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青海凉爽宜人,17日至23日,2014年“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在西宁市举行,由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以下简称“文干院”)组织的专家对来自青海43个县区的120余名文化骨干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不同于曾参加过的‘他讲我听式’的轻松培训,这是一场令人‘头疼’的培训,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头脑风暴’。”一位参加培训的学员如此感叹。
“下一点儿雨,加一点儿油”
此次培训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效能提升、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两个班,这也是文干院第一次以“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的身份到边疆服务,文干院副院长段周武说:“文干院作为文化部直属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是全国文化干部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积累了大量的教师资源以及独特的人才管理、培训理念与方法,我们希望能与全国文化单位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发挥我们的作用。”
此想法恰与“春雨工程”的理念相符。“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是文化部、中央文明办协调全国各省区市优秀文化资源,造福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的一项重大活动。活动自2011年开展以来,以“大舞台”“大展台”“大讲堂”的形式在丰富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的“大讲堂”不乏一些专业技术类、文化管理类的系列讲座,这与文干院的工作内容十分契合。同时,“送培训”的形式也让青海更多的文化骨干受益良多。段周武表示:“能为青海省的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下一点儿雨、加一点儿油,我们感到很快乐。”
让培训更具有针对性
虽然文干院是第一次以“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的身份来青海做培训,但与青海可谓是“旧识”。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副厅长司才仁说,近几年,青海省十分重视公共文化系统的专业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培养,多次举办培训班,从2010年至今,还曾先后4次组织全省各级文化干部赴京参加文干院的培训。
有了以往的“交情”,此次双方的沟通更加顺畅。为了使培训更具针对性,双方就各自的优势资源及存在困难积极沟通,多次调整授课专家及讲座内容。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人事处处长晏书臣说:“根据以往参加培训的学员反馈、近期征集的文化骨干关心的热点问题等,我们与文干院积极协调,最终确定了两大培训班的主题,并且各有侧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效能提升培训班偏重理论,主要针对基层文化管理骨干;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培训班则重实践,主要针对文化馆的业务干部。
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主讲的“城镇化背景下的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题讲座就是应青海要求新增加的内容。晏书臣表示“这是考虑到青海的实际情况”,青海有藏族、回族、蒙古族等40多个少数民族,拥有众多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藏族婚宴十八说、玉树的赛马会、土族轮子秋等,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地域文化的前景如何,应如何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关联等问题,对青海的文化工作者而言,是十分急切而有意义的。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索南听完讲座后感慨:“听完刘老的讲座,我学到的不仅仅有知识,还有文化工作者的担当。”
“结构化研讨”带领学员理清思路
“从来没参加过这种形式的培训。”许多学员都表示,此次培训教师优秀、内容贴近实际、课程安排科学,尤其是那一堂“结构化研讨”,好似一场头脑风暴。
结构化研讨最大特点是“以问题为向导”,把学员分成小组讨论,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三部分。
此次结构化研讨的主题定为“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县级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分组后,学员针对自己所在地区、所从事工作,提出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经过概括、归纳,“文化干部整合现有资源的能力差”“文化干部观念陈旧、服务意识弱”“群众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三个问题较为普遍、突出。
对于群众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这一问题,某一小组指出“安排活动要因时制宜,适合农牧业生产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根据生产忙闲来选择活动时间”,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可。此外,也有部分对策颇具争议,引起学员热议。有学员指出,应每季度进行一次调研,以便及时了解农牧民需求,调整服务方式。有学员则反驳说:“青海地广人稀,许多牧区人员住得很分散,调研所需时间较久,加之后续的调研分析、调整方案,每季度调研一次可行性较低。”
“人员、交通的问题在青海确实比较突出。”学员孟克说。他作为海西州德令哈市蓄集乡文化站唯一的工作人员,常年奔波于该乡的6个村,好在孟克在每个村都发展了一名文化志愿者,赛马会、骆驼文化节等活动也都能顺利开展。而此次的结构化研讨让孟克意识到工作的问题:“我没有抓住地域、民族文化的特点,活动的形式也不够多样。”并有了一些新思路,“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是搞演出,唱唱跳跳,回去后我想组织培训班,发挥当地的特色资源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