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曦云
面对如此多的青年艺术家扶持推广计划活动,例如:“2012之舟:富隆杯”当代艺校大学生提名展,青年100,新新星艺术节,还有央美的CAFAM未来展等展览活动。活跃于八九十年代的艺术家成为了“大腕”或“市场明星”,如果在推广和运作他们的作品,会投入和耗费的成本巨大。所以,一些艺术机构以及市场“热钱”开始瞄准正在成长的青年艺术家。他们或是在推广扶持青年艺术家,或是在抢占更多的艺术家资源。99艺术网针对诸多青年艺术家推广展览活动采访了策展人杜曦云先生,他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和建议。
锁定“青年艺术家”
青年艺术家推广活动比较多,今日美术馆的提名展,青年100,新新星艺术节,还有央美的未来展等,您是怎么看待这个活动的?
杜曦云:对于青年艺术家来说这是一个挺好的机会。他们得到关注的机会更多,以往是主动找画廊或者是美术馆等机构,现在是各个机构在一拨一拨不断地主动关注他们。今天会看到这么多关于青年艺术家的项目和展览,这里面的中心词就是“青年”,青年的潜力以及未来有待开发的潜力更大,把目光锁定在青年艺术家,是挺有眼力的。
对机构来说有一个问题。因为各个机构、美术馆都锁定“青年艺术家”,会导致彼此之间的竞争度拉大。对于一个具体的操作机构,如何能与别的机构不一样,这可能是一个挑战。每个机构还是根据他们的独有强项来确定评审的条件,学院美术馆和民间机构、政府机构的选择标准等都不一样,自然而然就分开了。从所谓“学术”来说,青年艺术家是否会被商业所影响或牵制,关键还是看青年艺术家对自身的定位和把握。
青年艺术家自身的特性是不断变动的,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有没有什么影响?
杜曦云:他们会不会受商业的牵制导致创作主动地来向商业靠拢,商业会不会给他们施压来塑造、引导、制作、包装他们。我认为主要还是取决于艺术家个人的素质。好的艺术家如果足够优秀和自信,应该不会滩涂于小的商业成就,不至于停滞不前或戴着面具舞蹈。这也是对艺术家才情、学养等的综合考验,有能力的艺术家总是能找到更加自由的方向与空间。
所谓的“青年艺术家”
您认为青年艺术家身上具备哪些比较优秀的特性,对他们的建议是什么?
杜曦云:当下所谓的“青年艺术家”,大致是指出生于1980、90年代的艺术家。他们在艺术方面所关注的问题以及具体表现,是难以清晰、准确描述的——中国各个地区的发展非常不平衡,青年艺术家成长和生活的环境差异非常大,再加上其它具体而微的复杂因素,“青年艺术家”们彼此间的差异甚至可能大于相同之处。而且,青年艺术家与“非青年艺术家”既有大致的差异,但也有很多趋同之处。
这些青年艺术家成长于由强制性政治社会部分地向市民社会转型的时代(中国的这种市民社会,是在政府主动和适度出让支配权后形成的),中年艺术家们痛切的历史记忆和政治伤疤,对他们而言是比较隔膜的。他们更倾向于关注相对而言“去政治化”、“去公共化”的私人生活领域,从个体自身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远离政治纷争,回避社会批判,疏远抽象理想。
他们成长于文化资讯发达、交流便利、当代艺术从地下转向地上的时代。从他们的艺术作品看,他们的文化资源更为丰富、视觉表达更为国际化。艺术语言是重要的,否则无法顺畅表达。但如果不关注公共领域、放弃现实变革的诉求,也不对自身的日常经验进行深究,只是一味顾盼自怜,个体日常经验会有狭隘、苍白的可能。这时,语言越精致,这些表达个人日常经验的作品越有可能流于矫饰的小情小调和雅玩的视觉游戏,在与市场结合后成为新兴中产阶级文化客厅中新的沙龙艺术。而这一点,在当下的中国艺术界已经是事实。
您作为批评家、策展人,对这一系列的青年艺术家的推广扶持活动有什么建议,包括展览、选择作品的方式?
杜曦云: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青年艺术家中从目前来看堪称“优秀”的到底多不多?主办活动的机构能否把艺术家从学术和经济上很好地引导?能不能把后续的工作做完善,比如说展示、销售和进一步推向更大的平台。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