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文化产业如何成为支柱?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0-25 10:22:01 |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文化集聚区构筑新地标

北京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以奥林匹克公园为核心的奥运会功能区成为北京新的文化集聚区。这个集聚区囊括了5A级风景区、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奥林匹克文化展示区,集中了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国家网球中心等体育场馆以及中国科技馆新馆、中国现代文学馆、炎黄艺术馆、中华民族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中国国家美术馆、中国国学中心、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三个国家级文化设施也已确定落户。

走进798艺术区,工业厂房错落,管道纵横,巨型机器旁是一间间艺术工作室。操着各种语言的老外、留长须戴耳钉的艺术家以及身着蓝制服的工人,在路边锈迹斑斑的锅炉旁或驻足拍照或匆匆走过。798艺术区中大部分艺术中心和画廊供游客免费参观,在这里能直接和世界同步的艺术表达方式、艺术主题甚至是知名艺术人士对话。对每年200万人次的游客量来说,这是中国最大的艺术课堂。

“以东三环CBD核心区为起点,到中国传媒大学所在的定福庄,全长15公里的‘走廊’上,汇聚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北青传媒以及上百家互联网新兴媒体企业。同时,CBD国际传媒产业园区聚集了北京市90%以上的外国驻京传媒机构,包括BBC、CNN、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共同社、塔斯社、时代杂志、华尔街日报等169家国际知名新闻机构。”指着地图,丰春秋兴奋地介绍朝阳区打造“CBD—定福庄国际传媒产业走廊”战略构想。

文化产业发力点是创新

文化产业能够成为北京市的支柱产业,这是北京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首都文化底蕴丰厚,拥有创新人才优势和高新技术优势。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李建盛认为,目前,推动北京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则要从战略发展高度研究北京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寻求首都文化发展的战略支撑。

“主要的发力点还是创新,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这是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动力支撑。因为当今世界,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互动已成为推进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创新为当代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文化形态,提高了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李建盛说,推动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寻求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结合点、融合点,形成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联动协作机制,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发挥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在文化设计、文化创意、文化产品生产中的作用。

政策配套为文化企业“撑腰”

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北京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保障体系,为产业发展“铺路搭桥”。北京市率先提出并建立了9大类、27中类、88小类的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重点扶持、优先发展。据了解,北京市以制定实施《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为基础,先后出台21个专项文件,形成了以宏观政策为统领,实施细则、行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协调配套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扶持体系。

有了政策保障,还需要有资金支持。近年来,北京市持续加大文化创意产业资金扶持力度,设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累计投入25亿元,支持各类文化创意产业项目600个,带动了大量社会投资。加大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并采取直投、补助、贴息、争取国家服务业引导资金等方式,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各区县也建立了相应配套资金,支持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了市区两级配套的财政资金支持体系。

此外,积极培育文化资本市场,促进企业上市融资,推动文化企业资源和资产重组。目前北京辖区内已有40家文化创意类企业上市,累计融资275亿元。积极打造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北京国际电影季等高端宣传介绍平台,建成了中国设计交易市场、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等文化要素市场。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