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来到这里,因为心灵的契约,始终不敢忘记。为什么我来到这里,因为有爱要传递,所以伸手接力。”4月28日,中国文联“送欢乐下基层”陇南武都行慰问演出活动现场,首批文艺志愿者在甘肃陇南马街小学唱起了这首志愿者自己编写的《志愿者之歌》,台上台下弥漫着浓浓的情谊。
在甘肃陇南支教的90后女孩周可欣教孩子们唱歌(资料图片)
从3月底开始,首批中国文联文艺支教试点项目的30名志愿者,深入到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和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3个贫困县乡镇一级中小学,开展音乐、美术、舞蹈等文艺支教志愿服务。作为文艺志愿者的“黄埔一期”,文艺志愿者们收获了哪些感动?中国文联启动的文艺支教试点项目,又带来了哪些思考?——编者
中国文联志愿者陇南武都行,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王小燕(前)对当地舞蹈老师进行舞蹈培训(资料图片)
贫困地区需要文艺支教
只要给乡下孩子机会,他们不比城里孩子差
4月17日,对西南科技大学的音乐教师王丽萍来说,是个特别难忘的日子。她来到了此次艺术支教的服务点甘肃陇南安化初级中学。“我的家乡就在陇南西和县,能够回家乡支教是我一直的梦想。”王丽萍说。
第一次上课,王丽萍就被震撼了,孩子们脸蛋脏脏的,还带着高原红,但他们却使劲地、用最大的声量唱起了《一二三四歌》,这是她从来没听过的纯洁、干净的歌声。
“很多学生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完全凭自己的兴趣在唱歌,他们的咬文嚼字也许不规范,发音也许不标准,但他们声音中流淌的那种激情,和想要表达的欲望深深地打动了我。”王丽萍说。
王丽萍在大学的教课对象多是城里的孩子,而支教的学生多来自乡下。“因为他们之前都没有接触过系统的艺术教育,与城里孩子相比,他们缺少的是专业辅导和训练。”王丽萍说,但孩子会特别认真地上课,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其实他们都很聪明,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不会比城里的任何一个孩子差。”王丽萍说。
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副主任廖恳介绍,经过调研,他们发现很多地区,相比数学语文等主课老师,艺术课的老师极度缺乏;很多学校的硬件条件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几乎每个学校都有专门的艺术类课程的教室,但是几乎没有一个专门的艺术类课程的老师,都是其他老师或者学幼教专业的老师兼任。他们特别需要真正具有艺术专长,经过专门训练的文艺工作者。
在这样的背景下,3月5日至17日,中国文联文艺支教试点项目启动。按照公开招募与定向招募相结合、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文联文艺志愿者试点项目选派文艺工作者和艺术院校师生,到中西部贫困地区开展文艺支教志愿服务,提升欠发达地区中小学生的艺术教育水平和文艺素质。
“试点项目从音乐、美术、舞蹈三个方面开始。根据具体的需求来设置志愿者岗位,把在大中城市、包括艺术院校的一些在读的学生和教师动员起来,通过志愿服务这样一个特殊的人才配置手段,组织到中西部的贫困地区中小学去开展文艺支教。”廖恳说。
志愿服务是双向受益
孩子们太喜欢唱歌,太需要音乐老师了
90后女孩周可欣,是天水师范学院音乐系大三的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中国文艺网上看到招募文艺志愿者,便报了名。经过选拔和培训,她被派往甘肃陇南马街小学当音乐老师。
马街小学是“5·12”灾后异地重建学校,占地21143.5平方米。学校设有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等7个功能教室。整齐的校舍,窗明几净的教室,周可欣直呼学校的条件比她想象还要好。
周可欣的到来,使得学校有了唯一一个专职的音乐老师。马街小学包永强校长介绍,学校每周每班设置音乐课2节、美术课2节,但没有专职音、美教师,均由其他课程的教师兼任。
周可欣教全校5个年级的音乐课,每天都有2—3节课。她教孩子们唱起了《粉刷匠》、《半个月亮爬上来》……学校里缺少教材,50多个孩子共用20多本教材,她就用卡片教孩子们最基础的哆来咪,用音乐做游戏,“孩子们都特别喜欢!”
几乎每一个上过课的孩子都给周可欣写过纸条,纸条被精心折成心形或者千纸鹤形状。纸条上写满了孩子们上课的感受、对老师的祝福。周可欣说,纸条上说得最多的就是:老师,你能不能留下来?
说到这里,眼泪夺眶而出。周可欣说,孩子们太喜欢唱歌,太需要音乐老师了。周可欣记得,当她教孩子们唱起《让世界充满爱》的时候,孩子们在歌声中感受到了那份爱,孩子们哭了,她也哭了,爱在歌声中传递。
爱要如何传递?志愿服务怎样更好地起到作用?廖恳介绍,3到4个月的文艺支教志愿者,是一种长期志愿服务,其间文联还将组织文艺名家到服务地去做短期的志愿服务,进行重点辅导短期巡讲,跟当地文艺工作者进行交流,把短期和长期的活动结合起来。
4月27日至29日,中国文联由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带队,在陇南武都“送欢乐下基层”,举行了两场慰问演出活动。艺术家还开展了音乐辅导、舞蹈培训等活动。艺术家姜昆等用自己的艺术特长和亲身经验,与孩子们和基层文艺工作者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文艺志愿服务不仅是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到基层去、向人民学习,提升自己,汲取灵感,丰富素材,创作作品的一个重要渠道。志愿服务不是简单的单向服务,同时也是双向受益。”廖恳说。
将文艺志愿服务做成品牌
注意审美意识的提升、真善美品格的培养
山西师范大学学生王世颖利用学校实习期,来到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岩腊小学做起了艺术志愿者。
学校没有专职的美术老师,王世颖发现孩子们几乎没有任何画画的基础,得从零开始学起。第一次带着孩子们去写生,孩子们在画板面前都不知道干什么。但孩子们的画有一种天然的质朴。“他们画的山、水、草坪往往颜色搭配合理,观察入微。”
令王世颖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二年级的学生,小男孩特别害羞腼腆,说话都不敢直视老师,但他画画却极有天赋。王世颖发现这个孩子很喜欢画画,每次画画都很开心,而且画得很棒,就把孩子的画贴到了墙上,推荐他参加兴趣班。现在,小男孩当选了课代表,与人交流的时候,也大方了很多。王世颖说,害羞内向的孩子可以画画表达内心情感,画画等特长可以让孩子树立信心。这是艺术课带给孩子的不一样的东西。
在教学的过程中,王世颖也发现,有农村家长不重视画画,觉得学艺术没有什么用。王世颖会对他们说,孩子们可以用画画表达自己,建立自信,发现美的东西。
“希望文艺志愿者们施展才华、服务人民、深入实践、增长才华、修炼品格、磨练意志。不仅把才华奉献给学校、人民,重视知识和技巧的传授,更要注意审美意识的提升、真善美品格的培养。”赵实说,“文艺志愿服务不仅是三个月,还要一批批跟上去,明年争取将试点的工作推向全国。”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品牌项目的要求,把文艺志愿者项目做成将来能够长期开展,广泛开展的品牌项目。”廖恳说。
据了解,贵州省文联参照中国文联文艺支教试点项目做法,结合实际情况,已在省内招募选拔8名文艺志愿者,将于近期赴黔东南州凯里市两所学校开展文艺支教。
3个月的时间并不长,但志愿者们有思考,有感动。
王丽萍有个心愿,孩子们都来自乡下,如果能接触正规的艺术教育,对他们好好培养熏陶,一定会成长得更加全面。
王世颖已经向周围的同学推荐了文艺志愿者项目,希望更多的人能体会到单纯的感动、幸福的感觉。
在文联志愿服务团“送欢乐下基层”陇南武都行的联欢会上,周可欣在台上,带领着文艺志愿者唱起了他们的《志愿者之歌》。这个稚气未脱的女孩,眼角泛着泪花,歌声有如天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