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级博物馆在利用藏品和开发产品上总体是落后的,大多数重展览轻利用。博物馆机构要有耐心,让公众更习惯走进博物馆。这可能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
很多公藏机构的藏品数量庞大,如何更好地保管和充分利用自己的藏品,一直是一个国际性的课题。有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没有充分利用藏品扩大社会影响力,因此也挫伤了一些作品和藏品捐赠者的感情,特别是一些小地方的艺术家纪念馆,更是因为财力不足、缺乏专家的整理研究、缺乏推介,而使这些艺术品被“荒废”。
我们要正视这些小博物馆不能跟国家博物馆比拟的现实,要利用大的平台去做更多的事。如国博近年的工作中已经逐渐加大对捐赠作品的社会利用,包括启动了多个对外交流的项目,并优先把民间捐赠的艺术品推广到国外。这样也等于是告知社会我们的责任,藏品不是被锁在库房里,而是提供给公众广泛接触,提供给专家研究。但是,有的藏品比较脆弱,需要精心保护,不能公示,这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广州艺博苑的文同《墨竹图》。
当然,不得不承认,中国各级博物馆在利用藏品和开发产品上总体是落后的,大多数重展览轻利用。不过,我向来不赞同拿西方的博物馆和中国的博物馆进行比较。西方博物馆有几百年的历史,而我们的博物馆譬如国博,在1926年才开馆,先天就存在差距。所以不仅在藏品的利用上,还有整个博物馆各方面业务,我们和西方都有很大的差距。
我们的博物馆没有很好利用藏品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利用藏品需要投资,需要社会群体的支持,但这方面我们往往缺位。另一方面是购买力的问题。这两方面原因都来源于社会公众并不了解博物馆的经营和管理,也未能普遍具有审美能力。如果我们现在把国博的镇馆之宝开发成各种纪念品,或者广州艺博苑文同的墨竹图用来开发冰箱贴、笔记本,谁会来买?能认识到文同墨竹图的重要性和独特审美价值的又能有多少人?我也希望开发三五百种纪念品,但投入的成本何其大,而结果很可能根本没人买。
最近我们国博正在举行弗罗伦萨文艺复兴展览,我到售票处统计结果发现,一天才卖出400多张门票。另外我发现,不少年轻人在北京读了4年大学,却未曾进过博物馆。我们不像西方人那样将博物馆作为生活的必需品。我们要多推广博物馆与公众的关系。博物馆机构要有耐心,让公众更习惯走进博物馆。这可能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