性的色彩,及时发现和鼓励他们表现出的每一点有价值的端倪,这些活的教学方法我们在这本书里只能看到一个概略的观点表述,相对于他临场的生动操作,就象照片之于活人。当然,他的这些劳作最终能否会催生出艺术之果,就全看学生如何在时代文化和生活体验的生命过程中成长和发展了。教师的拳拳之心,仅只是洞开了一处遥望无限天际的窗,那眩目的彩虹呼唤着一代代艺术殉道者去超越个体的有限性。作为他的同行,我深知在当今这个日益“物”化的现实里,这需要多少对艺术的赤诚,多么大的胆识、多么繁重的劳动。这有点象那个移山的愚公,一旦受感动的上苍碧落,学子们在某一刻抵达了那“发现”的真境,他们的创作体验就是刘斌对“终级”的“关怀”。 ?一种人,生活在现实:一种人,生活在梦中。生活在现实的人,选择了土地;生活在梦中的人,选择了艺术。”(刘斌语)

恩斯特·卡西尔说:艺术“并不追究事物的性质或原因,而是给我们以对事物形式的直观。但这也决不是对我们原先已有的某种东西的简单复制。它是真正名副其实的发现。艺术家是自然的各种形式的发现者,正象科学家是各种事实或自然法则的发现者一样。”⑦刘斌创作中孜孜以求的,是以鲜活的生命体验来达到“对事物形式的直观”把握;刘斌在教学中不懈追求的,是启发培养“各种形式的发现者”:这意味着:

素描不仅是扎实的造型素描功底,功底如同是语言,要变成艺术的话语尚需修养与品味的融合,才能有大师所说的“对它们加以某种程度的控制”“而与造化合一”;

素描不仅是广读博览和观念识见的新颖,形式上的新颖象一顶帽子,任人取弃:

素描不仅是对平庸、概念造型的反感和为变而变的操作,投机取巧的心态不能产生直抒心怀的形象:

......

素描是“画家的眼、手、心与造物面对面肉搏”留下的感兴之形;

素描是画者笔下之形与被画者生命之形在交流对话间生出的意象之迹:

素描是一条每一步都有新发现的“艺术心灵的探险之路。”

                                                                            1995年6月10日于山东师范大学

 

 

①马蒂斯:《马蒂斯论艺术》河南美术出版社1987第189页。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第132页。

③、④胡塞尔:转引自《现象学及其效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第249 ,──250页。

⑤海德哥尔:《艺术作品的本源》Reclam出版社斯图加特1982第7页。

⑥马尔库塞:转引自《外国美学》第九辑商务印书馆1992第164──165页。

⑦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第183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