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22.9万,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从3月26日开始,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在京艺术院校密集举办校园招聘会,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面对面沟通的平台。
艺术院校抱团举办招聘会
3月26日下午,中国音乐学院校园招聘会率先拉开帷幕。根据原先公布的日程,3月27日至29日,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的毕业生招聘会也相继举行。此外,北京舞蹈学院在4月2日、3日举办两天的综合双选会,中国戏曲学院将在4月3日举办校园招聘会。
据了解,中国音乐学院今年有毕业生400多人,此次招聘会共有50多家用人单位参会,发布招聘岗位400多个,与以往相比,参会单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提升。中央美术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老师王姝介绍,今年央美有本、硕、博毕业生近1200人,本次招聘会包括企业、事业单位与高校在内的7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了数百个工作岗位。截至目前,建筑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最“抢手”。
北京电影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吴旭果告诉记者,今年北影共有毕业生728人,此次招聘会有100多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了近1300个岗位,岗位种类多元化,各行业的需求量都很大,相比之下,此次录音和美术类专业的岗位较少。
除了举办供需见面会,这些院校还通过网络平台等,加大信息收集的力度,尽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一些学校还会用短信向应届毕业生发布就业信息。
用人单位招人也不易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家用人单位,他们纷纷表达了对这些在京艺术院校毕业生的认可,以及对高水准人才的渴望。山东歌舞剧院的招聘负责人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来京参加校园招聘会,希望通过此次招聘会与艺术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保持人才交流与合作。“招聘4种岗位,人数也没具体限制,但递上简历的人还是有点少啊。”这位负责人苦笑着说。
北京新雅空气音乐工作室的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希望招收全职和兼职音乐教师。“我们做的是音乐素质培养工作,面向的是儿童,希望喜欢孩子、有爱心有耐心、愿意从事音乐教育的人来应聘。除了有工作意向之外,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也是招聘时的考量重点。”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计划招收的人数不是特别多,但会作为人才储备。“有意向做音乐教育的学生还是很多的,大概有20个人做了登记,这个人数已经达到了我们的期望,说实话,现在就业方向也挺多的……”
这位负责人说,毕业生会询问方方面面的情况,最多的是“这个机构从事的方向”“个人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现在的毕业生会多方面考量,在筛选工作岗位时,对工作性质很看重,有自己的意向,也很谨慎。
在央美的招聘会现场,为获得美院毕业生青睐,参会单位通过展板、易拉宝、公司视频短片等多种宣传形式来展示自身特色与招聘的优厚条件。王姝表示,央美不担心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毕竟学院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培养质量也高,毕业生能受到社会的认可和欢迎,工作机会还是很多的。
毕业生要调整就业心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就业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些知名的艺术院校无论是教学水平还是毕业生素质,都得到社会上的高度肯定。其毕业生对“好工作”有了新的定义,对“就业质量”提出了更高需求,这也给他们的就业带来了难度。
音乐教育系的应届毕业生王翔(化名)告诉记者,在招聘会场转了一圈,有10多个单位都提供了相关岗位,他对其中的不少单位都很满意,但是自己条件却不够。“高校招收教师时,一般都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我们本科毕业的就比较吃亏了。”王翔说,他很想进入武汉音乐学院工作,但是学历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让他很是沮丧。实际上,我国的音乐、美术等艺术类教师缺口一直很大,尤其是中小学师资匮乏,并且招聘教师时一般只要求本科学历,音乐教育系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其实是很多的。但王翔说,他同系的师兄师姐很多进了艺术团,当老师的并不多,尤其是在北京当老师的更少。
艺术管理专业的在读研究生樊璐(化名)抱着投石问路的想法,来到了校园招聘会的现场,她告诉记者,只看到了两三个艺术管理的相关岗位,选择性很小。器乐表演(笛子)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刘苗(化名)只递出去了两份简历。她说,这两个职位也不是很理想,希望校内招聘会能增加一些南方的用人单位。
记者采访了多位应届毕业生,他们纷纷表示,在选择工作时,首先关注的是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符合自己的专业,其次是看工作是否有前景,待遇是基本,地理位置也要参考。记者发现,希望留京的人有所减少,一部分人打算回家乡,另一部分人是“哪好往哪去”,一线城市都可以考虑,“留京压力好大的,现在北京的工作也没那么好找了,没有必要非要留京了”。
毕业生就业心态的转变是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准确定位、调整就业心态是缓解和解决“就业难”现象的关键所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彭吉象表示,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要先确立自己的定位,不能好高骛远,要把心态放正。即使是从打杂等基本工作做起,也要珍惜机会,慢慢积累经验,想有所成就并不是靠书本知识就足够的。同时,彭吉象对艺术院校的毕业生提出忠告,尽量别“扎堆”在北京,毕竟北京的艺术人才太多,各行业所需人才日趋饱和,毕业生应到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寻找机会。
“转业多”根源在院校教育
据了解,依照去年8月教育部发布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不少艺术院校已开始开展创业教育,力求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如北影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态发展与就业指导》、《拓展训练》以及《KAB创业基础》、《创业实践指导》等促进就业的课程。
与社会上“找到固定工作才算稳定下来”的就业观念不同,出于对艺术的热爱以及自身已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水平,这些知名艺术院校的毕业生为了坚持从事自己的“本行”,选择创业和自由职业的不在少数。王姝告诉记者,央美的多数学生不会因为就业问题而放弃本专业,纯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很多人选择了自由发展。
但毕竟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艺术人才只是小部分,目前,我国多数艺术生未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为了挤过艺考的“独木桥”,艺术生都曾经奋斗过,培养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学艺术的越来越多,相关职位却有限,对艺术生来说,“转业”是最现实、也是最无奈的选择。
经过多年培养却“落不到实处”,难道现在的教育现状和模式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吗?彭吉象指出,“艺术生转业多”并不完全是艺术生自身的问题,而是与艺术院校的教育直接关联,一部分艺术院校盲目招生、盲目扩大,特别是一些民办院校,专门靠学费来支撑自己的运转,但教学水平有限,导致艺术类考生的质量一直下降。另外,有一小部分艺术院校教学理念老化、教学观念陈旧,仍在用20年前的模式教学,跟不上时代变化,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也不会适应这个时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