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教育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误区与改进方略研究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6-16 14:19:51 | 文章来源: 美术报

美术欣赏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综观当前小学美术欣赏,“行为现状”与“理念境界”差距颇大,由此引起了笔者的深层思考。

误区扫视

许多教师简单地把“欣赏”理解为“了解并掌握一些美术知识”,忽略了每个个体的独特性,忽视了欣赏本身的创造性。走进小学美术欣赏课堂,我们发现,教师灌输美术史、学生复述美术史的现象十分普遍,而基于作品的“观察”、“发现”和“分析”都被置之一边了。

“复述灌输”、“拘泥外观”反映了当前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一些微小侧面,折射出的是教师对学生个体的无视。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也不只是局限于作品表象(故事、情节等)的描述,而是欣赏主体在特定的审美意识下去观察、发现、分析、感悟和对话,是对作品的再创造。作为美术教师,应把握课程性质,着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凸显“情感体验”,精心设计并智慧建构出能切实体现学生审美创造的欣赏教学。

方略探索

近两年的尝试与实践,笔者始终以情入课,和学生一起在作品的情感语境中发现和对话,一起参与感悟美术文化的理解与建构。试以3种欣赏形式为例。

1.聚焦式欣赏

聚焦式欣赏是引导学生把目光聚集于作品的一个点或侧面,用“各个击破”的方式,根据教师预设的问题展开观察,探究发现形象、色彩等与主题的联系,探源作者创作的本意及表现途径,深入发掘形象背后的情感和含义,然后达成对作品比较整体的理解。

【案例】新浙美版二上年级《奇特的梦》:低年级学生能够自主发现一些离奇的人和物,提出一些问题,思考并理解《奇特的梦》的表现手段。在引导学生欣赏《我和我的村庄》时,始终穿插着一条线索——奇特。在每一个分解图例中,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找到了奇特的形象:倒置的人和房屋、挤牛奶妇女和牛脸的叠加、“我”和牛的对话等。在形象发现的基础上,学生又进一步感受了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和情感,自然地理解了作品中的这些奇特的形象和梦幻的色彩是作者思乡心切,表达梦境中的村庄的结果。

2.主题式欣赏

主题式欣赏,是把相同或相似风格的作品一起欣赏。这些作品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补充,或递进,往往展现出一定的规律。

【案例】浙美版六上年级《三个乐师》:《三个乐师》是毕加索1921年创作的重要的立体派作品之一。而之前画的《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吉他》、《镜子前的女人》等都是立体主义走向成熟的脚印。在欣赏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三个乐师》时,把“立体主义”相关主题的作品也一起欣赏,无论对画面形象、绘画风格的理解还是情感的深度体验都大有裨益。

主题式欣赏,还可以是从作品的一个角度去欣赏,如作品的色彩。《三个乐师》的色彩很鲜明,表现的气氛是相当欢愉的。要理解这些色彩的欢愉,可以一起欣赏毕加索蓝色时期作品表现的忧郁、玫瑰时期作品表现的轻快等。

3.对比式欣赏

同一画家的不同作品、不同画家的作品、同一作品的表现方法等都会有比较大的差异,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欣赏,就是对比式欣赏。对比式欣赏可以构建美术作品间的异同点,明确作品的特性和共性,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印象,从而对同类作品归类成美术规律性知识,对不同类的作品则产生有针对性的说服力。对比式欣赏更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自主感悟,教师也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引导者与建构者。

【案例】浙美版五下年级《中国传世名作——观瀑图》:有效的对比式欣赏要注意对象的选择。一是教学内容有相关性或相似性。比如《观瀑图》和《溪山行旅图》都是宋代的山水画,在中国画发展史上影响力巨大,对研究宋代绘画具有窥一斑而知全貌的作用。正是因为他们之间有千丝万缕的相关性,才使得对比有据可循,而非不着边际。二是教学内容又有差异性。《观瀑图》和《溪山行旅图》虽然都是宋代的山水画,但它们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前者类似于抒情小品文,篇幅短小而意味深长。后者类似于记叙文,规模宏大情节跌宕。把握好异同,是实施有效欣赏的关键。学生在对比中发现了物象的差异,也隐约感受到了物象所承载的丰富精神内涵,在对比中显示出了有个性特征的审美倾向。这些发现和感受是适度超越美术史料的,是和学生特质一一对应的理解。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