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国博讲堂:唐诗与唐俑互证的艺术史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4-01 16:19:27 | 文章来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信息网络部

文物出版社总编辑葛承雍教授在我馆学术报告厅演讲。摄影:周子杰

“卷发胡儿眼睛绿,高楼夜静吹横笛。”2013年2月23日,《国博讲堂》邀请到文物出版社总编辑葛承雍教授,以《胡人的眼睛:唐诗与唐俑互证的艺术史》为主题在我馆学术报告厅进行演讲,受到广大听众欢迎。此次讲座也是目前这一领域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

“唐诗与唐俑的独到对接和交汇印证,是目前学术前沿进行‘史诗互证、以图证史’的拓展。唐诗与唐俑对胡人眼睛的描绘,是胡汉文化最醒目的区别标识之一,既是文人与工匠的艺术映衬,也是中古社会史诗气象的契合。”讲座中,葛承雍教授从汉人对胡人眼睛的观察、唐人诗歌对胡人眼睛的观照、胡俑雕塑中刻画眼神的艺术等多个方面对讲座主题进行了精彩的阐述。

葛承雍教授说,中国历来注意对眼神的关注,从历史溯源上说,对胡人眼睛的认识从汉代就已开始,《史记?大宛列传》即有记载,西域胡人“皆深眼、多须髯”,然而,从汉文化审美观来看,这并不是值得倾慕的面容与体貌,因为中原汉人认为胡人深目高鼻、眼乌鼻青,不仅容易露出异端诡怪之相,而且也往往形成忧郁憔悴之相,与汉人讲究慈眉善目平正之相对照,无疑不是富态之貌。在唐代诗人的描述中,胡人的眼睛是“绿眼”、“碧眼”、“沈目”,这种深陷的眼仁眸色是令人惊奇恐怖的。岑参的《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中有:“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葛承雍教授认为,唐朝的民族具有多样性,但是唐人始终强调自己文化的正统性,在胡汉身份认同上有着矛盾的情绪。

“从北朝到唐代社会上不时出现对胡人进行妖魔化或者蓄意矮化。”通过放大胡俑雕塑的眼光流转,深陷的眼窝中透着异样的眼光,葛承雍教授总结出了他们的十个特征:其一,低眉垂眼;其二,有眼无珠;其三,眼笑眉飞;其四,愁眉锁眼;其五,张眼露睛;其六,鼓眼努睛;其七,睡眼惺忪;其八,横眉立眼;其九,冷眼旁观;其十,神眉鬼眼。然而这些人物是否符合生活真实,是否矮化歪曲了人物原型?葛承雍教授认为,还需要结合历史环境去仔细琢磨。

“胡人的眼睛不单是一个人种话题,涉及审美标准的变化,也是一个东西方跨文化问题,本质上是民族心理深处的文化差异。”葛承雍教授说,如果说唐诗带给我们描述胡人眼睛的感受,那么胡俑则直观地带来性灵刻画的趣味,他们从写真传神的胡人眼睛入手,犹如用肖像作品使人走入心灵对话的新境界,给了我们认识艺术史传奇的大千世界。

此次讲座的同名学术论文——《胡人的眼睛:唐诗与唐俑胡正的艺术史》发表在2012年第11期《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的古代史与文物研究栏目中。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信息网络部(撰文:李秀娜)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