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熊丙奇:中国的抱怨女博士和精英教育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8-21 08:56:08 | 文章来源: business中文网

不少博士生把精英人才理解为享有特权、拥有更多社会资源的阶层,调查显示,中国博士毕业生占相当比例将公务员作为首选。这样的“精英”,根本就不是精英。

“政和考察收获:1、毕业后不下基层!2、毕业后坚决不下基层!!3、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减肥,回去找个好男人。”这是一个叫“@璟好”的网友8月3日在微博上发出的内容。这个微博的博主是厦门大学的一名女博士。由于身份特殊,有关她的微博言论很快在网上引起非议。

博士生下基层,通常被认为是深入进行“田野调查”,加深对国情,尤其是中国低层社会的了解,然而,这位女博士下基层,显然不是搞什么“田野调查”,而是希望被照顾好,吃好喝好玩好。

虽然她的这则微博令人诧异,她随后也表示了歉意,可是,这段话,却比较实在地反映出当前搞社会实践的大学生的心态。

首先,他们到基层,很少有系统的调研、实践计划,不少学生就认为这是走形式,近年来,时常有媒体报道,学生到基层搞社会实践,还没进行,就要求基层单位“盖章”出证明,说其在社会实践中表现优异;

其次,现今不少学生,一直养尊处优,到基层本来是为了体验生活,可在他们看来,却是要享受生活,加之本把基层调研当作形式,因此就会对调研活动的安排表示不满;

再次,虽然很多大学生,对领导下基层大搞形式主义,以及地方搞浓重的接待很不满,但是轮到他们自己,也特别希望有这种规格的接待,并很享受接待。

去年,就曾出现过一位“炫校姐”,在车上向同行的人炫耀自己是清华学生,到地方,是谁、派怎样的车来接待。这位“抱怨姐”和“炫校姐”在这方面很是相似。只是一个抱怨自己这种身份的人,没有得到优待,另一个炫耀自己因为特殊身份,得到了优待。

这样的博士,实在让人们对他们能否深入进行研究感到忧虑,下基层要安排好、照顾好,那么,搞研究是不是也要安排好、照顾好呢?这样的研究能得到怎样的研究结果?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博士教育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精英教育,旨在培养精英人才。而真正的精英人才,有三个基本特点,即有杰出的能力,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深厚的平民情怀。与这样的精英人才对比,中国培养的博士,杰出的能力谈不上,在社会责任感和平民情怀方面也有十分巨大的差距。

不少博士生把精英人才理解为享有特权、拥有更多社会资源的阶层,调查显示,中国博士毕业生占相当比例将公务员作为首选。这样的“精英”,根本就不是精英。

笔者认识多位哈佛在校生,他们每年都利用暑假回国到中国中西部义务支教,没有学校组织,也没有学校发文要求“地方接待”,他们回校后,也不会将此作为一项业绩进行汇报、展示。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出于社会责任心,和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热爱。他们的价值观,与美国的精英教育,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平民情怀有关。

对于“抱怨姐”的讨论,不能止于个案,而应该分析这一类现象,所折射的中国教育缺失。从中国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强调“等级教育”、“身份教育”,教育不是培养受教育者平等的思想,而是灌输等级、特权意识,鼓励学生争取成为拥有更多资源的人。中小学的重点班、重点校,大学的行政级别,就是具体体现。

二是只重视知识教育,忽视公民教育和生活教育,其结果是,每个受教育者都把知识用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再有社会责任感,就是到基层、农村实践,也被作为一种“功利”的利益交换。这种教育如果持续下去,中国的人才培养将更加功利化。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