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学”难以致“用”
诚然,文物鉴定方面的人才稀缺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何以“文物鉴定“专业的毕业生“销路”却不是那么顺畅呢?访问了几所大学相关专业的学生与老师。我们经过比较发现,几所大学的课程设置基本是雷同的:考古学,包括断代考古;有的大学设有博物馆学、文物修复;鉴定类的课程,设有中国古代青铜器鉴定、玉器鉴定、陶瓷鉴定、书画鉴赏等。
其实专业课程设置雷同无可厚非,既然都属于基础知识课程,显然都必须在掌握之列。但学生四年念下来,最大的收益就是对中国各朝代的历史以及相对应时代的文物能有大概了解,而当被记者问及是否具备鉴定能力时,被问到的学生都显得没有信心。首师大的周同学告诉记者 :“虽然专业叫文物鉴定,但其实更偏向于考古方向,所以我们课程设置也更偏向考古。对文物接触的除了有玉石器鉴赏会涉及到文物,除此之外接触到其他类型的文物并不是特别多,只能靠个人自己了解。对于我们毕业生来讲,除非兴趣很大,自己往这方向很努力地去了解,方可获得一些实际知识。否则,如此这般地学完,对文物鉴定方面的了解依然非常少,更不要说具备鉴定能力了。”
记者也饶有兴趣地了解了该学科在西方的教学情况,并希望在某些方面找到中西方教学之不同。在我国学鉴定基本是分年代——如夏、商、周等;分类别——如瓷器、玉器、青铜等。教授方式几乎为灌输式的。教科书上已经直接告知了元代什么样造型,宋代什么样纹饰。学生需要的就是记忆。所以四年的苦读只能对各朝代的标型物有一个模糊的印象。西方类似学科称为“Artefact Studies”(艺术品研究)。正如名称一样侧重的是研究。老师在教授的时候,从不会说中世纪的纹样如何?古罗马的东西多见什么器形?他们以为这是学生自己平时应该积累的。教师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告诉你站在一件文物面前,你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取这件文物的相关信息,至于哪些途径、如何求证,那是学生的事。
所以,尽管文物鉴定的人才奇缺,但相关机构对这些高校毕业生却缺少热情。在我国,长期以来培养鉴定人才基本上还是靠师傅带徒弟,靠个人经验传授,然后徒弟慢慢地感悟。然而这种“个人经验”未能形成系统的“科学化体系”在高等学府加以传承。这也导致了今天艺术市场内鉴定人才“断档”,更有甚者,各种鉴定乱像横生。
出路难——文博机构需求量少
记者多方打听了解到,学文物鉴定专业的学生由于针对性强,所以局限性也较高。往往是两条路,一是文物局、博物馆、考古所等机构。二是,是相关的企业、事业单位、拍卖行或者专业对口的出版社等或者一些私人博物馆。然而上述机构一来需求不高,二来对该专业认可不高也成为学生们就业的掣肘。
西北大学的李同学告诉记者:“本科生找工作非常难,研究生、博士以后就相对容易一些。但如果不是说非要去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在一些中小城市相对好一些。因为学考古学毕竟是掌握了一门技术,不管是做学术研究还是做实际的发掘工作。作为一个文科专业,确实里边有很多技术性的东西在里边,不是其他任何专业毕业生都可以取代的,它属于非常专的一门学科。但是这个专业的坏处亦出在它就业面比较窄,我们基本上本科毕业,对社会上的其他工种没有机会,我们只能在本专业范围内找工作。”而李同学又告诉记者:“因为考古学不管是做文物鉴定还是做保护抑或是做考古,都要下田野,上野外实地考察和观察,并且去的时间非常长,一年两三个月是至少的,两三年都很平常,所以女生不好找工作,这是考古圈里大家的一个共识。女生也许只能考虑博物馆一类的机构。”
而我国的博物馆系统的人员编制却没有那么多的空缺。尽管文物、考古类的毕业生在每年不是很多,但相比之下,博物馆系统的需求更少。首师大在读研究生小李说:“这个太难了,因为现在博物馆几乎都要博士生,对于我们本科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国博、故宫都要博士生。我当时也去国博参加了一个面试,也到了三试,我一问都是研究生、博士。只要是博士一般都被选走了,研究生有一批,像本科生能进一试、二试都已经很不容易了。博物馆,说白了,还是‘养老’的一个工作单位,感觉职位空缺并不是很大,俗话是‘坑’都被占满了,‘萝卜’太多了!”“所以被逼无奈,都去深造。我们班的同学一大半出国或在国内读研究生,其实我觉得不是所有学生真的都很爱学习才读研和继续深造,实际上也是生活所迫,真的是不知道去哪儿?工作太不好找,太窄,所以才造成大家都去读研,我也是这样。”
在文化大发展的今天,除了国家博物馆,私立博物馆也比比皆是。但是记者发现,毕业生普遍认为私立博物馆刚起步,各方面条件不完善,待遇也差,平台也不好。他们主观上并不愿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