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中央美院毕业生 花一年时间行走创作毕业作品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7-04 09:11:42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导言:今年刚刚毕业的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系本科生李红强从去年5月到今年5月间,花了一整年的时间骑自行车沿黄河、长江一带行走,并拍摄纪实照片,作为他的毕业创作。这组整整耗费一年时间拍摄的作品在学校的毕业展上被评为优秀作品,参加了今年的“千里之行”中央美术学院2013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接下来,他还将参加7月19号在今日美术馆举办的2013大学生年度提名展和平遥摄影节。

记者:当时为什么会想做《水经图志》这件毕业作品?

李红强:首先我这个是摄影作品,来源于我的专业,其次我这件毕业作品主要是沿着中国的河流拍的照片,河流在我这个里边很重要。为什么会拍河流?跟我出身有关系,我们家是在山西大同,那是特别干旱的一个地方,小时候我们家住六楼,白天没有水,晚上才会有,大同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是一个很缺水的地方,在电视上看到南方有很多水,很多河流,挺向往的,南方和北方是两个风光,从小对就很想去看看这些河流,因为我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大同上的,进入大学以后在北京,北京也没有河流。所以我想趁毕业这一年时间是由自己安排的,去看一些河流。看河流的时候我挑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比如说长江和黄河,我先走的是黄河,然后走的是长江。去年的5月28号,带我上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我骑着自行车从北京出发,沿着黄河走完,走到了过年的时候,我骑到了兰州,已经快骑到黄河的源头了,但那时候零下二十几度,太冷了,没法走,就停在兰州过了年,还有四个月的时间,我想黄河拍完了,我应该拍长江去,因为黄河是北方的,长江是南方,这两条河流拍完之后就已经完成了中国主要河流的拍摄。过完年开始从兰州出发,先骑到连云港,再往南走到上海,从上海一直骑到了宜宾市,骑到宜宾的时候快到5月份了,5月份回来以后把拍的照片整理一下,5月底做了毕业展览。

我的这件作品被学院评委优秀毕业作品,入选了“千里之行”展览,现在正在美院展出。7月19号还要参加在今日美术馆举办的一个2013大学生年度提名展,里面有油画、雕塑、摄影。我这批作品还入选了平遥摄影节,过两天会送作品去参加。因为我拍的是大胶片,先拍完胶片再去扫描,扫描之后变成数字文件,可以打很多张,很多展可以同时参加。

记者:等于你拍完作品之后就一直马不停蹄地忙着各种展览?

李红强:因为这个作品我拍了很长时间,参加展览一方面推广一下我的作品,推广一下我的思想,再一方面我这个作品有一种人文关怀在里边,其实在我拍这个照片的时候体会了挺多这种现实的状态。

记者:你走完这一趟行程,拍了照片之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李红强:最大的感受就是体验生活。是不是摄影无所谓,拍照片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一些现实的东西,体会到一些现实状态,而且对自己来说,是一种体验生活的方式,一个人去外边,就一个人,骑自行车,带点儿钱,走了二十多个省,什么都靠自己,会遇到很多危险,遇到危险以后怎么解决,对自己也是一个锻炼。包括看到中国人怎么生活的,走到一个地方只是看一个局部,但是走了这么多地方,黄河、长江都走了,看到不同地方的人怎么生活,他们有共同点,也有区别,而且我拍照片,我关注的还是一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我选取这些人也是有原因的,我比较喜欢这些人,我跟他们是有沟通的,我的照片都是摆拍的,不是抓拍的,抓拍感觉很随意,对被摄者不是很尊重,我都是跟他们沟通完以后才拍的。

而且我拍照片的时候故意把人拍的很小,场景很大,但是人很重要,往往烘托人的一种渺小,渺小但是很有尊严的感觉,在拍的时候会有这样一个倾向在里边。

记者:你现在也毕业了,虽然现在忙着各种各样的展览,但是你对于你今后的一个有怎样的规划?

李红强:7月5号我就要去上班了,做纯艺术其实很艰难,一直在投入,回报是不可预知的,所以我肯定要先有工作,而且我现在是两份工作,我白天干一份工作,在西二环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是当图片编辑,当然这个工作喜不喜欢不知道,先做一两年看看;晚上我教高中考前班的学生画画,既能坚持画画还能保持一定的收入,这样比较好,而且一天都是充实的

记者:那今后对于艺术的想法是怎样的呢?

李红强:我拍的作品可以先参展,参展的目的既是学习又是推广,因为我必须要把我拍的东西拿到社会里面,得到认可或者得到批评,这样对我做下一个作品或者是完善我的作品才会有好处,如果我拍照片不拿出来,只是放在电脑里边,其实没有用。只有参加展览,跟更多的老师、学者交流,才能吸收建议,这样在我的专业上才是有帮助的

记者:摄影以后还是会继续做下去吗?

李红强:可以说做一辈子,这样说肯定太大了,但会一直做下去,因为这个东西我很喜欢。

记者:你们班上除了你以外其他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李红强:我们班15个孩子就业的就我一个。五个去美国、去欧洲留学的,我觉得他们出国其实是逃避现实生活。还有几个人会考研,不出国不考研就直接找工作了,还有一部分不做摄影了,可能做其他的。但是说句实话作为应届毕业生,不管是哪儿毕业的,不管你学的怎么样一到社会里边都一样,从底层干起,从刚开始干起,往往这种东西很磨人,你在美院这种地方是很理想的地方,没人管,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到社会里边完全不一样。

美院摄影专业十一年了,每一届学生都是十多个,状况都差不多是这样的。因为艺术是没法就业的,他不能直接为社会制造价值,像我们学校有数码专业和平面专业,这个是直接能面对社会的,他们就业率是最好的,每年大概在大三快结束的时候就有招聘的,他们就都业了。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