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教育

架一座桥 连接非遗和校园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7-18 10:07:33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近年来,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非遗保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依旧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人亡艺绝的窘迫境地。面对非遗项目在接续、传承上出现的困难,将非遗与校园有机地联系起来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笔者是一名普通的乡镇小学教师,天天打交道的正是一群孩子,同时笔者大量的业余时间也基本上都用于对家乡各类非遗项目的挖掘、整理工作中。在探访中,笔者对一些传承多年的项目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感触颇深,因此,自2009年开始,便尝试着让非遗走进校园,希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一些濒临消失的非遗项目继续传承下去,五六年的时间下来总结了一些经验。

笔者所在的河北霸州胜芳镇有丰富的民歌资源,尤其是劳动号子种类繁多。但是随着传统劳动模式的消失,这些劳动号子也逐步消亡,幸好七八十岁以上的老者,还有会唱劳动号子的。2009年春,笔者采录了一位老者时长6分钟的夯歌,然后让学校的音乐老师先学会了,再教学生;待学生们初步掌握了夯歌后,教师们又用泡沫制作了砸夯的道具,找了几位砸过夯的老艺人,手把手地教学生们砸夯的动作要领。经过近两个月的训练,学生们终于能边做动作边唱夯歌。学校把这种表演唱作为一个特色节目,参加学校和镇上组织的一些表演,均受好评。

为夯歌寻找传承人的尝试似乎开了个好头,然而当笔者欲趁热教孩子们多唱一些夯歌时,却遭到了家长的反对,因为学唱夯歌对孩子升学并没什么帮助。“与其折腾这个,还不如让孩子学个正经的音乐,将来考个音乐特长生。”许多家长不允许孩子把时间“浪费”在夯歌等非遗项目的学唱上。没有孩子来学,学校也只好把夯歌的教唱终止了。但是笔者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一直在寻找和等待着合适的机会。

2011年元宵节后,胜芳一档传承了六七百年的跨鼓老会欲寻找一批年轻接班人。此档跨鼓老会是明初随军队来到胜芳的,并且是一档皇封老会。更为珍贵的是,此档老会的鼓曲保留完整,舞蹈延续了600余年前的形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

因为会中有规定,此门技艺不得外传,故只传教当地的孩子。笔者得知此消息后,发动班里的学生报名参加,前后共有20余名学生以传统的方式加入了跨鼓会,举行了拜师仪式。他们每周到会中学习钹舞和敲鼓,在当年就开始参加火神祭祀、中元节庙会等各种民俗活动,平时也服务于当地的白事。几年来,孩子们通过参加会里的活动,深深地爱上了此档传统老会,每周都会积极地去会里学习,技艺已相当纯熟。

可见,古老的传统民俗、技艺对孩子们是有吸引力的,选择合适的方式,传承便水到渠成。无论是非遗“进校”,还是孩子“出校”,最终的目的都是为非遗找到接续的力量,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在非遗和校园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这一桥梁并不仅仅只是学校、传承人两方面的积极配合和沟通,家长观念也要有所调整,恐怕还要涉及现行教育体制和升学制度等因素,但归根到底还是非遗传承能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与认同。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